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y05_虚拟机_常见Linux命令


    buntu:

      常用到的apt命令:

    apt-cache search package  搜索包
    apt-cache show package sudo apt
    -get install package 安装包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删除包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purge 删除包,包括删除配置文件等 sudo apt-get autoremove 自动删除不需要的包 sudo apt-get upgrade 更新已安装的包 apt 配置文件: /etc/apt/sources.list 设置软件包的获取来源

    更换安装源后,手动更新sudo apt-get update

    touch : 改变文件或目录的时间,文件不存在时会创建一个空文件,文件存在时,改变时间戳

    cp

    cp -i  SOURCE DEST  #   如果遇到需要覆盖的情况,则提示
    cp -r  dir1  dir2  # 若给出的源文件是一目录文件,此时cp将递归复制该目录下所有的子目录和文件。此时目标文件必须为一个目录名
    cp -p  file1 file2  #  此时cp除复制源文件的内容外,还将把其修改时间和访问权限也复制到新文件中。
    cp -rp dir1  dir2

    stat : 查看文件相信信息

    rm

    rm -f  file1 # 强制删除文件
    rm -r  a/b/file1  # 删除指定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rm -rf  a/b/file1  #  强制删除指定目录及其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
    # rm 命令太危险,不建议使用

    sort : 排序

    sort [-fbMnrtuk] [file or stdin]
    -t  :分隔符,默认是用 [tab] 键来分隔;
    -k  :以那个区间 (field) 来进行排序的意思
    -f  :忽略大小写的差异,例如 A 与 a 视为编码相同;

    tee : 读取标准输入的数据,并将其内容输出成文件

    tee a.log
    cat a.log # 读取a.log ,并生成a.log文件
    tee - a file1 | cat sec.log# 读取sec.log ,并追加,

     tail -f a.log
    另一个窗口去写(增加)内容,执行:
    echo “029 aifdh" >>a.log
    用于实时查看日志的更新

    which ls
    查找当前的ls 在哪个路径下

    Linux常用快捷键

    ctrl-a:把光标移动到命令行最开始的地方
    
    ctrl-e:把光标移动到命令行末尾
    
    ctrl-u:清除命令行中光标所处位置之前的所有字符
    
    ctrl-k:清除从提示符所在位置到末行尾之间的字符
    
    ctrl-w:清除左边的字段
    
    ctrl-y:将会贴上被ctrl-u或ctrl-k,ctrl-w清除的部分
    
    ctrl-r:将自动在命令历史缓存中增量搜索后面的字符
    
    ctrl-l:清屏

    文件权限

      rwxrwxr--:三组rwx分别表示所有者、所有组、其他人 的权限

      r:可读,用数字4表示

      w:可写,用数字2表示

      x:可执行,用数字1表示

      -:没有相应权限,用数字0表示

      查看文件权限:ls -l a.txt
      修改文件权限:chmod u=rx /g=wx /o=rx a.txt
            或chmod u+wx a.txt或g-x取消执行权限
            或chmod 774 a.txt
        一般用户下为o,赋予 r 和 x 权限,
        所有者、所有组是为了更好的区分用户,Linux的一种安全机制

    新增用户:

    sudo useradd -m -s /bin/bash user1
    -m 强制建立用户主文件夹,并将/etc/skel/当中的文件复制到用户的根目录下  
    -s shell。用户登录所使用的shell
    添加密码:sudo passwd user1
    切换:su - user1
    删除:sudo -r user1  (-r删除用户目录)
    注销当前用户:ctrl+d
    查看当前用户:id
    更换用户名称:sudo usermod -l new_user user1 (id不变)
    usermod -G staff user2 # 将 newuser2 添加到组 staff 中 usermod -l newuser1 newuser # 修改 newuser 的用户名为 newuser1 usermod -L newuser1 # 锁定账号 newuser1 usermod -U newuser1 # 解除对 newuser1 的锁定

    alias : 给命令起别名

    alias ll='ls -alF'
    alias la='ls -A'
    alias l='ls -CF'

    如果需要别名永久生效,需要保存到 .bashrc 文件

    修改PATH环境变量

    ~/.profile  -->(在最后一行加上)PATH="要添加的路径:$PATH"         (这是修改当前用户的)

    /etc/profile  -->(在最后一行加上)PATH="要添加的路径:$PATH"         (这是修改所有用户的)

