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Web(一)Servlet中乱码解决与转发和重定向的区别


    前言

      前面其实已经把Servlet中所有的内容都介绍完了,这篇讲补充一点乱码和重定向与转发之间的区别!

    一、request请求参数出现乱码问题

    1.1、get请求

      1)乱码示例

      get请求的参数是在url后面提交过来的,也就是在请求行中。

      

      

      结果:

        

        Servlet_demo_0040是一个普通的Servlet,浏览器访问它时,使用get请求方式提交了一个username=小明的参数值,在doGet中获取该参数值,并且打印到控制台,发现出现乱码

      2)出现乱码原因

        前期知识:

          码表:是一种规则,用来让我们看得懂的语言转换为电脑能够认识的语言的一种规则,有很多中码表,IS0-8859-1,GBK,UTF-8,UTF-16等一系列码表,

             比如GBK,UTF-8,UTF-16都可以标识一个汉字,而如果要标识英文,就可以用IS0-8859-1等别的码表。

          编码:将我们看得懂的语言转换为电脑能够认识的语言。这个过程就是编码的作用。

          解码:将电脑认识的语言转换为我们能看得懂得语言。这个过程就是解码的作用

        这里只能够代表经过一次编码例子,有些程序中,会将一个汉字或者一个字母用不同的码表连续编码几次,那么第一次编码还是上面所说的作用,第二次编码的话,

        就是将电脑能够认识的语言转换为电脑能够认识的语言(转换规则不同),那么该解码过程,就必须要经过两次解码,也就是编码的逆过程,下面这个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浏览器使用的是UTF-8码表,通过http协议传输,http协议只支持IS0-8859-1,到了服务器,默认也是使用的是IS0-8859-1的码表,看图:

        

        从上面的图中可以看出,就是三个过程,经历了两次编码,所以就需要进行两次解码:

          1)浏览器将"小明"使用UTF-8码表进行编码(因为小明这个是汉字,所以使用能标识中文的码表,这也是我们可以在浏览器上可以手动设置的,如果使用了不能标识中文的码表,那么就将会出现乱码,

            因为码表中找不到中文对应的计算机符号,就可能会用??等其他符号表示),编码后得到的为 1234 ,将其通过http协议传输。

          2)在http协议传输,只能用ISO-8859-1码表中所代表的符号,所以会将我们原先的1234再次进行一次编码,这次使用的是ISO-8859-1,得到的为 ???? ,然后传输到服务器。

          3)服务器获取到该数据是经过了两次编码后得到的数据,所以必须跟原先编码的过程逆过来解码,先是UTF-8编码,然后在ISO-8859-1编码,那么解码的过程,就必须是先ISO-8859-1解码,然后在用UTF-8解码,

            这样就能够得到正确的数据。????.getBytes("ISO-8859-1");//第一次解码,转换为电脑能够识别的语言, new String(1234,"UTF-8");//第二次解码,转换为我们认识的语言

      3)解决方法

        

        结果:

          

    1.2、post请求

      post请求方式的参数是在请求体中,相对于get请求简单很多,没有经过http协议这一步的编码过程,所以只需要在服务器端,设置服务器解码的码表跟浏览器编码的码表是一样的就行了,

      在这里浏览器使用的是UTF-8码表编码,那么服务器端就设置解码所用码表也为UTF-8就OK了。

      设置服务器端使用UTF-8码表解码: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命令Tomcat使用UTF-8码表解码,而不用默认的ISO-8859-1了。

      所以在很多时候,在doPost方法的第一句,就是这句代码,防止获取请求参数时乱码

    总结请求参数乱码问题:

      get请求和post请求方式的中文乱码问题处理方式不同

      get:请求参数在请求行中,涉及了http协议,手动解决乱码问题,知道出现乱码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其原理就是进行两次编码,两次解码的过程

        new String(xxx.getBytes("ISO-8859-1"),"UTF-8");

      post:请求参数在请求体中,使用servlet API解决乱码问题,其原理就是一次编码一次解码,命令tomcat使用特定的码表解码。

        request.setCharaterEncoding("UTF-8");

    二、response响应回浏览器出现中文乱码

      首先介绍一下,response对象是如何向浏览器发送数据的。两种方法,一种getOutputStream,一种getWrite:  

        Servlet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获取输出字节流,提供write() 和 print() 两个输出方法。

