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理对象我所理解的设计模式(C++实现)——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文章结束给大家来个程序员笑话:[M]

        

    概述

        作为C++工程师,免不了要管理内存,内存管理也是C++中的难点,而智能指针采用引用计数的方法很方便的帮我们管理了内存的应用,极大方便了我们的任务效率。而智能指针的这类用法其实就是代理模式的一种,他帮我们控制了该对象的内存应用。

        代理模式就是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拜访。

        

        

    种类和用途

        Proxy模式根据种类不同,效果也不尽雷同:

        1、近程(Remote)代理:为一个位于不同的地址空间的对象提供一个局域代表对象。这个不同的地址空间可所以在本机器中,也可是在另一台机器中。近程代理又叫做大使(Ambassador)。好处是系统可以将网络的细节隐藏起来,使得客户端不必斟酌网络的存在。客户完全可以认为被代理的对象是局域的而不是近程的,而代理对象承当了大部份的网络通讯任务。由于客户可能没有意识到会启动一个耗费时间的近程调用,因此客户没有须要的思想准备。

        2、虚拟(Virtual)代理:根据需要创立一个资源消耗较大的对象,使得此对象只在需要时才会被真正创立。应用虚拟代理模式的好处就是代理对象可以在须要的时候才将被代理的对象加载;代理可以对加载的进程加以须要的优化。当一个模块的加载非常耗费资源的情况下,虚拟代理的好处就非常显著。

        3、Copy-on-Write代理:虚拟代理的一种。把复制(克隆)拖延到只有在客户端需要时,才真正采取行动。

        4、保护(Protector Access)代理:控制对一个对象的拜访,如果需要,可以给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级别的应用权限。保护代理的好处是它可以在运行时间对用户的有关权限进行检查,然后在核实后决定将调用传递给被代理的对象。

        5、Cache代理:为某一个目标操作的结果提供临时的存储空间,以便多个客户端可以共享这些结果。

        6、防火墙(Firewall)代理:保护目标,不让恶意用户亲近。

        7、同步化(Synchronization)代理:使几个用户能够同时应用一个对象而没有冲突。

        8、智能引用(SmartReference)代理:当一个对象被引用时,提供一些额外的操作,比如将对此对象调用的次数记录下来等。

        在所有种类的代理模式中,虚拟(Virtual)代理、近程(Remote)代理、智能引用代理(SmartReference Proxy)和保护(Protector Access)代理是最为常见的代理模式。

        

    类图和实例

        

    代理和对象

        

    代理模式所涉及的角色有:

    抽象主题角色(Subject):声明白实在主题和代理主题的共同接口,这样一来在任何应用实在主题的地方都可以应用代理主题。

    代理主题(Proxy)角色:代理主题角色内部含有对真是主题的引用,从而可以在任何时候操作实在主题对象;代理主题角色提供一个与实在主题角色雷同的接口,以便可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替换实在主体;控制实在主题的应用,担任在需要的时候创立实在主题对象(和删除实在主题对象);代理角色通常在将客户端调用传递给实在的主题之前或以后,都要执行某个操作,而不是单纯的将调用传递给实在主题对象。

    实在主题角色(RealSubject)角色:定义了代理角色所代表的实在对象。


        这里给出一个C++中智能指针的例子,自己代码从新实现了下:

        每日一道理
    天又快黑了,这座忙碌的城市又将入睡,让这劳累的“身躯”暂别白日的辛勤,让它入睡,陪伴着城市中的人们进入梦乡。当空的弯月正深情地注视着这座城市与城市中的人们,看着家家户户的灯渐渐熄灭,它在床头悄悄奏响“明月曲”……
    // TestProxy.cpp : Defines the entry point for the console application.
    //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assert.h>
    
