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学习的探讨


    关于学习的探讨
    首先说一下探讨的几个点

    1. 学习的能力:
      (1) 学什么:学习的成本;批判性学习思维
      (2) 时间以及生理管理
      (3) 输入输出的学习模式
    2. 学习动力
      (1) 开放/僵固性思维
      (2) 心流:为什么学?热情是什么?
    3. 学习的毅力
      (1) 自我/外界激励
      (2) 学习生活化:看,听,提问
    4. 学习的三个注意
      (1) 少找理由
      (2) 目光放长远,有用的未必会立竿见影
      (3) 行动才意味着改变

    正文:
    积极心理

    1. 接受负面评价:
    2. 负面评价的作用大于正面评价
    3. 什么评价要听?什么评价不听
      中古有句古忠言逆耳利于行,夸奖的话大多数人都爱听,可是他除了让我们让开心,还能提供什么?相反,不好听的有可能是提醒我们有某些不好的行为举止,也有可能知识单纯的批评。那么我们该听什么怎么听讲呢?比如说我们讲课,有个学生说我们讲的太枯燥,如果某些知识点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我们就可以听听,尝试改正,这种对我们教授的方式提出质疑的可以听。但是如果某人说你真是太差啦,永远都不可能成功,那么我就不必听,对我们自身进行否定的话听过忘记就好了。
      激励
    4. 自我激励
    5. 外界奖励
      我个人喜欢计算机,每次写代码,解决问题的时候都很开心,我也喜欢练字,可能某个笔画写上几十遍,外人看来枯燥无聊我却写的津津有味,如果每有会意,看到满意的笔画也会非常开心,这就是自我激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所成就就会感觉到开心。
      我每个月工作,勤勤恳恳,到了月末老板就会给我发工资,我就感觉到很开心,如果他下个月不发工资了,那么我工作就会摸鱼,这就是外界奖励,
      无论是自我激励还是外界奖励都是自己学习的一种鼓励,只不过自我激励是一种内在,需要特定兴趣,而外界奖励则具有见效快,会形成条件反射,但是会生依赖,可能最初的目的,比如功利性学习,失去激励后就不会在学习。

    行为经济学

    1. 学习的目标、
    2. 自己所擅长的
    3. 集中时间
    4. 宏观世界视野
      学习热情常常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到什么都想学之间。但是学习本的,他包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我们常说的一万小时学习理论其实是说学习透彻一门知识需要一万个小时的时间打磨,而学会使用某一个技能仅需20小时,比如我们想学ps,只需要了解一些核心理论比如图层,在学我们需要的一些小技能即可。
      倘若我们是想学一项技能并在这领域中成为专家就需要选一个我们感兴趣,因为兴趣才更可能坚持下来,然后就是集中时间去学习涉及到的知识,我们每个人时间有限,不可能样样通,如果样样通,那就样样渣了。其不可什么就学什么,比如现在机算机火热我们就学计算机,可能我们当我们学完后,四年过去了,计算机就不热了,要有一定长远的眼光去思考选择,比如说教育就用不可能被机器取代,那么教育这个领域就有被长久研究的价值。

    批判性思维

    1. 如何面对相同的言谈?
      (1) 周围都是相同的言谈,那么这个观点就是正确的吗?
      再此之前讲一个有趣的关于注意力的实验,实验题目叫做你是否看到捶胸的黑猩猩,实验内容是一群穿着各色的衣服的人传球,要求你数数穿了几次球。实验最后会问你是否看到黑猩猩,结果,大多数人只数了传球次数,忽略了黑猩猩。实验想说明人会自动忽略关注之外的东西。
      其实周围都是相同言论的人,有可能只是自己看到的都是相同言论的人,或者关注都是相同类的人。但是相同言论在不论对错的情况下,不利于我们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并不利于思维成长,建议看到不同的言论,用同理心去对待,弥补不足。
    2. 那么如何对待别人的言论呢,不如说某些专家?
      (1) 首先看信息发布者是谁?比如说 马云 说中国教育怎么怎么了。马云电商很出名但是教育似乎涉及很少,那么他在教育方面说的话还可信吗?
      (2) 处于什么目的发布这条言论的? 比如说卖书的说某本书好,内容精彩。 可能这本书好,但他更多可能是想卖出这本书,那么我们对书的内容是否应该自己考究一下?
      (3) 言论是否公正? 还是卖书的例子,有多少人说这本书好,是他自己,还是有很多人说,比如豆瓣评分
      (4) 是否有数据支持? 还是卖书的例子,说这本书好,销量多少?销量就可数据,正面这条言论。

    学会提问(这个适用大人,也适用小孩子)
    我们常说一个人聪明,拿什么是聪明呢?聪明既 耳 聪 目 明,意为多看 多听 多想,

    1. 那么如何听呢?
      (1) 对方的观念的不对
      (2) 对方观念是否有可以学习的地方
      (3) 学习对方言谈中自己可复用的地方(只是照搬对方的)
      (4) 将对方言谈中可用之处融于自己的言谈中(取对方精髓与自己,不单是模仿)

    2. 如何提问呢?
      对于小孩子,2-6岁时,每小时可以几十个问题,这是很好的一点,因为他们思维活跃,对身边事物充满好奇,但是回答多了就会很反感,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孩子保持好奇并且尝试让他们自己决绝问题呢?
      提出问题时,让孩子先自己去思考,是否遇到类似问题,是否可以查阅资料,这一点是为了让他们思考问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因为很多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相同的原因,让孩子去解决一类问题,而不是一个问题,比如孩子不喜欢写作业,不喜欢学习,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归根都是认为学习无用之类的想法。那么只要解决产生这个想法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

    终身学习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线,当我们高考结束后,或者如社会后就很少会主动学习。每次想学习时要么是太忙,要就是没空,诸如此类理由,但是我们真的没时间吗?难道连半小时学习时间都挤不出来吗?其实是因为没兴趣,当我们上学时,常常被灌输学习考多少分奖励你什么,慢慢养成了功利性学习的思维,如社会后,没有人逼我们,奖励我们,就不愿意学习,更有甚者觉得我年纪大资历深,不用学习。
    还有一点就是一万小时学习理论,其实我们学会一项技能只需要二十小时,一万小时是我们在某一领域成为专家需要的时间。
    那么我该如何保持学习热情呢?其实我们可以参加网课,和爱学习的小伙伴一起,又氛围,或者找一个喜欢学习的配偶。
    行动力
    最后想说,万事始于足下,开始学习,才是一切的开始,否则只是思想上的巨人,而已。
    有几点需要注意的是当遇到觉得有道理的话,可以在不同人生阶段反复体悟,其次听到老师说的话,他未必对,或者未必适用于自己,保持批判性思维。
    总结
    学习力,包括学习的能力 毅力 动力。科学的方法学习,批判性思维学习,找学习氛围让自己保持学习。学习不仅仅是学东西,也要学会输出,在这之前先学会多听,思考。

  • 相关阅读:
    内存泄漏 Memory Leaks 内存优化 MD
    Handler Thread 内部类引起内存泄露分析
    为什么不取消注册BroadcastReceiver会导致内存泄漏
    WebChromeClient 简介 API 案例
    WebViewClient 简介 API 案例
    java.net.URI 简介 文档 API
    android.net.Uri 简介 API
    RV 多样式 MultiType 聊天界面 消息类型 MD
    JS函数声明与定义,作用域,函数声明与表达式的区别
    CSS中table tr:nth-child(even)改变tr背景颜色: IE7,8无效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shahai/p/1379994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