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程池使用:CPU密集型和IO密集型


    #1 cpu密集型:
    cpu使用率较高(也就是一些复杂运算,逻辑处理),所以线程数一般只需要cpu核数的线程就可以了。 这一类型的在开发中多出现的一些业务复杂计算和逻辑处理过程中。

    #1 I/O密集型:
    cpu使用率较低,程序中会存在大量I/O操作占据时间,导致线程空余时间出来,所以通常就需要开cpu核数的两倍的线程, 当线程进行I/O操作cpu空暇时启用其他线程继续使用cpu,提高cpu使用率 通过上述可以总结出:线程的最佳数量: 最佳线程数目 = ((线程等待时间+线程CPU时间)/线程CPU时间 )* CPU数目 线程等待时间所占比例越高,需要越多线程。线程CPU时间所占比例越高,需要越少线程。这一类型在开发中主要出现在一些读写操作频繁的业务逻辑中。

    --------------------------------------------------------------------------------------------------------------

    开发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线程池来处理一些业务,而在不新增设备的情况下,我们所能使用的线程资源又不是无线的,那么高并发、任务执行时间短的业务怎样使用线程池?还有并发不高、任务执行时间长的业务怎样使用线程池?并发高、业务执行时间长的业务怎样使用线程池?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一分析:

    1:高并发、任务执行时间短的业务,线程池线程数可以设置为CPU核数+1,减少线程上下文的切换

    2:并发不高、任务执行时间长的业务这就需要区分开看了:

    a)假如是业务时间长集中在IO操作上,也就是IO密集型的任务,因为IO操作并不占用CPU,所以不要让所有的CPU闲下来,可以适当加大线程池中的线程数目,让CPU处理更多的业务

    b)假如是业务时间长集中在计算操作上,也就是计算密集型任务,这个就没办法了,和(1)一样吧,线程池中的线程数设置得少一些,减少线程上下文的切换

    (其实从一二可以看出无论并发高不高,对于业务中是否是cpu密集还是I/O密集的判断都是需要的当前前提是你需要优化性能的前提下)

    3:并发高、业务执行时间长,解决这种类型任务的关键不在于线程池而在于整体架构的设计,看看这些业务里面某些数据是否能做缓存是第一步,我们的项目使用的时redis作为缓存(这类非关系型数据库还是挺好的)。增加服务器是第二步(一般政府项目的首先,因为不用对项目技术做大改动,求一个稳,但前提是资金充足),至于线程池的设置,设置参考 2 。最后,业务执行时间长的问题,也可能需要分析一下,看看能不能使用中间件(任务时间过长的可以考虑拆分逻辑放入队列等操作)对任务进行拆分和解耦。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夏季花醉」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0151613/article/details/81835974

  • 相关阅读:
    hbase 得到一行的数据详情
    文件上传
    es 启动用户
    es 分片丢失
    es 调整查询窗口
    hbase 字段值开头查询
    maven 项目linux运行可执行jar
    hbase count 扫表查询
    hbase 查询空串空字段
    sql常用手法(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lsx/p/1611726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