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生关系


    我眼中的师生关系

    · 张老师

    我的小学老师,让我铭记在心的老师莫过于我的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了,她是我们年级的副主任,对我们要求很严格,当时我也是不喜欢做作业,写字又慢,所以作业完成的质量就很不可观,几乎就是糊弄的,有一次,她让课代表让我去办公室找她,我磨磨蹭蹭的去了,她看见我上来就是扇了我两个耳光,拿出我的作业本摔在我的面前,大声吼道,“你怎么写的作业?!乱成一片,还有一堆空着的,是不是糊弄的!”那个下午,阳光照到我的脸上,我火辣辣的疼,即羞愧又委屈,最后老师一顿教育过后准备给我的家长打电话,我当时是很怕老师给家长打电话的,就哀求老师不要,最后老师甚至说要去我们家家访,我当时真的很害怕,但是也是乖乖的告诉了老师我家的地址,最后这场暴风雨终于结束了,我放学回家后内心忐忑,害怕老师来电话或者直接来家访,但所幸最终老师也没有来,明天上学时,老师跟我说,要看我一周的表现,不然还是会家访我,我很感动,老师给了我这次机会,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我改掉了糊弄作业的习惯,再也不敢了,这对我真是一味良药,直到现在我都十分感谢张老师,没有老师,我不可能有现在的成绩。


    我的初中生活中,没有经历像张老师这样给我如此的印象深刻,不过也有许多让我铭记的片刻,我的语文老师刘老师一直在学习上鼓励我,尤其是到后期我的成绩好了的时候,在鼓励我的时候更是让我不要放松;我的物理老师王老师,总是教我实践出真知,遇到不懂的的地方就要实际操作,我的化学老师,总是对我充满信心,我也没有让她失望,化学是我学得最轻松,分数最高得一科,老师们的鼓励是我初中时的最大动力,才考上了高中,这个又改变我的一大地方。

    · 李老师

    高中老师,我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我的班主任李老师,她今年已经70多岁了,我们是她教的最后一届学生,她是我们的全职班主任,也正是因为她,我才发生了这么多的改变。学习时,李老师教我们争分夺秒,我们班是全校最早上早自习的班级,也是最晚下晚自习的班级;对于纪律,我们班的下课时间没有人说话,都在学习,甚至比其他班级上课时都要安静;开运动会,老师教我们积极主动,为班级争光当然好,输了也不要紧,下场的人都是勇士;打扫卫生,为班服务,老师让我们全员参与,绝不容忍自私的人。整个班级就是这样,在李老师的管理下井井有条。但老师做的远不止这些,对于我来说,老师真的是改变了我。高一时,我出于好奇竞选了学习委员,也正是因为有这一机遇,加之我的成绩还不错,我得到了老师的重点培养,老师引导我自信,让我有了机会去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最后我的思想逐渐集体化,办事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在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上了一层台阶,我真心感谢李老师教我的这些工作本领。

    ·朱老师

    在高中时,我机缘巧合之下当上了化学课代表,当时课代表的责任是啥,也就是收作业,发作业,总结同学们的问题并且反馈给老师,但朱老师不同,他让我上台替他讲题,一方面是锻炼我,一方面是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刚开始讲点并不好,板书写的没有规律,语言组织也不是很好,甚至也有点紧张,也有不会的地方让老师来指正,不过几次过后,我变得轻车熟路,虽然有些不会的地方要问老师,但是大部分都是要我自己提前一天研究明白,这也就变相提高了我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讲到高中快毕业时,同学们对我上台讲题早已经习以为常,而我也是一样,能出色的完成老师给我的任务,不用老师操心那么多事。

    我这些印象深刻的老师,都是要求严格的,重视态度的,能从思想上改变人的老师,他们真的塑造了现在的我,我非常感激这些老师,永远。

    读后感

    · 读完邹老师的文章,我知道了教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老师在文中主要说了一下几点:

    1,正确的师生关系是健身教练和健身学员的关系,而非路人甲

    2,老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师生一起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发生真正的交流

    3,同学要带着目的和问题来上课

    4,老师要因材施教,对学生保持高要求

    5,软件工程的理想流程和如何全面锻炼学生对软件工程的认知

    6,如何让学生能承受住负担及如何判分

    7,老师要鼓励同学们做自己真实的项目及老师教学成熟度的模型

    · 我期望的师生关系及老师帮助

    我期望有一个能有交流性良好的师生关系,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能找到老师,

    我期望老师能够多给学生一些学习上的方向引导,

  • 相关阅读:
    互联网对实体经济的三轮冲击
    虎嗅网
    RabbitMQ实战-死信队列
    RabbitMQ实战
    Hadoop之MapReduce流程
    Hadoop之HDFS读写流程
    GitHub预览网页[2019最新]
    Java操作Hadoop集群
    Hadoop分布式集群搭建
    Hadoop Local(本地)模式搭建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u15141310373/p/1377375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