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型设计展示【与莫多的初次合作】


    福大同好——你无需烦恼是否有人会欣赏你,而是考虑如何更好展示自我!

    结对信息

    学号 昵称 主要负责内容 博客地址 展示地址 PDF文档下载
    131700101 莫多 提出想法、文字内容 https://www.cnblogs.com/mokou/p/11613785.html 墨刀在线查看地址 百度,提取码kp29
    031702425 永铭 前端设计、归纳总结 https://www.cnblogs.com/yumesinyo/p/11614319.html Github(需要下载) 腾讯微云

    主界面展示

    有的界面比较长,在工作流里面是这样显示的,在演示里可用滚轮进行上下拖动

    界面演示

    ### N-需求(Need)

    互联网飞速发展的现在,陌生人之间与熟人之间的社交方式已趋近完善


    现实生活中,见到熟悉的朋友,大家很方便地一起聊聊最近发生的事情,或者是最近的研究。在见到陌生人时,我们往往擦肩而过,也许一辈子都不会有交集

    虚拟生活中,我们可以与未曾谋面,有共同话题的人畅所欲言,却很少与有相同兴趣点的现实朋友有主动沟通,或是不知道朋友与自己有相同的兴趣点。网络社交上,最怕亲友突然的关心,与其担心被对方误解,不如双方都互相沉默,这是绝大多数人的情况。(以QQ、微信一类的实时式社交软件分析)


    现实社交中,我们往往对他人的了解知之甚少,大部分认识的朋友实际上其实是熟悉的陌生人点赞之交,对他人如此,他人对自己也是一样,绝大部分的朋友对我自己的了解也是知之甚少,现实缺少展示自我的机会。

    而在网络社交中,是很难发展到现实生活的,因为网络中充满了虚拟性与不信任,无法确定对方的真实性。(以陌陌、探探一类的实时式陌生人社交软件分析)


    如果能在大学期间找到有相同想法的朋友,一定可以在感兴趣的领域有所前进的吧,我如此想道~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构思出了“福大同好”,一款带标签操作的社交软件


    A-做法(Approach)

    基础操作流程:

    在注册时要通过学号工号认证,确保是校内人士,防止外人窥探到细节

    设想以“爱好”、“专业/技能”、“设备”三个根节点组成三大树,三大树下有许多的节点

    用户可以在根节点以外的已存在的节点,直接设置节点

    每个新增节点由用户申请提交,由管理员审核确认后添加节点(以防止多节点排版错误)

    用户可以在节点后添加个人的备注节点,备注节点不会被他人搜索到


    以我喜欢口琴音乐举个例子:

    “爱好 → 音乐 → 乐器 → 口琴————我是一个新手ovo”
    //我喜欢用口琴弹奏的音乐,并可以在后面的备注节点中写出什么程度的能力
    “专业/技能 → 音乐 → 乐器 → 口琴————曾获2030年胡建省口琴一等奖”
    //我会吹口琴,并且有一定的实力
    “设备 → 乐器 → 口琴 → 具体型号”
    //我有这个设备,如果我想把设备转手或者租借给他人,便可以在备注里提出,并添加这个节点
    

    虽然这是树形结构,但用户并不一定具体要设置到叶节点

    我可以设置到“爱好 → 音乐”这个节点,表示我平时喜欢音乐,并不单纯指哪一类的音乐

    在主页上发布动态时可带上标签,方便他人在主页的“同好圈”上进行筛选操作


    陌生人社交:

    完成以上的基本操作后,以下是对生活应用场景的展望,用户可以如此进行搜索其他用户:

    1.如果我想要找会口琴的同好,我会在“爱好”、“专业/技能”里搜索“口琴”下的所有用户
    2.乐队里缺一个口琴手,我可以在“专业/技能”里搜索“口琴”下的所有用户
    3.如果我想购买二手或者是找人租借,我可以在“设备”里搜索“口琴”下的所有用户
    
    /*关于搜索的逻辑*/
    假如我将标签设置为“爱好 → 音乐”
    那么搜索“口琴”的所有用户便不会查找到我
    
    假如我将标签设置为“爱好 → 音乐 → 乐器 → 口琴————我是一个新手ovo”
    那么搜索“口琴”的所有用户结果中便会包括我
    /*即,用上级节点搜索会找到到下级节点,用下级节点搜索不会查到上级节点*/
    

    更多的应用:

