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线通信笔记


    1、电磁波的产生

    在低频的电磁振荡中,电磁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缓慢,其能量几乎全部返回原电路而没有辐射出去;在高频的电磁振荡中,电磁互变很快,能量不可能全部返回原振荡电路,于是电能和磁能随着电场和磁场的周期变化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出去,不需要介质也能向外传递能量,这就是一种辐射。电磁波是能量的一种,凡是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释放出电磁波

    2、电磁振荡:在电路中,电荷和电流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电场和磁场周期性地变化,同时相应的电场能和磁场能在储能元件中不断转换的现象,是由电磁振荡电路产生。经典的电路是LC振荡电路。

    3、电感电容是储能元件,电感是存储电磁能电容是存储电场能

    电感是靠磁芯储能,当电流流过线圈后在磁芯上产生磁场,从而磁化磁芯,使磁芯储存了磁能,当无电流流过线圈时,磁芯释放磁场能量。

    电容是靠金属极板储能。充电过程即是电容存储电荷的过程,当电容器与直流电源接通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金属极板上的电荷便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金属极板跑去,使得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金属极板失去电荷带正电,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金属极板得到电荷带负电(两金属极板所带电荷大小相等,符号相反),电容器开始充电。在电路中,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同性电荷的排斥作用,使得电荷移动刚开始时,电流最大,之后逐渐减小;而电容器带电量在电荷移动开始最小,为零,在电荷移动过程中,带电量逐渐增加,两金属极板间电压逐渐增大,当其增大至与电源电压相等时,充电完毕,电流减小为零。

    放电过程即是电容释放电荷的过程,当充电完毕的电容器位于一个无电源的闭合通路中时,带负电的金属极板上的电荷便会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带正电的金属极板上跑去,使得正负电荷中和掉,电容器开始放电。在电路中,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由于异性电荷的吸引作用,使得在放电过程刚开始时,电流最大,之后逐渐减小;电容器带电量在放电过程开始时最大,之后也逐渐减少,当带电量减小为零时,放电完毕,电流减小为零。由于电容器充电完毕后,电路中没有电流流过,因此电容可起到隔直流的作用,在直流电路中,可将其看作开路。

  • 相关阅读:
    堆排序
    归并排序
    Distinct Subsequences——Leetcode
    Longest Consecutive Sequence——Leetcode
    Different Ways to Add Parentheses——Leetcode
    Haproxy 安装配置详解
    Saltstack常用模块
    SaltStack之安装
    tcpcopy复制线上流量
    nginx配置详解与优化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eshenmeng/p/1069434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