    #define KSAFE_DELETE(p) \
        if (p)			 \
            {				 \
            delete p;	 \
            p = NULL;	 \
            }
    
    class KRefCount
    {
    public:
        KRefCount():m_nCount(0){}
    
    public:
        void AddRef(){m_nCount++;}
        int Release(){return --m_nCount;}
        void Reset(){m_nCount=0;}
    
    private:
        int m_nCount;
    };
    
    template <typename T>
    class KSmartPtr
    {
    public:
        KSmartPtr(void)
            : m_pData(NULL)
        {
            m_pReference = new KRefCount();
            m_pReference->AddRef();
        }
        KSmartPtr(T* pValue)
            : m_pData(pValue)
        {
            m_pReference = new KRefCount();
            m_pReference->AddRef();
        }
        KSmartPtr(const KSmartPtr<T>& sp)
            : m_pData(sp.m_pData)
            , m_pReference(sp.m_pReference)
        {
            m_pReference->AddRef();
        }
        ~KSmartPtr(void)
        {
            if (m_pReference && m_pReference->Release() == 0)
            {
                KSAFE_DELETE(m_pData);
                KSAFE_DELETE(m_pReference);
            }
        }
    
        inline T& operator*()
        {
            return *m_pData;
        }
        inline T* operator->()
        {
            return m_pData;
        }
        KSmartPtr<T>& operator=(const KSmartPtr<T>& sp)
        {
            if (this != &sp)
            {
                if (m_pReference && m_pReference->Release() == 0)
                {
                    KSAFE_DELETE(m_pData);
                    KSAFE_DELETE(m_pReference);
                }
    
                m_pData = sp.m_pData;
                m_pReference = sp.m_pReference;
                m_pReference->AddRef();
            }
    
            return *this;
        }
        KSmartPtr<T>& operator=(T* pValue)
        {
            if (m_pReference && m_pReference->Release() == 0)
            {
                KSAFE_DELETE(m_pData);
                KSAFE_DELETE(m_pReference);
            }
            m_pData = pValue;
            m_pReference = new KRefCount;
            m_pReference->AddRef();
    
            return *this;
        }
    
        T* Get()
        {
            T* ptr = NULL;        
            ptr = m_pData;
    
            return ptr;
        }
        void Attach(T* pObject)
        {
            if (m_pReference->Release() == 0)
            {
                KSAFE_DELETE(m_pData);
                KSAFE_DELETE(m_pReference);
            }
    
            m_pData = pObject;
            m_pReference = new KRefCount;
            m_pReference->AddRef();
        }
    
        T* Detach()
        {
            T* ptr = NULL;
    
            if (m_pData)
            {           
                ptr = m_pData;
                m_pData = NULL;
                m_pReference->Reset();
            }
            return ptr;
        }
    
    private:
        KRefCount* m_pReference;
        T* m_pData;
    };

        

    与其他模式的区分

        1)适配器模式Adapter

        适配器Adapter为它所适配的对象提供了一个不同的接口。相反,代理提供了与它的实体雷同的接口。然而,用于拜访保护的代理可能会拒绝执行实领会执行的操作,因此,它的接口实际上可能只是实体接口的一个子集。

        2)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尽管Decorator的实现部分与代理相似,但Decorator的目的不一样。Decorator为对象添加一个或多个功能,而代理则控制对对象的拜访。 

        

    总结

        在软件系统中,加一个中间层是我们常用的解决方法,这方面Proxy模式给了我们很好的实现。

        

        LCL_data原创于CSDN.NET【http://blog.csdn.net/lcl_data/article/details/8989420

    文章结束给大家分享下程序员的一些笑话语录: 腾讯的动作好快,2010年3月5日19时28分58秒,QQ同时在线人数1亿!刚刚看到编辑发布的文章,相差才2分钟,然后连专题页面都做出来了,他们早就预料到了吧?(其实,每人赠送10Q币,轻轻松松上两亿!)

    --------------------------------- 原创文章 By
    代理和对象
    ---------------------------------

  • 相关阅读:
    js图片预览插件,不涉及上传
    订单数字提醒的实现
    php对数组中的值进行排序
    sql按照in中的顺序进行排序 mysql
    商城公告功能开发总结
    swiper 多个循环的实现
    thinkphp中的多字段模糊匹配
    phpmailer绑定邮箱
    thinkphp中的session的使用和理解!
    thinkphp引入类的使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nyuyuanm/p/310680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