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ngoDB副本集配置系列七:MongoDB oplog详解


    1:oplog简介

    oplog是local库下的一个固定集合,Secondary就是通过查看Primary 的oplog这个集合来进行复制的。每个节点都有oplog,记录这从主节点复制过来的信息,这样每个成员都可以作为同步源给其他节点。

    2:副本集数据同步的过程

    副本集中数据同步的详细过程:Primary节点写入数据,Secondary通过读取Primary的oplog得到复制信息,开始复制数据并且将复制信息写入到自己的oplog。如果某个操作失败(只有当同步源的数据损坏或者数据与主节点不一致时才可能发生),则备份节点停止从当前数据源复制数据。如果某个备份节点由于某些原因挂掉了,当重新启动后,就会自动从oplog的最后一个操作开始同步,同步完成后,将信息写入自己的oplog,由于复制操作是先复制数据,复制完成后再写入oplog,有可能相同的操作会同步两份,不过MongoDB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这个问题,将oplog的同一个操作执行多次,与执行一次的效果是一样的。

    3:oplog的增长速度

    oplog是固定大小,他只能保存特定数量的操作日志,通常oplog使用空间的增长速度跟系统处理写请求的速度相当,如果主节点上每分钟处理1KB的写入数据,那么oplog每分钟大约也写入1KB数据。如果单次操作影响到了多个文档(比如删除了多个文档或者更新了多个文档)则oplog可能就会有多条操作日志。db.testcoll.remove() 删除了1000000个文档,那么oplog中就会有1000000条操作日志。如果存在大批量的操作,oplog有可能很快就会被写满了。

    4:oplog注意事项:

    local.oplog.rs特殊的集合。用来记录Primary节点的操作。

    为了提高复制的效率,复制集中的所有节点之间会相互的心跳检测(ping)。每个节点都可以从其他节点上获取oplog。

    oplog中的一条操作。不管执行多少次效果是一样的

    5:oplog的大小

    第一次启动复制集中的节点时,MongoDB会建立Oplog,会有一个默认的大小,这个大小取决于机器的操作系统

    rs.printReplicationInfo()

    db.getReplicationInfo()

    可以用来查看oplog的状态、大小、存储的时间范围

  • 相关阅读:
    如何利用python爬虫爬取音乐
    python中文件操作各符号意思
    基于node.js人脸识别之人脸对比
    体感在js中的调用
    了解Github
    初识微信小程序
    Spring中表达式语言spring-expression简单使用
    IDEA对jsr305的Nonnull注解和Guava的Beta注解的支持
    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设计模式之桥接模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it/p/458536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