        PrintWriter getWrite();  //获取输出字符流,提供write() 和 print()两个输出方法。

      print()方法底层都是使用write()方法的,相当于print()方法就是将write()方法进行了封装,使开发者更方便快捷的使用,想输出什么,就直接选择合适的print()方法,而不用考虑如何转换字节。  

    2.1、Servelt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结果:不能直接输出中文,直接输出中文会报异常    

        

      报异常的源码分析:

        

      解决方法:

        resp.getoutputStream().write("哈哈哈,我要输出到浏览器".getBytes("UTF-8"));

        将要输出的汉字先用UTF-8进行编码,而不用让tomcat来进行编码,这样如果浏览器用的是UTF-8码表进行解码的话,那么就会正确输出,如果浏览器用的不是UTF-8,那么还是会出现乱码,

        所以说这个关键要看浏览器用的什么码表,这个就不太好,这里还要注意一点,就是使用的是write(byte)方法,因为print()方法没有输出byte类型的方法。

        测试:因为我用的是谷歌浏览器它默认使用的是GB2312所以这里使用的是GB2312

          

          

    2.2、PrintWriter getWrite();

      直接输出中文,不会报异常,但是肯定会报异常,因为用ISO-8859-1的码表不能标识中文,一开始就是错的,怎么解码编码读没用了。

      有三种方法来让其正确输出中文:

      1)使用Servlet API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

        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让tomcat将我们要响应到浏览器的中文用UTF-8进行编码,而不使用默认的ISO-8859-1了,这个还是要取决于浏览器是不是用的UTF-8的码表,跟上面的一样有缺陷。

        测试:因为我用的是谷歌浏览器它默认使用的是GB2312所以这里使用的是GB2312

         

      2)通知tomcat和浏览器都使用同一张码表

        response.set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ft-8");  //手动设置响应内容,通知tomcat和浏览器使用utf-8来进行编码和解码。  

          charset=uft-8就相当于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通知tomcat使用utf-8进行编码

          response.set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ft-8");//合起来,就是既通知tomcat用utf-8编码,又通知浏览器用UTF-8进行解码。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ft-8");  //使用Servlet API 来通知tomcat和强制浏览器使用UTF-8来进行编码解码,这个的底层代码就是上一行的代码,进行了简单的封装而己

          

      3)通知tomcat,在使用html<meta>通知浏览器 (html源码),注意:<meta>建议浏览器应该使用编码,不能强制要求

        

        所以response在响应时,只要通知tomcat和浏览器使用同一张码表,一般使用第二种方法,那么就可以解决响应的乱码问题了

    三、总结请求和响应的乱码

    3.1、请求乱码 

      get请求:

        经过了两次编码,所以就要两次解码

          第一次解码:xxx.getBytes("ISO-8859-1");得到yyy

          第二次解码:new String(yyy,"utf-8");

        连续写:new String(xxx.getBytes("ISO-8859-1"),"UTF-8");

      post请求:

        只经过一次编码,所以也就只要一次解码,使用Servlet API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

        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UTF-8");  //不一定解决,取决于浏览器是用什么码表来编码,浏览器用UTF-8,那么这里就写UTF-8。

    3.2、响应乱码

      getOutputStream();:

        使用该字节输出流,不能直接输出中文,会出异常,要想输出中文,解决方法如下

        解决:getOutputStream().write(xxx.getBytes("UTF-8"));  //手动将中文用UTF-8码表编码,变成字节传输,变成字节后,就不会报异常,并且tomcat也不会在编码,因为已经编码过了,所以到浏览器后,

                                    如果浏览器使用的是UTF-8码表解码,那么就不会出现中文乱码,反之则出现中文乱码,所以这个方法,不能完全保证中文不乱码

      getWrite();:

        使用字符输出流,能直接输出中文,不会出异常,但是会出现乱码。能用三种方法解决,一直使用第二种方法

        解决:通知tomcat和浏览器使用同一张码表。

        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通知浏览器使用UTF-8解码 

        通知tomcat和浏览器使用UTF-8编码和解码。这个方法的底层原理是这句话:response.setHeader("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注意:getOutputStream()和getWrite() 这两个方法不能够同时使用,一次只能使用一个,否则报异常     

    四、Servlet中请求和转发的区别

     4.1、使用方式 

      1)在servlet中调用转发、重定向的语句如下: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new.jsp").forward(request, response); //转发到new.jsp
    response.sendRedirect("new.jsp"); //重定向到new.jsp

