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全铜网线传输距离不能超过100米


    本文摘自: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579684947435612860.html

    对网络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双绞线有一个“无法逾越”的“100米”传输距离。无论是10M传输速率的三类双绞线,还是100M传输速率的五类双绞线,甚至1000M传输速率的六类双绞线,最远有效传输距离为100米。在综合布线规范中,也明确要求水平布线不能超过90米,链路总长度不能超过100米。也就是说,100米对于有线以太网而言是一个极限,这个极限是从网卡到集线设备的链路长度。
    是什么造成了双绞线的100米传输距离上限?这就要深究一下双绞线的深层物理原理了。网络的传输,其实就是网络信号在双绞线上的传输,作为一种电子信号,在双绞线中传输时,必然要受到电阻和电容的影响,这就导致了网络信号的衰减和畸变。信号的衰减或者畸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影响到信号的有效、稳定传输。
    衰减是信号损失度量,衰减与线缆的长度有关系,随着长度的增加,信号衰减也随之增加。衰减用"db"作单位,表示源传送端信号到接收端信号强度的比率,衰减随频率而变化。
    另外,根据麦克斯韦定律,只要有电流的存在,就会有磁场存在,磁场之间的干扰,在双绞线领域里称之为“串扰”。“串扰”也就是网络信号在网线传输过程中,产生彼此的相互干扰。为了尽量避免这种干扰,双绞线内的芯线采用两两相互逆时针缠绕的方法,抵消这种干扰,这就是“双绞线”名称的由来。但是,即便是采用这种避免干扰的手法,网络信号还会受到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当背景噪声过大时,误码率也随之增高,进而影响网络信号的有效传输。
    还有以太网所允许的最大延迟为512比特时间(1比特时间=10纳秒)。也就是说,从信号发送到最后得到确认的时间不能超过512比特时间,否则,将认为该信号在传输途中丢失,没有到达目的地。因此,最大延迟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信道长度。
    此外,根据IEEE802.3标准要求,集线设备和网卡端口的PHY芯片只保证驱动100米的铜缆,对更远的传输距离则不作保证
    【摘自《普遍不能随便 小小网线也有大学问!》作者:王宪阁】

  • 相关阅读:
    hdu 1520(简单树形dp)
    hdu 1561(树形dp)
    hdu 2809(状压dp)
    hdu 2196(求树上每个节点到树上其他节点的最远距离)
    hdu 4003(树形dp)
    hdu 3899(树形dp)
    hdu 4714(树形dp)
    hdu 3905(dp)
    Linux mariadb(Mysql)的主从复制架构
    面向对象静态变量代码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ojianwang/p/947571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