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单例模式


    单例对象(Singleton)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在Java应用中,单例对象能保证在一个JVM中,该对象只有一个实例存在。这样的模式有几个好处:

    a. 某些类创建比较频繁,对于一些大型的对象,这是一笔很大的系统开销;

    b. 省去了new操作符,降低了系统内存的使用频率,减轻GC压力;

    c. 有些类如交易所的核心交易引擎,控制着交易流程,如果该类可以创建多个的话,系统完全乱了。(比如一个军队出现了多个司令员同时指挥,肯定会乱成一团),所以只有使用单例模式,才能保证核心交易服务器独立控制整个流程。

    在Java中实现单例模式需要私有的构造方法、一个静态方法和一个私有静态变量。

    单例模式的特点:

    1. 私有构造方法,防止被实例化;
    2. 私有静态变量,防止被引用,并保证只有一个对象实例存在;赋值为null,实现懒加载功能,称为懒汉模式;直接创建对象,则称为饿汉模式。

    1 懒汉模式

    只适合于单线程的单例模式示例(只适合单线程):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 持有私有静态实例,防止被引用,此处赋值为null,目的是实现延迟加载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ull;
    
        /* 私有构造方法,防止被实例化 */
        private Singleton() {
        }
    
        /* 静态方法,创建实例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如果该对象被用于序列化,可以保证对象在序列化前后保持一致 */
        public Object readResolve() {
            return singleton;
        }
    }

    如果有两个线程,当线程A执行singleton = new Singleton();时,线程B执行singleton == null为true,那么线程B也会执行singleton = new Singleton();,那么此时就创建了两个对象。显然,在多线程的条件下,这种形式不符合单例模式了。如何解决?我们首先会想到对getInstance方法加synchronized关键字,但是,synchronized关键字锁住的范围过大,这样的用法,在性能上会有所下降,事实上,只有在第一次创建对象的时候需要加锁,有对象之后下次就不需要了加锁了,所以,这个地方需要改进。如下:

    package com.wp.design.create.singleton;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ull;
        /* 私有构造方法,防止被实例化 */
        private Singleton() {
        }
        /* 静态工厂方法,创建实例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singleton == null) {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singleton;
        }
        /* 如果该对象被用于序列化,可以保证对象在序列化前后保持一致 */
        public Object readResolve() {
            return getInstance();
        }
    }

    volatile关键字确保,singleton变量被实例化后,多个线程可以正确的处理singleton对象。不适合于1.4及以下版本。

    2 饿汉模式

    但是,这样的情况,还是有可能有问题的,看下面的情况:在Java指令中创建对象和赋值操作是分开进行的,也就是说instance = new Singleton();语句是分两步执行的。但是JVM并不保证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有可能JVM会为新的Singleton实例分配空间,然后直接赋值给instance成员,然后再去初始化这个Singleton实例。这样就可能出错了,我们以A、B两个线程为例:

    1. A、B线程同时进入了第一个if判断;
    2. A首先进入synchronized块,由于instance为null,所以它执行instance = new Singleton();
    3. 由于JVM内部的优化机制,JVM先画出了一些分配给Singleton实例的空白内存,并赋值给instance成员(注意此时JVM没有开始初始化这个实例),然后A离开了synchronized块;
    4. B进入synchronized块,由于instance此时不是null,因此它马上离开了synchronized块并将结果返回给调用该方法的程序;
    5. 此时B线程打算使用Singleton实例,却发现它没有被初始化,于是错误发生了。

    所以程序还是有可能发生错误,其实程序在运行过程是很复杂的,从这点我们就可以看出,尤其是在写多线程环境下的程序更有难度,有挑战性。我们对该程序做进一步优化:那就是饿汉模式了。

    package com.wp.design.create.singleton;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私有构造方法,防止被实例化 */ 
        private Singleton(){}
        /* 获取实例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singleton;
        }
    }

    实际情况是,单例模式使用内部类来维护单例的实现,JVM内部的机制能够保证当一个类被加载的时候,这个类的加载过程是线程互斥的。这样当我们第一次调用getInstance的时候,JVM能够帮我们保证instance只被创建一次,并且会保证把赋值给instance的内存初始化完毕,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上面的问题。同时该方法也只会在第一次调用的时候使用互斥机制,这样就解决了低性能问题。

    使用内部类维护单例的实现:

    package com.wp.design.create.singleton;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 私有构造方法,防止被实例化 */
        private Singleton() {
        }
    
        /* 此处使用一个内部类来维护单例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Factory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 获取实例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Factory.singleton;
        }
    
        /* 如果该对象被用于序列化,可以保证对象在序列化前后保持一致 */
        public Object readResolve() {
            return getInstance();
        }
    }
  • 相关阅读:
    数组字典
    字符串创建
    不可变数组
    数组
    纯净控制台
    可变字典
    数组Array
    id NSObject instanceType 区别
    可变字符串 插入,删除,替换,赋值
    查询字符串中某部分的字符串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xiaoyun/p/630740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