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pack 入门(1)入口(entry)出口(output


    webpack.config.js

    const path = require("path");//不同的系统上对于,路径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使用path模块可以避免这些差异带来的影响
    const join = function (url) {//定义一个路径拼接程序
        return path.join(__dirname, "../" + url)
    }
    //webpack可以导出多种类型的配置,这里我比较喜欢使用一个函数,主要是比较灵活
    module.exports = function (env, argv) {
        return {
            mode: "development",//首先配置模式,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模式一种是开发模式,针对这两种模式不同的需求,webpack会启用不同的插件,从而产生不同的结果
            //入口文件,webpack根据这文件来确定依赖关系,有此来确定哪些依赖库是需要的,才好把它们打包到一起;
            entry: () => {
                // 它接收三种类型的参数,
                // 1字符串,
                // 2字符串数组
                // 3对象
                // return join("src/js/app.js")//打包出来的结果是一个main.js文件
                // return [join("src/js/app.js"), join("src/js/app2.js")] //打包出来的结果是一个main.js文件,但是app.js与app2.js中的代码都整个在一个main.js文件中了
                return {
                    app_out1: join("src/js/app.js"),
                    app_out2: join("src/js/app2.js"),
                }//打包出来的结果是dist中出现,app_out1.js和app_out2.js两个文件,它们的名字和默认和key值对应,并且之包含对应文件中的代码
            },
            output: {
                // filename: "name.js",//输出文件的名字,输出结果为name.js
                filename: "js/[name].js",//模板语法,js/表示dist的js文件夹下,[name]表示源文件对应的entry的key值,输出结果为js/app_out1.js。还有更多的模板语法,可以灵活运用
                path:join("dist_out")//输出地址,必须为绝对路径,默认为项目根目录下的dist
                // 还有一个publicPath配置比较重要,会在第二章进行讲解
            }
        }
    }
  • 相关阅读:
    记录一次阻塞引发的系统超时
    2015年读书清单
    循序渐进的敏捷-每日例会
    循序渐进的敏捷-交叉测试
    对一次系统上线的思考-走出“舒适区”
    单点登录(SSO)系统的总结
    对一个同事项目的思考和总结
    关于福建出差的总结
    由错误处理引发的联想-防御式编程
    关于日志记录的总结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rhbk/p/1223778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