• 关于面试,避开这几点,成功几率更大~~~


    概述

    又是一个大学毕业季,刚好最近几年参与过很多面试,把其中遇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面试场景总结出来和小伙伴聊聊,助力小伙伴跳过一些面试大坑(强烈希望)。

    对于面试,有很多小伙伴认为只是聊技术、聊能力,其实不仅如此,下面是摘自百度百科对面试的定义:

    面试是通过书面、面谈或线上交流(视频、电话)的形式来考察一个人的工作能力与综合素质,通过面试可以初步判断应聘者是否可以融入团队。在特定场景下,以面试官对应聘者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应聘者的知识、能力、经验和综合素质等有关素质的考试活动。

    接下来说的都是真实面试场景中的反例,其中有一条中招,很可能就被Pass了。

    注意事项

    1. 拒绝自我介绍

    其实应聘者很少遇见拒绝自我介绍的,但的的确确存在,目前遇到了五例,找两个典型的说说:

    反例1:

    疫情期间,公司都是通过电话或视频的形式进行面试;收到投递简历,人事会约定时间进行技术面。

    面试开始时,通常会要求应聘者进行自我简介,但应聘者却反问:简历上不是写的有吗,是不是没看?在面试官的要求下,他敷衍了事的说了一下,最后还补上一句:其他的都在简历上了。

    其实到这,99%基本上被Pass了,后续的面试只是出于尊重而已。

    反例2:

    这个是一个人事朋友分享的,招聘一个行政职员,其中就遇到一位面试者,大概场景是这样的,当应聘者坐下,开始进行面试:

    面试官:简单做一下自我介绍;

    应聘者:简历上都写了;

    面试官:简历上写了就不做介绍了?

    应聘者:嗯;

    最后面试官简单聊了两句,直接就说这个岗不太适合你,完成面试。

    解读:

    面试时简单的自我介绍其实不简单,尽管简历上包含了全部有你要说的内容,也应该做好这个环节的介绍,面试官会通这一环节初步了解到你以下能力:

    • 语言组织能力:提前最好准备;很多都是简历上写的可好,但组织起来还是零零散散;
    • 语言表达能力:提前做好准备,不要吞吞吐吐;
    • 沟通能力:通过自我介绍的方式能初步预判其沟通能力,再结合后续的双向沟通,人见得多的面试官基本上就对应聘者的沟通能力有一个初步判断。

    自我介绍是应聘者第一次与面试官的交流,如果第一印象好了,接下的沟通肯定会顺畅很多。

    所以当拒绝自我介绍时,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拒绝了这份工作;简历只是对应聘者的一个书面描述,也是企业筛选求职者的一种方式,并不能通过简单的几页纸就能了解到应聘者的综合能力。

    2. 嫌弃面试问题,并频繁反问面试官

    综合一些朋友的面试情况(不限于程序员),出现这种情况的应聘者还不少,我大概总结两个原因:

    • 应聘者沟通有问题
    • 面试题太无厘头

    面试是双向沟通的过程,如果真觉得面试题太无厘头,可以表达自己看法,但不要出现嫌弃口吻和情绪,同时频繁的反问面试官,他并非是针对你个人,所以互相尊重,保持好印象。

    我参与面试时,会提前准备一些问题,但更多的时候会根据应聘者简历描述内容进行扩展沟通(所以简历内容一定要真实可靠),也遇到过嫌弃问题,又反问我的,有几个工作五六年的,场景都很相似,如下:

    我根据应聘者简历描述的技术进行沟通,回答的效果和简历描述简直相差太多,所以考虑问一些经常用的:

    我: MVC过滤器有哪些,说说他们的执行顺序(简历上写着熟悉MVC)。

    应聘者:支支吾吾说了一些,没在点上。突然来一句:你这些问题太不常用了,你给我说说。

    我换了一种方式,让应聘者描述项目类似权限、或异常日志等功能的实现,效果也不佳,准备问点基础。

    我: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

    应聘者:都工作五、六年了还问这些,你给我说说有啥区别?

    遇见这种情况的,很多都是有一些工作经验的应聘者,但很明显体现出应聘者的沟通方式是有问题的,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求、技术相关的问题,如果以上述应聘者的沟通方式很难融入团队。

    技术交流固然是好事,这些可以放到面试之后。在面试过程中建议最好不要反问面试官,本来面试时间就不长,不要浪费在这种对自己不利的交谈中。

    3. 面试时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还记得有一次面试,小伙技术面感觉还不错,然后就到领导那复试了,其中记得有一个场景:

    领导:你后续有什么职业规划 ?

