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jango前戏--python web框架原理


    web根源

    众所周知,对于所有的Web应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socket服务端,用户的浏览器其实就是一个socket客户端。

    以下是一个最简单的web程序

    import socket
    
    
    # 最简单的web程序
    def handle_request(connection):
        connection.recv(1024)
        connection.send(bytes("HTTP/1.1 200 OK
    
    ".encode("utf-8")))
        connection.send(bytes("hello, kelly 我是中国人!!".encode("utf-8")))
    
    
    def service():
        server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server_address = ('127.0.0.1', 8000)
        server.bind(server_address)
        server.listen(5)
    
        while True:
            connection, client_address = server.accept()
            print(connection)
            handle_request(connection)
            connection.close()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rvice()
    basic_server

    执行  python basic_server.py

    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127.0.0.1:8000/login

    显示:

    hello, kelly 我是中国人!!

     注意send中需要byte参数,而不是str。

    无论浏览器中输入什么路径,我们得到的结果都一样

    wsgi

    上述通过socket来实现了其本质,而对于真实开发中的python web程序来说,一般会分为两部分:服务器程序和应用程序。服务器程序负责对socket服务器进行封装,并在请求到来时,对请求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应用程序则负责具体的逻辑处理。为了方便应用程序的开发,就出现了众多的Web框架,例如:Django、Flask、web.py 等。不同的框架有不同的开发方式,但是无论如何,开发出的应用程序都要和服务器程序配合,才能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样,服务器程序就需要为不同的框架提供不同的支持。这样混乱的局面无论对于服务器还是框架,都是不好的。对服务器来说,需要支持各种不同框架,对框架来说,只有支持它的服务器才能被开发出的应用使用。这时候,标准化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设立一个标准,只要服务器程序支持这个标准,框架也支持这个标准,那么他们就可以配合使用。一旦标准确定,双方各自实现。这样,服务器可以支持更多支持标准的框架,框架也可以使用更多支持标准的服务器。

    WSGI(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是一种规范,它定义了使用python编写的web app与web server之间接口格式,实现web app与web server间的解耦。

    python标准库提供的独立WSGI服务器称为wsgiref。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 所有的地址返回的结果都一样
    def application(environ, start_response):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return [bytes('<h1>Hello, kelly!</h1>'.encode("utf-8")), b'abc']
    
    
    def run_server():
        server = make_server("127.0.0.1", 8000, application)
        server.serve_forever()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_server()
    wsgi_server

    路径分发

    上述程序有个致命的缺点,不同的url返回相同的内容。现在改成针对不同的url来返回不同的内容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 不同的网址有不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处理逻辑写到一起,很混乱
    def application(environ, start_response):
        url = environ['PATH_INFO']
        print("url:", url)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if url == "/index":
            return [bytes('<h1>index!</h1>'.encode("utf-8")), b'abc']
        elif url == "/login":
            return [bytes('<h1>login !</h1>'.encode("utf-8")), b'abc']
        elif url == "/logout":
            return [bytes('<h1>logout !</h1>'.encode("utf-8")), b'abc']
        else:
            return [bytes('<h1>404 !</h1>'.encode("utf-8")), b'abc']
    
    
    def run_server():
        server = make_server("127.0.0.1", 8000, application)
        server.serve_forever()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_server()
    url_server

     environ['PATH_INFO']目的是取得输入的url中的路径

    url_server仅仅使用了if语句,针对几个不同的路径得到了不同的返回值。要做到路径五花八门,返回值多样,还需要对程序进行进一步的解耦

    from wsgiref.simple_server import make_server
    
    
    def index():
        return [bytes('<h1>index!</h1>'.encode("utf-8")), b'abc']
    
    
    def login():
        return [bytes('<h1>login !</h1>'.encode("utf-8")), b'abc']
    
    
    def logout():
        return [bytes('<h1>logout !</h1>'.encode("utf-8")), b'abc']
    
    
    urlConf = [
        ("/index", index),
        ("/login", login),
        ("/logout", logout),
    ]
    
    # 不同的网址有不同的结果,但是所有的处理逻辑写到一起,很混乱
    def application(environ, start_response):
        url = environ['PATH_INFO']
        print("url:", url)
    
        response_fun = None
    
        for item in urlConf:
            if url == item[0]:
                response_fun = item[1]
                break
    
        if response_fun:
            start_response('200 OK', [('Content-Type', 'text/html')])
            response_body = response_fun()
        else:
            start_response('404 Not Found', [('Content-Type', 'text/html')])
            response_body = [bytes('<h1>404 !</h1>'.encode("utf-8")), b'abc']
        return response_body
    
    
    def run_server():
        server = make_server("127.0.0.1", 8000, application)
        server.serve_forever()
    
    
    if __name__ == '__main__':
        run_server()
    mtv_one
    
    

    urlConf用户根据不同的路径,配置不同的函数。

    server程序中遍历urlConf来根据路径定位所要执行的函数。

    这程序的缺点:所有的功能都写到一个py文件中,显得很混乱。

    mtv

    我们可以分成三个文件

    view.py:专门用户存放各种页面的处理函数

    url.py 配置路径和函数的关系

    server.py  执行web的主程序

    将不同功能的代码分门别类存放,目的是解耦。

    M model 与数据库处理有关的程序

    T template 各种html程序

    V  url的处理函数

    以上仅仅是python web的简单了解,若想深入了解,请研究wsgi、多线程等。

  • 相关阅读:
    在Eclipse中指定JDK
    VMware桥接模式下主机和和虚机间互相ping不通的处理方法
    CentOS7系列--10.1CentOS7中的GNOME桌面环境
    CentOS7系列--5.3CentOS7中配置和管理Kubernetes
    CentOS7系列--5.2CentOS7中配置和管理Docker
    CentOS7系列--5.1CentOS7中配置和管理KVM
    CentOS7系列--4.1CentOS7中配置DNS服务
    CentOS7系列--3.2CentOS7中配置iSCSI服务
    移动web开发(一)——移动web开发必备知识
    文章索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shl/p/640579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