    重定向 

    >   重定向,如果的文件存在,则覆盖文件内容,文件不存在时创建文件

    >> 重定向,如果的文件存在,则向文件追加内容,文件不存在时创建文件

    1>  标准正确输出,同上

    1>> 标准正确输出,同上 

    2> 标准错误输出,同上

    2>> 标准错误输出,同上

    &> 标准正确输出和标准错误输出,同上

     查找:

    locate #查找文件,在数据库中查找 locate /etc/sh # 搜索etc目录下所有包含sh的文件。

    find #在磁盘目录中查找 find /home/ -name "*.py"     -i 不区分大小写

    -o:逻辑或,两个条件只要满足一个即可。
    -a:逻辑与,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find  /etc -size +2M -a -size -10M
    -atime(+|-)n  # 此选项代表查找出n天以前被读取过的文件。
    -mtime(+|-)n  # 此选项代表查找出n天以前文件内容发生改变的文件。
    -ctime(+|-)n  # 此选项代表查找出n天以前的文件的属性发生改变的文件。
    -newer file  # 此选项代表查找出所有比file新的文件。
    -newer file1 ! –newer file2  # 此选项代表查找比file1文件时间新但是没有file2时间新的文件。
    -user 用户名:根据文件的属主名查找文件。
    -group 组名:根据文件的属组名查找文件。
    -uid n:根据文件属主的UID进行查找文件。
    -gid n:根据文件属组的GID进行查找文件。
    -nouser:查询文件属主在/etc/passwd文件中不存在的文件。
    -nogroup:查询文件属组在/etc/group文件中不存在的文件
    -perm 777: 查询权限为777的文件
     

    df

    -T : 显示文件系统类型
    -h : 以能显示的最大单位显示
    
    df -Th  #主要看/dev/sda1目录下的内容
    du -sh ./*
    查询当前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大小
    -s : 如果后面是目录,只显示一层
    -h : 以能显示的最大单位显示
    du dirname # 显示dirname下所有目录及其子目录的大小
    du -sh dirname  显示dirname的大小

    计划任务:crontab:
    crontab -e
    
    */1 * * * * date >> /tmp/date.txt #划线处不要超过64字节* * * * * command to be executed
    - - - - - -
    | | | | | |
    | | | | | --- 预执行的命令
    | | | | ----- 表示星期0~7(其中星期天可以用0或7表示)
    | | | ------- 表示月份1~12
    | | --------- 表示日期1~31
    | ----------- 表示小时1~23(0表示0点)
    ------------- 表示分钟1~59 每分钟用*或者 */1表示

    -u user:用来设定某个用户的crontab服务;
    -e:编辑某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内容。如果不指定用户,则表示编辑当前用户的crontab文件。
    -l:显示某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内容,如果不指定用户,则表示显示当前用户的crontab文件内容。
    -r:从/var/spool/cron目录中删除某个用户的crontab文件,如果不指定用户,则默认删除当前用户的crontab文件。
    -i:在删除用户的crontab文件时给确认提示
    tar
    # 将当前目录下所有.txt文件打包并压缩归档到文件this.tar.gz
    tar czvf this.tar.gz ./*.txt 
    # 将当前目录下的this.tar.gz中的文件解压到当前目录
    tar xzvf this.tar.gz ./
    
    # 将整个 /etc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 /tmp/etc.tar
    tar -cvf /tmp/etc.tar /etc  # 仅打包,不压缩!
    tar -zcvf /tmp/etc.tar.gz /etc  # 打包后,以 gzip 压缩
    tar -jcvf /tmp/etc.tar.bz2 /etc  # 打包后,以 bzip2 压缩
    
    # 解压文件
    tar -xf  a.tar.gz   # 
    tar -xf  a.tar.gz  -C /tmp  # 指定解包路径

    grep:找取文件中含有所给关键字的信息

    grep -n better a.txt    #显示better所在行
    -l    --file-with-matches   #列出文件内容符合指定的样式的文件名称。 
    -v   --revert-match   #显示不包含匹配文本的所有行。
    -i    --ignore-case   #忽略字符大小写的差别。
    E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入门:

    ^ : 匹配开头     #grep -E "^S" z.txt   查询以S开头的所有行
    $ : 匹配结尾
    [] : 范围匹配

    [a-z] : 匹配有小写字母
    [A-Z] : 匹配所有大写字母
    [0-9] : 匹配所有数字
    [^0-9] : 匹配所有非数字      #上面只能去范围内的一个值