    小伙不假思索说到:一年后干上部门主管,两年后干上经理级别。(真是这么说的)

    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但这位兄弟也太直接了;说的很有目标,但不切合实际,太空洞无物。

    其实领导更多的是想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到应聘者的计划制定能力、工作稳定性。

    4. 不正面回答面试问题,满嘴“跑火车”

    对于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回到面试问题上,我会中途打断,要求正面回答问题;但有些应聘者,一场面试引导好几次也纠正不过来,最后糊里糊涂的被Pass了(自我感觉良好)。

    来个例:

    面试官:说说最近这个项目的架构和难点;

    应聘者:把业务说了一遍,与架构设计和遇到的难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面试官打断:你主要负责项目中的那些模块,说说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措施;

    应聘者:又说业务,说着说着把兼职培训的工作也说了,然后对面试官说,我还可以推荐人(确定是来面试的吗);

    如果频繁多次,这场面试会被面试官快速叫停,只能说这应聘者“隐藏太深,探不到底”,再换一个吧。

    5. 面试没准备,频繁的说:这个好久没用了,但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做

    对于技术面,这种情况遇到的肯定不少;在面试过程中,问到的技术点基本上都是平时经常遇到的,如果很多不确定或不知道,那得好好准备了。

    在问到理论知识,有很多应聘者会说:理论记不清了,但会做。但当面试官模拟一个需求实现时,又说不好。

    一些应聘者会在简历上写熟悉Redis、熟悉Docker,有时候问完应用场景之后,会时不时聊一下常用的知识点和命令,比如:

    面试官:Redis的数据类型有哪些,分别说说应用场景。

    很多应聘者:用于缓存,常用的是string,其他类型好久不用忘了(就像是编程语言一样,基本类型都能忘,不确定是不是真熟悉)。

    面试官:Docker 删除镜像的命令。(只要用Docker,这个命令的使用频率很高啦)

    应聘者:命令太多了,忘了,不过给我个需求肯定能做。

    其实对于技术上的知识点,要都记住不现实,但常用的别忘了。如果因为没有做好准备,导致面试过程中很多回答不上来,面试官也不知道怎么给你定位。

    有很多应聘者在面试快结束的时候总说:可能之前没咋准备,所以有些问题回答的不好,后续补补就回来了;

    就算最后能成功入职,可能就因为面试前没准备,待遇就不一样。

    6. 简历看着很厉害,但一细探就开始忽悠

    这个印象比较深,工作经验8年了,项目经验十几个,其中有几个项目都是上亿元投资的大项目。技术简介很丰富,分布式,微服务相关技术栈都列出来了,并标明熟悉和精通。当时自己面试经验还不丰富,看着这简历着实有点慌(心想:面试大佬,我这个小将岂不是班门弄虎)。慌归慌,但还得上。

    根据“大佬”的介绍和简历,开始进行沟通讨论,省略前奏,挑点重点:

    我:大概说说最近这个项目集群部署的方案;

    大佬:说一堆,发现大佬集群和分布式都区分不开;

    我:Redis集群环境搭建,简单说说吧(简历写的搭建整个项目Redis集群环境)

    大佬:说了一点哨兵模式,然后就草草结束了。

    中间聊了一段时间,想着问点开发方面的。

    我:简历中有提到,在项目框架搭建时有用模板模式,用伪代码的形式描述一下实现过程

    大佬:围绕着简单工厂模式说了一点,还是没说到点上。

    最后初步判断“大佬”的确参与了大项目开发,但更多的是负责业务功能开发多一点,关于架构和设计知识只是初步了解,并没有实际操作。

    其实有很多类似于这样“美化”简历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在简历筛选时获得优势,但最后可能因为这点导致最后面试不成功。

    总结

    上面汇总的注意事项附带真实案例,从个人面试、领导面试、朋友面试中提取出来的,觉得这几点比较重要,建议小伙伴注意避免。

    一个被程序搞丑的帅小伙,关注"Code综艺圈",和我一起学~~~
    图片

  • 相关阅读:
    matrix_2015_1 138
    2014ACM/ICPC亚洲区广州站 北大命题
    无向图的联通分量
    5.1 基础题目选讲
    URAL
    Codeforces Round #274 (Div. 2)
    后缀数组
    poj 1661 help jimmy dp
    hdu 1676 Full Tank? 限制最短路 dp 蛮有技巧的~
    hdu 1023 Train Problem II 双向广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oe-zyq/p/1495726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