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分层架构的知识学习


     

    1. 什么是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是一种很常见的架构模式,它也叫N层架构。这种架构是大多数Jave EE应用的实际标准,因此很多的架构师,设计师,还有程序员都知道它。许多传统IT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分层模式十分的相似。所以它很自然的成为大多数应用的架构模式。

    2. 模式分析

      分层架构模式里的组件被分成几个平行的层次,每一层都代表了应用的一个功能(展示逻辑或者业务逻辑)。尽管分层架构没有规定自身要分成几层几种,大多数的结构都分成四个层次:展示层,业务层,持久层,和数据库层。有时候,业务层和持久层会合并成单独的一个业务层,尤其是持久层的逻辑绑定在业务层的组件当中。因此,有一些小的应用可能只有3层,一些有着更复杂的业务的大应用可能有5层或者更多的分层。

     分层架构中的每一层都有着特定的角色和职能。

      举个例子,展示层负责处理所有的界面展示以及交互逻辑,业务层负责处理请求对应的业务。架构里的层次是具体工作的高度抽象,它们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业务请求。比如说展示层并不需要关心怎样得到用户数据,它只需在屏幕上以特定的格式展示信息。业务层并不关心要展示在屏幕上的用户数据格式,也不关心这些用户数据从哪里来。它只需要从持久层得到数据,执行与数据有关的相应业务逻辑,然后把这些信息传递给展示层。

      分层架构的一个突出特性是组件间关注点分离 (separation of concerns)。一个层中的组件只会处理本层的逻辑。比如说,展示层的组件只会处理展示逻辑,业务层中的组件只会去处理业务逻辑。多亏了组件分离,让我们更容易构造有效的角色和强力的模型。这样应用变的更好开发,测试,管理和维护。

    3. 分层模式用来解决什么问题?

      分层模式的关键点在于确定依赖:即通过分层,可以限制子系统间的依赖关系,使系统以更松散的方式耦合,从而更易于维护。

      典型的分层方式是应用程序专用功能位于上层,跨越应用程序领域的功能位于中层,而配置环境专用功能位于低层。层的数量与组成取决于问题领域和解决方案的复杂程度。通常而言只有一个应用程序专用层。应当把子系统组织成分层结构,架构的上层是应用程序专用子系统,架构的低层是硬件和操作专用子系统,中间件层是通用服务。
    对系统进行分层有如下基本原则:
      ●可见度。各子系统只能与同一层及其下一层的子系统存在依赖关系。 
      ●易变性。最上层放置随用户需求的改变而改变的元素。最底层放置随实施平台(硬件、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等)的改变而改变的元素。中间的夹层放置广泛适用于各种系统和实施环境的元素。如果在这些大类中进一步划分有助于对模型进行组织,则添加更多的层。 
      ●通用性。一般将抽象的模型元素放置在模型的低层。如果它们不针对于具体的实施,则倾向于将其放置在中间层。 
      ●层数。对于小型系统,三层就足够了。对于复杂系统,通常需要5-7层。无论复杂程度如何,如果超过10层,就需要慎重考虑了。层数越多,越需慎重。

  • 相关阅读:
    S32K142学习记录_day1
    dsPIC33EP单片机的PPS(外设引脚选择)
    零欧电阻
    MOS管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的电阻
    RDLC表格排序设置
    SQL相关
    使用sql的xmlpath可以把xml文件转化为表格
    Visual Studio2017 无法折叠
    使用图形化界面打包自己的类库
    初识NuGet及快速安装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yh-678/p/1102812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