    [a-z]*:0个或多个小写字母,假如前面加上[0-9]也是相同含义,注意*的位置

    [a-z]+  #至少出现一次小写字母

    [a-z]? #出现0次或者1次小写字母

     . : 匹配单个字符  

    sed:流编辑器,一次只处理一行内容
    sed [-nefr] [动作] [文件]
    选项与参数:
    -n :使用安静(silent)模式。在一般 sed 的用法中,所有来自 STDIN 的数据一般都会被列出到终端上。
       但如果加上 -n 参数后,则只有经过sed 特殊处理的那一行(或者动作)才会被列出来 -e :直接在命令列模式上进行 sed 的动作编辑 -f :直接将 sed 的动作写在一个文件内, -f filename 则可以运行 filename 内的 sed 动作 -r :sed 的动作支持的是延伸型正规表示法的语法。(默认是基础正规表示法语法) -i :直接修改读取的文件内容,而不是输出到终端。 动作说明: [n1[,n2]] 动作: n1, n2 :不一定存在,一般代表选择进行动作的行数,比如,如果我的动作是需要在 10 到 20 行之间进行的,则10,20[动作行为] 动作: #a :新增, a 的后面可以接字串,而这些字串会在新的一行出现(目前的下一行)
    #i :插入, i 的后面可以接字串,而这些字串会在新的一行出现(目前的上一行)  #sed "3"i"ssss"
    #c :取代, c 的后面可以接字串,这些字串可以取代 n1,n2 之间的行!
    #d :删除,因为是删除啊,所以 d 后面通常不接任何东西;
        sed  "3d"  file  #  删除第三行
        sed  "1,3d"  # 删除前三行
        sed  "1d;3d;5d"  # 删除1、3、5行
        sed  "/^$/d" #删除空行   
        sed  "/abc/d" #删除所有含有abc的行
        sed  "/abc/,/def/d" #删除abc 和 def 之间的行,包括其自身
        sed  "1,/def/d" #删除第一行到 def 之间的行,包括其自身
        sed  "/abc/,+3d " # 删除含有abc的行之后,在删除3行
        sed  "/abc/,~3d" #从含有abc的行开始,共删除3行
        sed  "1~2d"  # 从第1行开始,每2行删除一行, 删除奇数行
        sed  "2~2d"  # 从第2行开始,每2行删除一行, 删除偶数行
        sed  "$d"  # 删除最后一行
        sed  "/dd|cc/d"  删除有dd或者cc的行               转义
        
    
    #p :列印,亦即将某个选择的数据印出。通常 p 会与参数 sed -n 一起运行
        sed -n  "3p"  file  #  显示第三行
        sed -n  "1,3p"  # 显示前三行
        sed -n  "2,+3p"  # 显示第二行,及后面的三行
        sed -n  "$"p  # 显示最后一行或者sed -n "$p"
        sed -n "1p;3p;5p"  # 只显示文件1、3、5行
        sed -n  "$="  # 显示文件行数
    #s :替换,可以直接进行取代的工作。通常这个 s 的动作可以搭配正规表示法,例如 1,20s/old/new/g
        's/old/new/g'  
        
        sed  "s/(all)/bb/"
        sed -r "s/(all)/bb/"

     awk:文本分析工具,相对于grep的查找,sed的编辑

    # 命令行调用方式
    awk [-F  field-separator]  'commands'  input-file(s)
    
    #  commands 是真正awk命令,[-F域分隔符]是可选的。 input-file(s) 是待处理的文件。    
      在awk中,文件的每一行中,由域分隔符分开的每一项称为一个域。通常,在不指名-F域分隔符的情况下,默认的域分隔符是空格。
    # awk工作流程: # 读入有' '换行符分割的一条记录,然后将记录按指定的域分隔符划分域,填充域,$0则表示所有域,$1表示第一个域,$n表示第n个域。
      默认域分隔符是"空白键" 或 "[tab]键",所以$1表示登录用户,$3表示登录用户ip,以此类推。
    cat /etc/passwd |awk -F ':' '{print $1}' cat /etc/passwd |awk -F ':' '{print $1" "$7}' awk 常用内置变量 ARGC 命令行参数个数 ARGV 命令行参数排列, ARGV[0] ARGV[1] ENVIRON 支持队列中系统环境变量的使用 FILENAME awk浏览的文件名 FNR 浏览文件的记录数 FS 设置输入域分隔符,等价于命令行 -F选项 NF 浏览记录的域的个数 NR 已读的记录数 OFS 输出域分隔符 ORS 输出记录分隔符 RS 控制记录分隔符 # 统计/etc/passwd:文件名,每行的行号,每行的列数,对应的完整行内容: #awk -F ':' '{print "filename:" FILENAME ",linenumber:" NR ",columns:" NF ",linecontent:"$0}' /etc/passwd # 使用printf替代print,可以让代码更加简洁,易读 awk -F ':' '{printf("filename:%10s,linenumber:%s,columns:%s,linecontent:%s ",FILENAME,NR,NF,$0)}' /etc/passwd


  • 相关阅读:
    mac上finalShell的安装
    c 字符串与字符串操作
    .net5 MailKit
    c 99乘法表
    element 动态表单加自定义校验
    遇到的问题 vscode 问题
    vue-element-admin eslint 规则查询表
    利用html2canvas 导出网页 (只是用于自己的笔记,如果需要看配置,自行查找插件api)
    git 常用命令
    uniapp中自动打包微信小程序后自动上传代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n-zhizhu/p/1304908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