      2)在jsp页面中你也会看到通过下面的方式实现转发:

    <jsp:forward page="apage.jsp" />

      当然也可以在jsp页面中实现重定向:

    <%response.sendRedirect("new.jsp"); %> //重定向到new.jsp

      示例:

    //获取username信息
    String username=request.getParameter("username");
     //转发与重定向
     if(username.equals("admin")){
      //提示用户已存在,不能注册
      request.setAttribute("message","该用户已存在,不能注册");//添加提示信息,需要在userCreate.jsp页面中进行提示信息展示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userCreate.jsp").forward(request, response);//转法
     }else{
      //提示注册成功
      request.setAttribute("message","注册成功");
      response.sendRedirect("indext.jsp");//重定向
     }

    4.2、区别:重定向和转发的工作流程

      

      1)转发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客户浏览器发送http请求
        第二步:web服务器接受此请求    
        第三步:调用内部的一个方法在容器内部完成请求处理和转发动作  
        第四步:将目标资源发送给客户;在这里,转发的路径必须是同一个web容器下的url,其不能转向到其他的web路径上去,中间传递的是自己的容器内的request。在客户浏览器路径栏显示的仍然是其第一次访问的路径,
            也就是说客户是感觉不到服务器做了转发的。转发行为是浏览器只做了一次访问请求。 

      2)重定向的工作流程

        

        第一步:客户浏览器发送http请求
        第二步:web服务器接受后发送302状态码响应及对应新的location给客户浏览器
        第三步:客户浏览器发现是302响应,则自动再发送一个新的http请求,请求url是新的location地址
        第四步:服务器根据此请求寻找资源并发送给客户。在这里location可以重定向到任意URL,既然是浏览器重新发出了请求,则就没有什么request传递的概念了。
            在客户浏览器路径栏显示的是其重定向的路径,客户可以观察到地址的变化的。重定向行为是浏览器做了至少两次的访问请求的

      总结:一句话,转发是服务器行为,重定向是客户端行为

    4.3、区别:请求次数

      1)重定向

        重定向,其实是两次request

        第一次,客户端request   A,服务器响应,并response回来,告诉浏览器,你应该去B。这个时候IE可以看到地址变了,而且历史的回退按钮也亮了。重定向可以访问自己web应用以外的资源。在重定向的过程中,传输的信息会被丢失

        举例:          

        response.sendRedirect("loginsuccess.jsp"); 

      2)转发

        转发是一次request  

        请求转发是服务器内部把对一个request/response的处理权,移交给另外一个

        对于客户端而言,它只知道自己最早请求的那个A,而不知道中间的B,甚至C、D。传输的信息不会丢失。  

         RequestDispatcher dis=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loginsuccess.jsp”);
           dis.forward(request,response);

     4.4、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区别

      

      假设你去办理某个执照
      重定向:你先去了A局,A局的人说:“这个事情不归我们管,去B局”,然后,你就从A退了出来,自己乘车去了B局。
      转发:你先去了A局,A局看了以后,知道这个事情其实应该B局来管,但是他没有把你退回来,而是让你坐一会儿,自己到后面办公室联系了B的人,让他们办好后,送了过来。

    五、总结Servlet中请求和转发的区别

      1)重定向的执行过程:Web服务器向浏览器发送一个http响应--》浏览器接受此响应后再发送一个新的http请求到服务器--》服务器根据此请求寻找资源并发送给浏览器。它可以重定向到任意URL,不能共享request范围内的数据
      2)重定向是在客户端发挥作用,通过新的地址实现页面转向
      3)重定向是通过浏览器重新请求地址,在地址栏中可以显示转向后的地址
      4)转发过程:Web服务器调用内部方法在容器内部完成请求和转发动作--》将目标资源发送给浏览器,它只能在同一个Web应用中使用,可以共享request范围内的数据
      5)转发是在服务器端发挥作用,通过forward()方法将提交信息在多个页面间进行传递
      6)转发是在服务器内部控制权的转移,客户端浏览器的地址栏不会显示出转向后的地址。

    喜欢就点个“推荐”哦!

  • 相关阅读:
    Qt拖放功能
    CUDA笔记 -- 1
    c/c++笔记--5
    SpringBoot注解大全
    Java集合图谱
    sql优化的几种方法
    Spring 体系结构详解
    2019年 Java 面试题解析
    IntelliJ IDEA 快捷键大全
    java集合继承关系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angyinhua/p/763253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