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SS3(一)、介绍和选择器


    1、css3的基本规则

        css主要是由两种部分组成:选择器(selector)和声明(declarations);

        选择器:英文(selector),是开发者选择要修改样式的元素。

        声明:英文(declarations),是开发者制定修改元素的规则,声明由属性和值组成。

        属性:英文(property),是开发者希望设置的样式属性。

        值:应为(value),是属性的具体内容。

        属性和值之间使用冒号(:)分开,声明和声明之间使用分号(;)分开。

        声明需要用花括号包({ })起来。

        css中的注释开头为(/*)结束为(*/)。

        

    2、css3的选择器

        (1)、id选择器

          html代码:id="值",标签的id属性值是有且只有一个的,就好像人的身份证号码一样,没有相同的。

     <p id="intro">This is a paragraph of introduction</p>

          css代码:ID 选择器前面有一个 # 号 - 也称为棋盘号或井号。

    #intro {font-weight:bold;}

        (2)、class选择器(类选择器)

          class中文:班、种类。

          html代码:class="值",多个标签的class属性值是可以一样的,即是可以和其他元素一同使用该类样式。

    <h1 class="important">
    This heading is very important.
    </h1>
    
    <p class="important">
    This paragraph is very important.
    </p>

          css代码:类选择用一个“.”英文点表示

    .important{
        color: #0000FF;
    }

        (3)、属性选择器

          html代码: 标签属性名=属性值,一个标签有多属性,一个属性可以给多个标签使用,下面是以title属性列子

    <div title="hello">
        你好
    </div>
    <div title="hi">
        您好
    </div>

          css代码:用中括符表示:[],也可以直接匹配属性与属性值“[属性=属性值]”,中间多了一个“~”表示选择该属性的属性值包含单词"h"的所有元素

    [title]{
        color: #0000FF;
    }
    [title=hi]{
        background: #FFFF00;
    }
    [title~=h]{
      background: #333333;
    }

        (4)、标签选择器

          html代码:已标签名为选择器

    <p>
        你好
    </p>
    <div class="important">
        您好
    </div>
    <div title="fine">
        我也好
    </div>

          css代码:直接使用标签名:标签名{css代码},也可以联合属性选择器使用

    p{
        color: #0000FF;
    }
    div[class]{
        background: #FF0000;
    }
    div[title=fine]{
        background: #0000FF;
    }

        (5)、子代选择器

          html代码:子代元素选择器,就是寻找子节点,可以标签名、类名、id名选择子节点,注意子节点不包括后代节点

    <div>
        <p>你好</p>
        <h1>
            <p>我没有样式</p>
        </h1>
    </div>

          css代码:用 “>” 号表示 下面代码表示选择了所有的div标签下的所有p标签,但是包括后代节点

    div>p{
        background: yellow;
    }

        (6)、后代选择器

          html代码:选择在当前标签的所有后代

    <div>
        <p>你好</p>
        <h1>
          <p>我也被选中了</p>
        </h1>
    </div>

          css代码:用一个空格表示,下面表示选择了所有的div下的所有的p标签

    div p{
        background: yellow;
    }

        (7)、相邻兄弟选择器

          html代码:两个相邻的元素,下面就是一个p标签和一个h1标签是相邻的

    <div>
        <p>你好</p>
        <h1>
            您好
        </h1>
    </div>

          css代码:用一个英文 “+” 号表示,选择了所有h1标签和p标签是相邻的两个标签

    h1+p{
        color: #0000FF;
    }    

        (8)、通用选择

          通用选择是相对于所有标签的“*”

          css代码:选择了所有标签的颜色为#0000FF,

    *{    
        color: #0000FF;
    }

        (9)、伪类选择器

          a标签的伪类

            a:link:选择还没有访问的链接

            a:visited:选择所有已经访问过的链接

            a:active:选择活动的链接

          a:hover:选择鼠标悬浮在元素上的标签

          input:focus:选择具有焦点的输入元素

          p:first-letter:选择p标签的文本第一个文字

          p:first-line:选择p标签的文本最后一行

          p:first-child:选择p标签是其父元素的第一个子标签的样式,第一个子元素

          伪类选择器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10)、伪元素

          p:before:在p标签之前插入元素

            html代码:

    <p>
        你好啊
    </p>

          css代码:content这个属性一定要写,可以为空,如果没有这个属性,该样式无效

    p:before{
        content:"hi";    
        color: #0000FF;
    }

           结果:

        p:after:在p标签后面插入元素

          html代码:

    <p>
        你好啊
    </p>

          css代码:  content这个属性也是一定要写

    p:after{
        content:"hello";    
        color: #0000FF;
    }

       

         结果:

        伪元素可以做很多事情,不只是文字也还可以将伪元素设置成方框,毕竟在css里面一切皆为框。

        

        

  • 相关阅读:
    吴军博士《浪潮之巅》
    第十二周
    第十一周
    第十周
    第九周
    第四次作业
    第四周
    学习进度表
    世界是数字的
    第二阶段团队第八天成果。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angWanSheng/p/1039385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