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Google Me的社会化网络 “The Real Life Social Network” 翻译


    博客园的链接在次:

    http://news.cnblogs.com/n/73469/

    原文链接在:

    http://www.slideshare.net/padday/the-real-life-social-network-v2

    这篇文章我觉得很有参考价值,因此翻译一下,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进来。让我感到一点失望的是,竟然是2个月前的PPT,那么说明这个PPT出来的日子还要早。

    这是个很悲哀的事实。别人已经领跑了很远了。

    转译如下:

    ------------------------------------ 

    <16/224 >

    我将讨论6件事情。 

    0.  网络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1.  人们线下的联系,影响到他们线上的活动。

    2.  人们总有着不同的关系群体。

    3.  人们是如何在社会化网络驱动下影响他人的。

    4.  身份识别

    5.  私隐

    <19/224> 

    网络开始,仅仅静态的链接这文档,然后逐渐变为社会化媒体,最后变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内容互动。

    <22/224> 

    我们现在无论到哪里,facebook的社会化身份总是跟着我们。

    <25/224>

    当我们用搜索引擎, 虽然没有和人之间的互动,但是我们搜索的正是他人的信息资料。不过,现在搜索引擎已经集成了社会化标签了(twitter。。。)

    <27/224> 

    人们更多的使用网络获取他人信息,而不是商业信息;更多去发现朋友的爱好,而不是我们的广告;这导致商家们越来越难控制信息的流向。

    <28/224> 

    人们越来越多使用网络去和他人互动,而不是浏览信息。 

    <34/224> 

    这个趋势,说明了社会化网络开始变成一种巩固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工具,因此不再是围绕着广告、销售 、点击率。

    <36 / 224> 

    当我们想到互联网的变革的使用,总是想到技术。 虽然技术日新月异,但是使用技术的人们并没有多少留意。他们更加关注技术能提供的交流。

    <37/224>

    事实上,技术并没有改变我们的大脑(习惯),因此社会化网络是老生常谈。我们依旧建立着小组、裙带关系、而社会化网络仅仅是让我们从线下搬到线上。

    <38/224>

    当我们关注科技的时候,导致了2个问题。 

    <39/224>

    人们对于SNS庞大的信息,总是不知所措。假设你在facebook有100,000个好友,那又怎样? 他们之间根本没有任何互动。

    <40/224>

    SNS越来越庞大复杂,导致人们开始本能的忽略他们。 

    <41/224>

    当人们在SNS说着自己的碎屑事情的时候,这体现了一个社会科学现象,而不是技术提供的现象。 简单说,科技在变,但是人的本能和动机并并没有变。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促使人们去使用科技。

    中间一段废话开始说明我们要研究人的动机,而不是技术。


    <48/224> 

    首先,这个世界上没有“大众情人” (百万好友的人)。但是现在的SNS却错误的认为我们都是受人欢迎的,有着无数的好友。

    <52/224>

    线下的人,总有着自己的群体去交流分享。 (开始列举一对证据)

    <62/224>

    我们倾向于有着4~6个群体。 每个群体大概2~10个人。

    <64/224>

    也有人尝试让他们的不同群体之间产生交流,但是实际上这个是徒劳无功的。

    <68/224>

    不同群体的人们,他们总是趋于独立的,很少群体之间的混合交流。

    <74/224>

    当我们在facebook上分享一次美味晚饭的经历,我们发现我们的分享在别人看来是多么的另类不入流(odd),然而,我只是想分享这个心情给相关的人,但是facebook也无能为力。

    <79/224>

    这个问题说明了,"朋友" 在SNS中实际上毫无意义。 只有接近12%的SNS小组里面,是以朋友的名义建立的,而其中仅仅3%是真正被成为朋友的小组。其他的,都是根据自己生活来命名的小组。

    <84/224>

    这说明啥?说明我们要避免使用“朋友” 这个有倾向性的词去发展我们的SNS。而鼓励人们去建立个性化的小组。并且建立小规模的小组。

    接下来开始分析人们如何建立关系的

    <87/224> 

    虽然我们所参与的小组有很多,也很小规模,但是即使如此,每个组成员和我的关系也是不相等的。 我们可能仅仅和几个人比较熟、在小组内与固定的人讨论着固定的话题;可能有些密友会和我们聊的更深入。

    <90/224>

    这些显而易见的现象,在SNS里面却没有体现。 

    <92/224>

    让我们更深入分析下,例如打开一个IM,会发现熟人生人都混在一些分类里面,IM并没有很好的对关系进行组织。 所以,我们经常选择隐身。以逃避一些生人。这就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97/224>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架构,能够针对不同层次关系。 并关注Strong Ties(强关系,就是密友)。

    <101/224>

    然而研究说明,美国人平均每个人仅有4个密友。但是每个星期会和大约10个人见面。 

    <105/224>

    facebook呢?也许130个好友里面,你仅仅和4、5个在沟通。

    <107/224>

    电话也是一样,我们80%的时间打电话给关系紧密的4个人。 (Skype仅2个人)

    <110/224>

    玩电玩也说明了,人们常常选择几个密友一起玩onlinegame。 

    <111/224>

    密友对人们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译者:这里我要补充,本文上文所谓的密友,不是生活中的“Friend”,不是现实很好的朋友,而是在某个组里面联系紧密的几个人)

