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ell基础整理


      Shell的作用是将用户输入的文本命令转换成内核能识别的数据指令交给内核进行执行,内核需要翻译成二进制交由CPU底层来执行
        用户层->Shell->调用对应应用程序->kernel->硬件层->运算和周边外设->传递给kernal->应用程序->shell->用户
        Shell就是底层命令解释器,Shell就是用户界面
        Shell有两种语法: Bourne和C
        Bourne家族包括:sh、ksh、Bash、psh、zsh
        C家族包括:csh、tcsh(主要应用于Unix)
        Bash是当前Linux系统的标准shell
        echo $SHELL可以查看到shell对应的位置是:bin/bash
        支持的shell在/etc/shells文件下
        可以分级调用进入多个shell
     
        输出命令:
        echo "Hello World"会在命令行返回命令
        echo -e "H e l l o"
        -e指定识别转义字符, tab键 换行
        输出彩色打印:
        echo -e "e[1;31m hello world e[0m"
        e[1;和e[0m是固定格式,代表开启颜色和关闭颜色,如果不关闭后续命令行全部是指定颜色,中间部分指定颜色和内容
        30m黑色,31m 红色, 32m 绿色, 33m 黄色,34m蓝色,35m洋红,36m青色,37m白色
     
        第一个shell脚本编写:
        建立脚本:vim hello.sh
        输入:
        #!bin/bash
        # The first shell program
        echo -e "e[1;34m Hello Shell e[0m"
        :wq保存脚本
        赋予可执行权限:chmod 755 hello.sh
        执行:./hello.sh(常用方法)
        或者直接调用:bash hello.sh
     
        shello别名是为了简化命令执行
        alias 查看当前shell的默认别名,系统默认添加了一些常用必要参数
        设置别名,比如:alias ls='ls --color=never'这样默认就添加了别名的参数,简化了命令输入
        比如:alias vi='vim'
        别名为了方便用户习惯
        alias命令设置的别名,当重新启动操作系统后设置会失效
        不重启的情况下取消别名设置:unalias vi='vim'
        永久修改,修改对应存放别名的环境变量:vim ~/.bashrc
        保存后立即生效:source ~/.bashrc
        
        命令执行优先级:绝对或者相对路径执行命令 > 别名 > Bash内部命令 > 环境变量定义的顺序查找的第一个命令
        shell常用快捷键:
        强制终止程序 Ctrl+c
        清屏 Ctrl+l
        删除光标到行首的命令:Ctrl+u
        光标定位到行首:Ctrl+a
        光标定位到行尾:Ctrl+e
        把前台执行的命令放到后台:Ctrl+z
        在历史命令中搜索:Ctrl+r 按快捷键后,输入命令,根据搜索结果回车执行
     
        查看所有的历史输入命令:history
        清除历史输入命令:history -c
        历史命令存放位置:~/.bash_history
        文件中存放的命令比history查询到的少一些,因为在用户退出时文件才会更新
        立即同步当前命令到~/.bash_history:history -w
        建立不要随便删除历史命令,便于排错和检查入侵
        history命令最多保存1000条,可以编辑/etc/profile修改HISTSIZE的属性值即可
     
        上下箭头执行历史命令
        history查询编号使用!n执行历史中的编号为n的命令,!!执行上一条命令,!字符串重复执行以该字符串开头的最后一条命令
     
        TAB键执行命令和目录和文件补全,补全数据依赖于环境变量和操作路径
     
     
     
        标准输入:/dev/stdin 文件描述符:0 设备:键盘
        标准输出:/dev/stdout 文件描述符:1 设备:显示器
        标准错误输出:/dev/stderr 文件描述符:2 设备:显示器
        其实都是软链接,链接到实时硬件内存目录/proc
     
     
        标准输出重定向:命令 > 文件 把正确命令输入覆盖到文件中,命令 >> 文件 内容追加
        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命令 2> 文件,命令 2>>文件 作用同上,注意2后面不要加空格
     
        正确和错误同时输出到文件:命令 > 文件 2>&1 或者 命令 >> 文件 2>&1
        或者使用:命令 &> 文件 和 命令 &>> 文件
        分开文件写:命令 >> 文件1 2>>文件2 将正确结果放到文件1,错误结果放到文件2
     
        命令 &>/dev/null 命令不输出任何一种执行结果,/dev/null相当于Linux下的黑洞,输出就不存在了
     
        输入重定向 wc
        然后输入文本按Ctrl+d结束
        shell会返回统计行数,单词数和字符数
        wc -c 只统计字符数包括空格和换行
        wc -w 只统计单词数
        wc -l 只统计行数
     
        wc < success.log 或者 wc server.log   统计文件中的数据
        命令 < 文件 把文件内容交给命令执行
        wc << ddd
        输入文本输入到ddd后输入就结束了,返回统计,ddd就是自定义结束标识符
     
        多命令顺序执行:
        命令1 ; 命令2  多个命令顺序执行,命令之间没有任何逻辑关系
        命令1 && 命令2 逻辑与当命令1执行正确命令2才会执行
        命令1 || 命令2 逻辑或当命令1执行不正确,命令2会执行;当命令1正确执行,命令2不会执行
     
        统计某个操作脚本执行时间:date ; 命令 ; date
        data +%s 显示当前Unix时间戳,便于统计
        返回简单的正确或者错误提示:命令 && echo "yes" || echo "no"
     
        管道符:命令1 | 命令2
        命令1的输出结果作为命令2的操作对象;如果命令1执行错误,命令2不会被执行
        比如:ls -l /etc/ | more 实现分屏显示
        命令2一定能严格操作命令1的输出,不能随便使用
        比如:netstat -an | grep ESTABLISHED | wc -l 处理命令结果中的指定数据,统计一些结果等
     
     
        通配符:* 匹配一个或多个 ? 匹配1个 [abc]匹配abc中的1个 [a-z] [0-9]匹配a-z中的任何一个字母和0-9中的任何一个数字 [^0-9]匹配不是数字的的字符
     
        特殊符号:
        比如:aa=123 #定义变量
        echo $aa 这样可以输出变量值
        echo '$aa' 输出就是$aa这个字符串
        echo "$aa" 输出就是$aa的变量值
        单引号中''所有特殊符号都原样输出 双引号中,$ ` 都有特殊含义
        比如:aa=`ls`是把ls执行结果存放到变量aa中,使用反引号可以执行系统命令
        aa=$(ls)和上面作用一致,建议使用
        $单纯代表$这个字符,比如:echo $aa就输出$aa这个字符串,和单引号作用一致
        #代表注释
  • 相关阅读:
    例子:动能并不是特别强(2-3)后,下M5的同时,也是恢复期到期的前一天
    .NET 自带的动态代理+Expression 实现AOP
    自旋锁-SpinLock(.NET 4.0+)
    使用Nito.AsyncEx实现异步锁
    C# 两行代码实现 延迟加载的单例模式(线程安全)
    C++ 用于大型程序的工具
    C++ 模板与泛型编程
    C++ 面向对象编程
    C++ 重载操作符与转换
    C++ 复制控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xisme/p/519872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