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6中的迭代器(Iterator)和生成器(Generator)


    用循环语句迭代数据时,必须要初始化一个变量来记录每一次迭代在数据集合中的位置,而在许多编程语言中,已经开始通过程序化的方式用迭代器对象返回迭代过程中集合的每一个元素

      迭代器的使用可以极大地简化数据操作,于是ES6也向JS中添加了这个迭代器特性。新的数组方法和新的集合类型(如Set集合与Map集合)都依赖迭代器的实现,这个新特性对于高效的数据处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在语言的其他特性中也都有迭代器的身影:新的for-of循环、展开运算符(...),甚至连异步编程都可以使用迭代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ES6中的迭代器(Iterator)和生成器(Generator)

    下面是一段标准的for循环代码,通过变量i来跟踪colors数组的索引,循环每次执行时,如果i小于数组长度len则加1,并执行下一次循环

    var colors = ["red", "green", "blue"];
    for (var i = 0, len = colors.length; i < len; i++) {
        console.log(colors[i]);
    }
    虽然循环语句语法简单,但如果将多个循环嵌套则需要追踪多个变量,代码复杂度会大大增加,一不小心就错误使用了其他for循环的跟踪变量,从而导致程序出错。迭代器的出现旨在消除这种复杂性并减少循环中的错误
    迭代器

    迭代器是一种特殊对象,它具有一些专门为迭代过程设计的专有接口,所有的迭代器对象都有一个next()方法,每次调用都返回一个结果对象。结果对象有两个属性:一个是value,表示下一个将要返回的值;另一个是done,它是一个布尔类型的值,当没有更多可返回数据时返回true。迭代器还会保存一个内部指针,用来指向当前集合中值的位置,每调用一次next()方法,都会返回下一个可用的值

      如果在最后一个值返回后再调用next()方法,那么返回的对象中属性done的值为true,属性value则包含迭代器最终返回的值,这个返回值不是数据集的一部分,它与函数的返回值类似,是函数调用过程中最后一次给调用者传递信息的方法,如果没有相关数据则返回undefined

      下面用ES5的语法创建一个迭代器

    function createIterator(items) {
        var i = 0;
        return {
            next: function() {
                var done = (i >= items.length);
                var value = !done ? items[i++] : undefined;
                return {
                    done: done,
                    value: value
                };
            }
        };
    }
    var iterator = createIterator([1, 2, 3]);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1, done: false }"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2, done: false }"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3, done: false }"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 之后的所有调用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在上面这段代码中,createIterator()方法返回的对象有一个next()方法,每次调用时,items数组的下一个值会作为value返回。当i为3时,done变为true;此时三元表达式会将value的值设置为undefined。最后两次调用的结果与ES6迭代器的最终返回机制类似,当数据集被用尽后会返回最终的内容

      上面这个示例很复杂,而在ES6中,迭代器的编写规则也同样复杂,但ES6同时还引入了一个生成器对象,它可以让创建迭代器对象的过程变得更简单

     
     
    生成器是一种返回迭代器的函数,通过function关键字后的星号(*)来表示,函数中会用到新的关键字yield。星号可以紧挨着function关键字,也可以在中间添加一个空格
    // 生成器
    function *createIterator() {
        yield 1;
        yield 2;
        yield 3;
    }
    // 生成器能像正规函数那样被调用,但会返回一个迭代器
    let iterator = createIterator();
    console.log(iterator.next().value); // 1
    console.log(iterator.next().value); // 2
    console.log(iterator.next().value); // 3

    在这个示例中,createlterator()前的星号表明它是一个生成器;yield关键字也是ES6的新特性,可以通过它来指定调用迭代器的next()方法时的返回值及返回顺序。生成迭代器后,连续3次调用它的next()方法返回3个不同的值,分别是1、2和3。生成器的调用过程与其他函数一样,最终返回的是创建好的迭代器

      生成器函数最有趣的部分是,每当执行完一条yield语句后函数就会自动停止执行。举个例子,在上面这段代码中,执行完语句yield 1之后,函数便不再执行其他任何语句,直到再次调用迭代器的next()方法才会继续执行yield 2语句。生成器函数的这种中止函数执行的能力有很多有趣的应用

      使用yield关键字可以返回任何值或表达式,所以可以通过生成器函数批量地给迭代器添加元素。例如,可以在循环中使用yield关键字

    function *createIterator(items) {
        for (let i = 0; i < items.length; i++) {
            yield items[i];
        }
    }
    let iterator = createIterator([1, 2, 3]);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1, done: false }"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2, done: false }"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3, done: false }"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 之后的所有调用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在此示例中,给生成器函数createlterator()传入一个items数组,而在函数内部,for循环不断从数组中生成新的元素放入迭代器中,每遇到一个yield语句循环都会停止;每次调用迭代器的next()方法,循环会继续运行并执行下一条yield语句

      生成器函数是ES6中的一个重要特性,可以将其用于所有支持函数使用的地方

    【使用限制】

      yield关键字只可在生成器内部使用,在其他地方使用会导致程序抛出错误

    function *createIterator(items) {
        items.forEach(function(item) {
            // 语法错误
            yield item + 1;
        });
    }

    从字面上看,yield关键字确实在createlterator()函数内部,但是它与return关键字一样,二者都不能穿透函数边界。嵌套函数中的return语句不能用作外部函数的返回语句,而此处嵌套函数中的yield语句会导致程序抛出语法错误

    【生成器函数表达式】

      也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来创建生成器,只需在function关键字和小括号中间添加一个星号(*)即可

    let createIterator = function *(items) {
        for (let i = 0; i < items.length; i++) {
            yield items[i];
        }
    };
    let iterator = createIterator([1, 2, 3]);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1, done: false }"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2, done: false }"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3, done: false }"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 之后的所有调用
    console.log(iterator.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这段代码中,createlterator()是一个生成器函数表达式,而不是一个函数声明。由于函数表达式是匿名的,因此星号直接放在function关键字和小括号之间。此外,这个示例基本与前例相同,使用的也是for循环

      [注意]不能用箭头函数来创建生成器

    【生成器对象的方法】

      由于生成器本身就是函数,因而可以将它们添加到对象中。例如,在ES5风格的对象字面量中,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来创建生成器


    createIterator: function *(items) { for (let i = 0; i < items.length; i++) { yield items[i]; } } }; let iterator = o.createIterator([1, 2, 3]);
    也可以用ES6的函数方法的简写方式来创建生成器,只需在函数名前添加一个星号(*)
    复制代码
    var o = {
        *createIterator(items) {
                for (let i = 0; i < items.length; i++) {
                    yield items[i];
                }
            }
    };
    let iterator = o.createIterator([1, 2, 3]);
     
     


  • 相关阅读:
    基于短周期价量特征的多因子选股体系
    OnePy--构建属于自己的量化回测框架
    Should You Build Your Own Backtester?
    针对Quant的Python快速入门指南
    史上最全量化资源整理
    数字货币量化分析报告[2018-01-31]
    TuShare获取K线数据
    理工科背景如何转行量化交易?
    数字货币量化分析报告[2018-01-30]
    Ta-lib K线模式识别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x119/p/1161604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