    • 用户可以进行多重搜索,以找出与自己有更多共同爱好的陌生伙伴并发起聊天或添加好友

    • 用户可以对陌生人隐藏部分爱好,防止陌生人的检索,有一定的隐私保护

    • 在他人主页上可以看他发的动态,以及他所公开的所有标签

    • 在主界面的下方“同好圈”内,对标签进行筛选,找到相关的动态

    • 被查找人可知道查找者通过什么关键词搜索到自己


    熟人社交:

    当双方从陌生关系成为好友时,会显示对陌生人隐藏的标签

    恭喜你们!可以更多了解到对方的兴趣点,关系更进一步了

    双方已经成为了朋友,此时聊天平台应该会移到QQ或者微信了

    但仍然可以通过这个软件看到朋友最近所做的项目、以及最新进展


    困扰问题解决方案:

    萌新学生的困扰”解决方案(陌生人社交):

    同学可以对感兴趣的方向标签进行搜索,找到老师研究内容

    比如张栋老师可以添加“专业/技能 → 计算机 → 网络虚拟化”这样的标签

    有选导师意向的学生就可以通过关键词联系导师


    在读学生的困扰”解决方案(陌生人社交):

    学长学姐可以在动态里发布内推招募,并带上所需技能的标签

    在读学生将自己擅长领域的关键词去查找学长学姐,或者在“同好圈”内寻找

    内推名额满了后删除动态即可


    已毕业学生的困扰”解决方案(陌生人社交):

    寻找有相关技能的学弟学妹时候,通过标签筛选查找

    通过备注标签与主页动态了解他的研究课题或者项目经验

    综合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容易抛出橄榄枝


    老师的困扰”、“已毕业学生的困扰”的解决方案(熟人社交):

    老师的困扰是“如何在不打扰学生的情况下,得知学生的新信息”

    学生的困扰是“开不了口,只能等到节日的问候中才有机会联系老师”

    双方既已成为好友,便可以随时了解到对方的动向与项目

    学生如果想回来看望老师还可以根据老师的爱好来选择赠予的礼物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喝茶的


    师门家族树”的解决方案:

    一般的学生不会主动去查找师门家族树,他们只需要知道导师(上一级)就够了,无需知道导师的导师(上上级)

    如果想知道完整的师门家族树可以在主界面中的“人脉”中查到

    因此在主页上只能看到主页所属者的一位导师和他的所有同等级同学


    拓展功能:

    大数据分析:

    如今的电商们喜欢通过你的消费行为推测出你的收入、爱好,记录你人的特征

    作为一个统计爱好、专业、技能的软件,我希望能推测的是——性格

    设备交易:

    将设备交易范围控制在学校内,促进学生交流设备的同时,还可以交流爱好

    顺便还可以减缓学校电动车的数量与日增多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不愿意向好友圈展示专业领域、项目成果的情况呢?(在社交平台上)

    一是不同领域的现实朋友太多,担心会给其他人留下不一样印象

    二是他人可能欣赏不来这个领域,发布了也是白发

    三是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交问题(比如被家长看到这样子)

    四是纯粹因为懒(比如我owo)

    各种各样的原因太多了,人类真是组成了一个有趣的社会呢~

    不过只要你在这里发布自己相关领域的内容,就一定会有相同兴趣的人认可你

    在这里无须烦恼会不会有人欣赏你,而是考虑如何更好展示自我

    这就我对我的软件的想法~


    B-好处(Benefit)

    • 方便跨领域寻求帮助,使朋友不仅限于自身专业

    • 远水救不了近火,所有的用户局限于福大内部,所有都是“近水”

    • 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就职机会

    • 可以在大学期间找到有共同想法、共同兴趣点的朋友

    • 提供优秀的校友资源,且外人无法窥探涉及

    • 平等尊重彼此爱好,总会有人认同你对爱好的付出


    C-竞争(Competitors)

    竞品分析:

    • QQ、微信等实时式社交应用

    主要都是生活中的朋友,群内的用户来自五湖四海,相同话题的人可以实时交流,却很难有机会在生活中交流。

    • 贴吧、NGA等论坛式陌生人社交应用

    你可以在这里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相同爱好的伙伴,但吧友们来自全国各地,往往不能帮忙解决现实问题。

    • 陌陌、探探等实时式陌生人社交应用

    将范围控制到附近、周边,但对生人缺乏安全感与信任,往往很少可以产生生活中联系


    与竞品比较的劣势:

    • 实时式社交远不如竞品的效果,主要起引流与导向作用
    • 范围仅限于学校内部结构,有很大的局限性

    与竞品比较的优势:

