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存泄露分析


    1.1 Java对象导致的泄漏

    当一个对象的被引用数为0时,就会被JVM的GC回收。对象有不同的引用级别,从最强到最弱,不同的引用(可到达性)级别反映了对象的生命周期。

    1. Strong Ref(强引用):通常我们编写的代码都是Strong Ref,于此对应的是强可达性,只有去掉强可达,对象才被回收。
    2. Soft Ref(软引用):对应软可达性,只要有足够的内存,就一直保持对象,直到发现内存吃紧且没有Strong Ref时才回收对象。一般可用来实现缓存,通过java.lang.ref.SoftReference类实现。
    3. Weak Ref(弱引用):比Soft Ref更弱,当发现不存在Strong Ref时,立刻回收对象而不必等到内存吃紧的时候。通过java.lang.ref.WeakReference和java.util.WeakHashMap类实现。
    4. Phantom Ref(虚引用):根本不会在内存中保持任何对象,你只能使用Phantom Ref本身。一般用于在进入finalize()方法后进行特殊的清理过程,通过 java.lang.ref.PhantomReference实现。

    Java对象的泄漏,可分为暂时不释放,长期不释放,无法释放几种。

    1.1 底层导致的泄露

    上层Java很多功能需要依赖于系统底层的c库来提供,设计不够好的jni接口在正常使用时可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很多时候,在稍微不注意的情况下,就算上层的java对象释放了,如果没有显式的调用jni的释放接口,也会导致底层c库中的泄漏问题。

    1.1 注册没取消造成的内存泄漏

    一些Android程序可能引用我们的Android程序的对象(比如注册机制)。即使我们的Android程序已经结束了,但是别的引用程序仍然还有对我们的Android程序的某个对象的引用,泄漏的内存依然不能被垃圾回收。常见的有:

    BraodcastReceiver,ContentObserver,FileObserver。  

    对于上述两种常见的内存泄漏,我们在开发中需要记住以下2点: 

    1. 对activity的持久引用,对activity的引用应该和activity本身有相同的生命周期,尽量使用application代替activity作为Context来获取资源,或者构造Dialog或Toast。 

    2. 如果不能控制非静态的内部类的生命周期,尽量在activity中避免有非静态的内部类。同时在activity中使用静态的类时如果需要引用activity,应该采用WeakReference弱引用来引用Activity。

    1.1 底层系统资源的泄漏

    比如PowerManager.WakeLock,MemoryFile等很多os对象。

  • 相关阅读:
    咖啡里的梦
    杨元庆精彩演讲
    鲍尔默演讲
    买房子的涉及到的一些费用说明
    未来是通胀的十年
    百名经济学家企业家88%认为当前通胀情况严重
    给陌生人写一封信
    晌午时的休憩
    34个实用确很多人不知道的偏方
    思念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tang/p/323841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