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道至简》读后感


    这一周我读完了周爱民老师的《大道至简》,书中没阐述软件的开发等,而讲述的是一个软件工程人的思考,相比于方法,这种思考过程更能给只一人指明道路,在编程时需要思考什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同时还能激发阅读者自己的思考。

    在我看来书讲述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编程的根本,顺序、分支、循环,像愚公那样的“愚人”都能编程,大部分人是都可以编程的,编程就是讲要做的事写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把事情交给计算机去做,人只需要提供算法和结构。既然苦事情已经交给计算机了,人需要做的就是思考怎样能减轻计算机的负担,及找到一种能让计算机省时省力的完成工作的方法,这需要的不是我们看到工程后立刻开始去做,而是先去思考,理出一个大体思路,然后去尽量去减轻每一步的负担。

    第二部分是讲在做工程时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一个项目的工作量很大,一人是很难完成的,这就需要团队来一起完成了,在完成一个项目时,客户,项目经理,分析员,程序员之间的沟通显得尤为重要,在项目开始时与客户沟通选择客户习惯的方式,表格或者问卷,来记录客户的需求,沟通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沟通的有效性,不是简单的打电话或者请客户吃饭,而是向客户了解更深层次的需求,因此在见客户前都应该是设好问题和提问方式,最大程度的去了解客户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在做项目时,不能只是说我做完它,功能都能完成就不管了,应该留下日后方便检查更改的交流渠道,及历史记录和注释,方便日后的后继开发和维护

    第三部分介绍了从编程到现实中的软件工程。编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程序、方法、过程。而到了真正的工程中需要考虑的还有管理、成本、分工。在完成一个项目时需要保证团队的稳定性,以及大家目标的一致性,再去节约成本,在实现目标与质量中找到一个平衡。

    在过去,遇到一些没有思路的问题后,我会去上上网寻找模板,稍加改动之后变成了我的程序,往往没有思路去做一些从未遇到过得问题。训练不了自己的创新意思。通过这本书我理解了,如果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是去盲目的做,只是像愚公无脑的把石头凿下来,运到海边去一样,不停的寻找模板,然后更改加上自己的东西,是不会像李冰一样创造出新的代码,最后就会成为代码工人或者IT民工。在以后遇到一个新的困难的问题的时候,首先把这个复杂的困难的问题简单化,然后把简单的问题步骤化,再分部完成简单问题的一部分,最终完成复杂的困难的问题。

    阅读这本书让我知道编程不是要学会多少种语言,语言都是相通的,真正需要去学习培养的是软件开发的思想。

  • 相关阅读:
    Problem C: 时间类的常量
    Problem B: 时间类的错误数据处理
    Problem A: 时间类的拷贝和整体读写
    Problem B: 平面上的点——Point类 (IV)
    Problem C: 平面上的点——Point类 (V)
    Problem A: 平面上的点——Point类 (III)
    中间的数(若已经排好序)
    软件工程概论团队结组
    软件工程个人作业04 子数组循环数组
    软件工程个人作业03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yppaa/p/11274582.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