    • 更透明化,可以更容易在学校内找到同好
    • 范围缩小至校园内部,增添网络社交的信任感
    • 可以更好将虚拟社交与现实社交结合

    D-推广(Delivery)

    • 与学校合作:将这些功能内嵌到“福大助手”、“福大易班”的软件中

    • 在学校论坛宣传:在福大的贴吧上宣传产品

    • 在现实生活中的宣传:张贴海报,依靠同学评价口口相传


    原型设计

    设计流程:

    1. 挑选原型设计用软件,最后选择了新手向的墨刀Web端
    2. 互相讨论APP的侧重点,然后两人商量各模块的布局
    3. 两个墨刀登陆同一个账号,实现异地同步
    4. 美化界面,更改配色

    原型展示:

    主要在NABCD模型内体现完了

    这里附上HTML文件地址链接(第一次加载可能比较慢)

    缺陷与美中不足:

    其实这是在去年的时候思考世界文化,人类社会的时候自己想的命题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想法,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的软件诞生呢?

    原因有很多

    比如“标签”的实现,传统的标签只是单个TAG的单体结构存在

    这样做容易产生歧义,比如“音乐”,你是爱听音乐呢,还是职业音乐人呢?

    之后这三大树的雏形就慢慢在我脑海形成了

    没有市场调研,也没有用户调研,我无法得知他人的想法

    只是因为我(莫多)的个性喜欢展示自我,才萌生这样的想法

    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被信任的问题束缚住了

    所以在这款软件诞生之初,我想将它的“摇篮”就设定在福大!

    这里的同学们互相信任,这便是设计“福大同好”的初衷

    我(莫多)的技术可能比较偏向后端、数据库,希望有JAVA经验的同学加入我们!


    结对总结

    莫多的总结:

    总体来说效率是挺高的,以前没有经历过和他人组队的经历

    虽然说我喜欢自己设计、DIY,但做前端刚好也不是我的强项,经常需要和搭档交流

    构建之法里的结对训练更多指的是代码上的内容

    前端的设计,对功能的想法,同样也需要与人沟通

    原型设计的程序我是第一次使用,做完这个前端觉得自己的审美依旧有待提高

    发现我的设计经常是从细节到整体(也许是脑海里已经有了想法)

    而不是像他人先做出一个框架,再慢慢去完善

    又一次认识了新的自己呢~

    明天是祖国生日,在这里祝大家国庆快乐吧~


    永铭的总结:

    能够接到莫多大佬的结队邀请,简直是我三生有幸,让我倍感荣幸。

    在进行这一次结队作业的前期准备时,我深刻认识到在我两之间的鸿沟

    我只是将题给需求提取出来再稍微加入点自己的理解

    而莫多却拿出了一份精美的、富有新意的方案——解决了不同身份的痛点,又以此展开将格局扩大,简直太强了!

    有一说一,确实,在我们福大想要找到和自己拥有相同爱好的人,基本只能通过社团

    这样对于一些大众爱好自然是问题不大,但是对于一些小众爱好却很难找到同好,如果真的福大同好能够实现,一定会对这种情况有所改善的吧!

    在上手使用工具进行原型设计的阶段,我们两进行了合理的分工,利用墨刀的小漏洞,使得住在不同宿舍楼的我们可以同时对项目进行编辑设计(两个人一起肝到半夜三四点也是挺不错的体验)。

    通过这一次作业,我深刻认识到结队作业与个人编程所带来的不同,在个人编程阶段,我想的都是“自己还有时间,没事,去稍微休息休息。”;

    而在结队作业时,我想的却是“自己不能够拖队友后腿,再做一会,加把劲。”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原型打磨得更好以及后续的实现问题。

    但是没关系,相信在我们两个人的努力下,不管我们各自的基础如何,最后一定能交出一份不让自己失望、令人满意的答卷!


    结对合照

    来两张清新脱俗的合照~

    这一张是第四次作业刚分下来的时候放学的讨论

    在莫多宿舍里讨论制作原型ing~

  • 相关阅读:
    昨天一个人KTV啦 哈哈....
    久违的大雪终于来了
    我心目中的英雄李连杰
    今天终于可以回家了
    ajax 笔记不用刷新实现数据的分页显示 2 (下)
    学Linux可不知道怎么入手呀
    在web.config里配制连接Access数据库字符串
    昨天头请我们吃饭
    PDA程序读取xml文件的想法
    关于layui踩过的坑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mesinyo/p/1161431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