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干货的选择性问题


     

     

    今天准备整理下微信的收藏夹,因为我发现好像在里面已经收藏了太多文章。这些收藏的文章并不是已经读过觉得不错故而收藏的,而是全没读过的。而其中的很大部份都是所谓的技术干货型文章,因为这类文章一方面比较长,另一方面比较费脑,所以我总是习惯在碰到的时候先收藏下来,再稍候找时间读之。

    但没想到的是,现在供应这类技术干货型文章的作者或媒体或公众号越来越多,导致我总是收藏了却没一直没空去读。这不,一打开微信收藏夹,不停的往下滑,不知道滑了多久,已经翻到今年初收藏的文章了,似乎还没有拖到底部,如果我要把这些文章全都读了,这似乎就变成了一个无底的信息与时间黑洞了。

    为什么我会不知不觉的收藏了这么多的技术干货文章?

    循证

    循证大概是我们读技术干货文章的一个原始诉求,想从别人的分享中获得对自己技术方案的一个印证。毕竟想通过听取分享去印证的,通常都是走过了一条与自己类似的道路。技术道路的旅途中充满着迷雾与不确定性,我们不过是想在别人已走过的类似道路中获得指引和启发,并得到迈出坚实下一步的信心。

    大约五年前,我刚开始做 IM 时,其实是完全不知道怎么迈步的,曾经我们专门花了三个月时间来研究业界的 IM 软件系统都是怎么做的。不过当时的技术分享环境不像现在这么开放,业界 IM 第一的 腾讯公司的技术保持神秘的低调,在互联网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公开的技术分享资料。

    退而求其次,我们只好研究起开源的 IM 软件,也就是基于 XMPP 开放协议实现的一类开源 IM 服务端和客户端,并以此为基础去设计我们自己的 IM 架构,然后实现了一个最初的原型。之后腾讯公司的某位 T4 专家终于出来分享了下关于 QQ 的后台技术架构演进之路,记得是叫《1.4亿背后的故事》,这可能是业界第一个关于大型 IM 后端架构的分享,我仔细听了一遍,又把分享材料翻过好几遍,思考并体会其中的架构演化道路。

    这大概就是五年前的状态,那时我们刚开始起步做一个 IM 系统(甚至当时还没有起名叫「咚咚」),却遍寻不到任何干货,好不容易终于有个干货了就如获至宝,反复把玩,探索,循证。

    如今干货似乎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切磋

    五年后,再看到如此多的干货,在类似像 IM 涉及的技术领域,更多的便不是在印证,而是切磋。

    五年之后,当初看起来充满迷雾的道路,如今都已在身后,再去回望就会变得清晰无比。所以去年我写了《京东咚咚架构演进》,我也经常会去看关于 IM 相关技术领域的干货文章,所以我知道了微信的消息模型采用了私有协议下的推拉结合,还有基于版本的同步机制。我不会再纠结于为什么我们与之不同,而是看到了它的好处与代价。我还知道了原来阿里旺旺在解决跨机房的状态同步时,可以轻松的委托给阿里的基础设施 Tair,当我们没有这些基础设施时我们曾经是如何解决的,当我们慢慢也有了这样的基础设施时我们又该如何?

    虽然看起来是在走类似的路,但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技术背景,这些都导致了终究是在走不同的路。路虽不同,但可能会殊途同归吧。

    连结

    收藏了如此多的干货,半年没读似乎也没缺了啥,那么还又必要读吗?五年前早已是互联网时代的成熟期,移动互联网的孕育期,但肯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依然是技术干货寥寥的时期,如今连技术干货也进入了爆炸期,我们该如何应对?

    微信收藏夹里躺着的这些技术干货文章是我过去做出的筛选,如今如果我还要读的话,可能需要再次筛选了,毕竟半年过去了。在互联网时代,半年前一个公司可能出现了,半年后可能又消失了;生态环境又发生了变化,一个大公司可能因此组织架构又变了一次,应需而变;一个技术可能刚崛起,另一个技术的浪头过来就把它拍在沙滩上了。所以,若我要再读自然还需要再次筛选。

    那么回到标题的问题,面对技术干货的爆炸,我们该如何选择?

    就我个人来说,我的出发点很简单,两点。基于功利性和兴趣,说起功利性也别觉得不好,毕竟整个商业社会都是基于功利性为基础的,所以基于此的选择其实是相当稳定的。考虑下所在组织和团队的功利性需求来做出技术的选择,有时甚至是必须的,而不能完全由着兴趣来驱动。

    我是把过去自己所掌握的所有技术总结成一张网,若一个技术干货分享的东西离我的网还太远,我就会放弃去了解。因为如果不能连结到这张网中,形成一个节点,我可以肯定它就很难发挥任何作用,很可能是我看过之后没多久就遗忘了而已,纯属浪费时间了。毕竟如今技术发展百花齐放、遍地开花,人生而有限,你必须得有一种方式去做出选择,最差的可能就是所谓的随性选择,我觉得好些的可能是需要一个选择指导框架,而对于如何选择阅读技术干货的问题,前面比喻的那张网就是一个我自己的指导框架。

    ...

    回答了标题的问题,这篇文章也该结束了。面对技术这片大海,我们都是一个渔民,三天打鱼,两天结网。愿你的网越结越大,捞的鱼也越来越多。

     
  • 相关阅读:
    10年学到的编程经验总结
    测试框架 Mocha 实例教程
    在 Flutter 中玩转 Objective-C Block
    使用Gulp压缩混淆JS的相关配置
    Gulp前端自动化构建工具
    常用的十大 NodeJS 框架
    如何使用Vue中的嵌套插槽(包括作用域插槽)
    通过Python代码操作MySQL:
    使用python发邮件:
    jquery: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illiamjie/p/935481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