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并发编程实战《三》互斥锁(上)


    互斥锁(上):解决原子性问题

    原子性问题的源头是线程切换,操作系统做线程切换是依赖 CPU 中断的,所以禁止 CPU 发生中断就能够禁止线程切换。

    在早期单核 CPU 时代,这个方案的确是可行的,而且也有很多应用案例,但是并不适合多核场景。

    这里我们以 32 位 CPU 上执行 long 型变量的写操作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long 型变量是 64 位,在 32 位 CPU 上执行写操作会被拆分成两次写操作

    在单核 CPU 场景下,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禁止 CPU 中断,意味着操作系统不会重新调度线程,也就是禁止了线程切换,获得 CPU 使用权的线程就可以不间断地执行,所以两次写操作一定是:要么都被执行,要么都没有被执行,具有原子性。
     
    但是在多核场景下,同一时刻,有可能有两个线程同时在执行,一个线程执行在 CPU-1 上,一个线程执行在 CPU-2 上,此时禁止 CPU 中断,只能保证 CPU 上的线程连续执行,并不能保证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如果这两个线程同时写 long 型变量高 32 位的话,那就有可能出现 Bug 了。

    互斥的条件是: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
    临界区:需要互斥执行的代码。
      线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首先尝试加锁 lock(),如果成功,则进入临界区,此时我们称这个线程持有锁;否则呢就等待,直到持有锁的线程解锁;持有锁的线程执行完临界区的代码后,执行解锁 unlock()。
     
    Java 语言提供的锁技术:synchronized
    锁是一种通用的技术方案,Java 语言提供的 synchronized 关键字,就是锁的一种实现。例如
     1 class X {
     2   // 修饰非静态方法
     3   synchronized void foo() {
     4     // 临界区
     5   }
     6   // 修饰静态方法
     7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bar() {
     8     // 临界区
     9   }
    10   // 修饰代码块
    11   Object obj = new Object();
    12   void method() {
    13     synchronized(obj) {
    14       // 临界区
    15     }
    16   }
    17 }  

    可能你会奇怪,加锁 lock() 和解锁 unlock() 在哪里呢?其实这两个操作都是有的,只是这两个操作是被 Java 默默加上的,Java 编译器会在 synchronized 修饰的方法或代码块前后自动加上加锁 lock() 和解锁 unlock(),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加锁 lock() 和解锁 unlock() 一定是成对出现的,毕竟忘记解锁 unlock() 可是个致命的 Bug(意味着其他线程只能死等下去了)。

    当修饰静态方法的时候,锁定的是当前类的 Class 对象,在上面的例子中就是 Class X;

    当修饰非静态方法的时候,锁定的是当前实例对象 this。

    锁和受保护资源的关系

    :受保护资源和锁之间的关联关系是 N:1 的关系。
    受保护资源和锁之间的关联关系是 N:1 的关系。
     
    现实世界里,我们可以用多把锁来保护同一个资源,但在并发领域是不行的,并发领域的锁和现实世界的锁不是完全匹配的。不过倒是可以用同一把锁来保护多个资源
     
    总结
    互斥锁,在并发领域的知名度极高,只要有了并发问题,大家首先容易想到的就是加锁,因为大家都知道,加锁能够保证执行临界区代码的互斥性。这样理解虽然正确,但是却不能够指导你真正用好互斥锁。
    必须深入分析锁定的对象和受保护资源的关系,综合考虑受保护资源的访问路径,多方面考量才能用好互斥锁。
    锁,一定有一个要锁定的对象,至于这个锁定的对象要保护的资源以及在哪里加锁 / 解锁,就属于设计层面的事情了。
     
    摘自极客时间王宝令老师的课程
  • 相关阅读:
    《游戏引擎架构》笔记十二
    《游戏引擎架构》笔记十一
    《游戏引擎架构》笔记十
    《游戏引擎架构》笔记九
    《游戏引擎架构》笔记八
    《游戏引擎架构》笔记七
    2000行代码实现软渲染引擎
    C++ 构造函数或析构函数调用虚函数
    C++ protected访问权限思考
    堆排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oooodlin/p/12943856.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