    <113/224>

    回到弱关系(weak ties)。所谓弱关系,就是我们认识,但是并不关心的人。研究表明,我们大脑通常只能记住150个弱关系。

    <116/224>

    因此,过去的原始人,当村庄的人到达了150个之后,就需要拆分村庄了。

    <121/224>

    那么SNS在这里有什么作为?他并没有增加你的实际弱关系,但是让他们更加可见了。(我有328个好友,但是实际上弱关系仍然是150个) 。并且,SNS让我们更加容易的和弱关系之间建立联系。

    <125/224>

    可是经管如此,强关系(=Strong Ties = 密友) 和弱关系(Weak Ties)仍然不满足我们SNS的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另外一个 Temporary ties关系(临时关系)

    <127/224>

    临时关系已经在线上越来越常见。

    传统的有去零售店购物,和售货员之间的关系; 电话接线生;编写黄页的写字员;论坛的问答者;你的帖的评论者;你的顾客;

    <133/224>

    当我们某个活动结束后,临时关系将不再存在。 

    <134/224>

    而建立临时关系的核心是:信任=Trust,因此我们建立了各种评审制度(投票、推荐等)

    <138/224>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建立SNS,就要针对什么类型的关系,而不是针对所有的关系。 

    人们如何和他人沟通的?

    <140/224>

    人们总有着自己不同的听众。 而在商业领域,商家则更多关心如何为顾客提供最好功能的沟通平台。在这里,语音和文字占据了主要地位,其次才是面对面沟通。

    <143/224>

    人们沟通的对象通常很少(7~15),并且常在Strong Ties中发生。而更加常使用email进行私隐交流。

    <145/224>

    而SNS里面的个人心情等,常常是些琐屑的事情。尽管如此琐屑,但是研究表明,这里大有玄机

    1. 去影响自己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2. 维持和增加自己的关系圈。

    3. 和可能感兴趣的人分享

    4. 存放些资源信息 

    <146/224>

    因此,我们的在线通讯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互动。 

    人们是如何影响他人的?

    <148/224>

    大多数人都是羊群效应,很多人说好就是好。 我们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总是依赖着他人(因为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去提供决策)。

    <153/224>

    当我们希望他们购买我们的商品、服务的时候,我们需要需要设计一些机制,方便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例如论坛、。。。

    <156/224>

    然而,“有影响力的人” 常常被高估了。 实际上,不存在一呼百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社会现象。

    <162/224> 

    要研究这个”被影响"的问题,要关注被影响者(someone can be influenced)2个方面:

    1. 他们的社会网络如何(多广的人际关系、网络中信息如何流动等)

    2. 他们之前的经历如何

    <164/224>

    大部分人有个“叛逆” 性格。当偶像穿adidas, 而我们朋友穿puma的时候,我们更加倾向于选择adidas。 但是,如果我们更多的朋友说adidas不好的时候,偶像的形象会立刻崩溃。(译者:这段有点诡异,希望没有翻译错。)

    <165/224>

    可是如果偶像穿adidas,但是我们所有朋友都穿puma的时候,会变得怎么样? 

    <167/224>

    研究表明,不同人对我们影响不一样。例如我旁边坐着个大胃王,那么这顿饭我就能吃多点。 

    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我们常被关系感情上紧密的人影响。 

    <170/224>

    所以,人们常常”问朋友“ ,才决定购物、买车、选工作。。。我们作为SNS开发者,就要关注这一点。

    <171/224>

    另外一方面,临时关系(temporary ties) 也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例如选择音乐,我们会看他人的评论,而不是音乐本身的质量。当我们发现这首歌很多人下载,我们就会下载。

    人们如何在别人面前演绎自己?

    <177/224>

    人们非常在意自己的外表、在别人眼中的形象。 

    <179/224>

    例如我们更新自己的心情的时候,会考虑别人会怎么想。 

    <180/224>

    人们也会有着不同的身份(所谓的N重性格) 。在不同人面前,我们会刻意装出不同的样子。但是这一切来到了facebook就变得一团糟。

    <186/224>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匿名。 因为我们也怕遭到报复。

    <188/224>

    维持每个人不同的身份,对于SNS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小组之间很容易重叠。所以很多人会开N个facebook帐号去装B。

    <189/224>

    研究表示,facebook的profile是更新最少的地方。是由12%的人每个星期更新自己的profile。 

    人们如何管理个人隐私?

    <193/224>

    个人公开的信息(public),不等于可以被随意公布的信息(publicized)。

    <196/224> 

    facebook里面只有8%的人把自己的profile设置为可搜索到。64%的人设置为仅好友可见。 

    <199/224>

    人们也常常低估了他们的粉丝的数量。因为一旦信息公开,搜索引擎就会毫不保留记录下来。

    <200/224>

    现实生活中,地域影响着我们的隐私,因此容易控制。但是在网络,就难了。 

    <205/224>

    人们也常常忘记他们的所作所为会被永远的记录下来。 

    <209/224>

    因此要保护个人因此(译者:明显开始宣传google了。) 。保护因此就意味着信任。

  • 相关阅读:
    嵌入式系统编程和调试技巧
    使用Kotlin开发Android应用(II):创建新project
    2015 Multi-University Training Contest 2
    C#开发Unity游戏教程之游戏对象的属性变量
    Java开发project师案例-网络日志分析系统
    Flask
    Flask
    Flask
    Flask
    Flask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c22/p/182106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