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谱序参考文章 谱牒,身之本也!——序《马氏家谱》


    马保荣1935年生,我是1938年生,他大我三庚,故以兄称谓。我们都是洛滨镇人,地相连,村相伴,经纬交织,犹如近邻,三华里之距。他居马湖村,马湖之南马庄村是我的故乡。我俩相识已六十五年了,同学于马湖完小,因春季中学不招生,我们是1952年7月完小毕业之后上中学。解放后几十年他于陕南山阳县供职,我1962年7月由西安回蒲工作至退休。1990年3月,他调回蒲城,我们又走到一起了。最近他把历时5年,竭肝沥胆草就的“家谱”原件送来让我过目。我思忖着,对保荣兄之家世知道一下,权且对他的再认识,也可学习充实,不无不可。讵料他要我为其家谱写一帙序文,我则觉得难为,唯恐绠短汲深,难以为文,也就推托再三,无奈还是同学之情难却,揽下了这份差使。

    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梁启超先生亦云,家谱,“乃史界之瑰宝。如将来有国立大学图书馆,能尽集天下之谱,学者分析研究,实乃不朽之盛业。”保荣兄已是耄耋之年,尚有如此精神,爬梳史料,溯本求源,将1847年至今168年间,马氏七代的人伦脉络,廓清成册,实属不易。我以为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业。字里行间充溢着丰富的感情,尊人伦、重亲情、崇孝悌、讲气节,是一本难得的乡土谱牒文本。

    趋时利,与时代同步;立意好,主旨清晰,是这本家谱的最大特点。明确地表明立谱是为了马氏晚辈面对今天,展望明天,怀念祖先,启迪后人。所以文本中把马氏族人要遵循的家风、家训、家规,用排比的语式或三言、四言的格调,释然得清白如水,便于记忆,朗朗上口。这是我看到过的“家谱”中稀有的。从文字内容上渗透着孔夫子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廉耻的儒教信条。明显地让人觉得立谱者品格底蕴和心理轨迹的纯净与高洁。

    建构新颖,囊括全面,细致而不冗繁,简约而未见遗憾,是这本谱志的又一特色。“家谱”分三部分,为:亡人生平后传,世人简历自述,后代精英辈出。纵横兼备,范围明确,从2000年立志、每五年续谱,精细化,常态化,正规化,动态管理。男性入谱,合情合理,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每辈(即每代)以名字中相同字为各辈的序名,以区别轮序,明长幼,论尊卑,识礼教。各字辈内容是以勉励、规范后辈行为准则的韵句来表示,明晰自然。对其后代字辈的排列、本着五行相生,阴阳平衡,择吉避凶,音序顺畅等原则排序,既完整系统又科学规范,表明了立谱者是动了脑,费了心思的。

    我十分敬佩保荣兄在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上的全局理念,敬佩他的担当精神。他不厌其烦、忘却了“老之将至”的现实,慷而慨之地以“户长”之名,联系马氏家族里里外外近百之众,敢于立志、直面繁缛琐细的家史资料,编撰“马氏家谱”,这种精神,是值得社会上与他相同身份的人学习的。

    统观马氏家谱,看得出撰谱者非常看重自古以来马氏家族这种血缘文化之根,表明了他对家族文化和道德基因传承的重视。作者把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巧妙地对接和勾连。希冀能在文字上再做斟酌,下些功夫,使有些叙述再准确些,臻于完善与成熟。

    一家之言,臧否任人评说。能否为序,保荣兄自裁。

    公元二零一五年乙未冬月初六

  • 相关阅读:
    实现selenium+Chrome爬取时不加载图片——配置
    对SHH的公钥和私钥的简单理解
    python正则匹配——中文字符的匹配
    学习笔记——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简单介绍
    python在Linux中安装虚拟环境,区别python2和python3,分别安装模块
    Linux中安装MongoDB出现的问题记录
    PHP第三方登录——QQ登录
    OAuth2.0协议
    Shiro自动登录
    Shiro缓存管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huameng/p/11963525.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