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
你以为的教育,就是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就是文科和理科,学科之间竖起一座高墙,学死不相往来。如果仅是校内学习这些内容也罢,繁多的作业和繁重的压力,让孩子在课内学习之余,也无暇去海量阅读,没时间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
基础教育是在孩子未成年的时候为成年后的独立生活做准备,这些框定的学科与孩子要面对的生活有多少相关性?值得每一个家长真正为孩子去深思。
如果你认为孩子所有的学习时间都应该被这几个科目占据,那我问你,难道经济学不值得学吗?心理学不值得学吗?逻辑学不值得学吗?如何进行时间管理不值得学吗?独立生活能力不值得学吗?医学常识不值得学吗?哲学不值得学吗?人际交往不值得学吗?编程基础不值得学吗?关于性、生命、死亡的常识不值得学吗?
广泛通识,对任何事情都知道一点,比这些框定的学科学习重要的多。孩子越小越是如此。我们需要时间去对什么都了解一点。
现在,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大量出现。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固然重要,但在信息时代这样一个变化如此迅速的时代,在网络获取信息如此便捷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知识的价值:哪些依然是与未来生活相关的要素知识?哪些是需要被淘汰的上个时代的滞后信息?而如何有效获取信息和知识,如何有创造性地链接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比知识本身都重要的多。
你以为的教育,要求学生每一个笔划、标点、数字和词汇都准确无误,要求学生每一道主观题都要答出参考答案上要求的三点或五点,是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中心的教育。这不像是教育,更像是迷信。
每一道题都有分数的上限,有时候却失去了良知的底线。标准答案思维对人思考能力最严重的破坏,在于它让你的大脑不再搜索各种可能的巧妙的回答,不去思考“我怎么想这个问题”,而是去思考“这道题想让我怎么答”。
独立思考,比标准答案重要的多。孩子越小越是如此。在事实领域,我们寻找真相,追求标准,这需要选择和判断资料和数据的能力。而在价值层面,任何号称是标准答案的观点都是可疑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厘清不同立场的价值观主张,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批判性思维不仅是一种必备的能力,更能让人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你以为的教育,就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下课完成作业,做完家长签字。6岁到18岁的基础教育阶段,基本都是这样的模式。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就是说一个人做一件事一万小时以上,他就能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但是事实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成为了解数学题和应付考试的专家。
我仔细思考,我们在课堂上在书桌前的那些时间,究竟花在哪里了呢?也许多数没有成为应试专家的的孩子都渐渐成了走神的专家,抄写的专家,听话的专家,压抑自己表达欲的专家。你以为的教育其实就是现在学校里依然作为主导的被动教育。
现代学校的起源是19世纪60年代的普鲁士,为了推行国家主义而建立了这样一种制度。因为其评判标准直接,便于管理,又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求,很快在全球各地得到普及。蔡朝阳老师曾经说,这样的制度最能培养两种人,一种是奴隶,一种是流水线工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听话和顺从。
主动发声,比被动听讲重要的多。寻找自己,比考试成绩重要的多。终身学习,比完成习题重要的多。孩子越小越是如此。且不说学习金字塔所揭示出的,给他人讲授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多数的中国学生一直到大学毕业离开校园,也没有真正学会沟通表达。就是因为从小在教育机构中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
被动教育之弊,更在于其对孩子学习热情的戕害。长时间只能接触到这样一种教育环境,孩子对教育的认识也就仅仅停留在被动学习的层面,于是学习成了负担,学习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真正的教育应该让孩子看到教育的可能性,自愿投入,爱上学习,在创造中积极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
你以为的教育,是你为孩子铺就的道路。上什么学校你说了算,进哪个班你说了算,学什么专业你说了算,甚至跟谁玩不跟谁玩你也说了算。当然,可能在你看来,孩子将来找什么工作你也说了算,在哪个城市生活你也说了算,跟谁结婚你说了算,孩子的孩子上什么学校你也说了算,进哪个班……
我们的教育信念至少有两种。你以为的这套以高考为中心的教育,仅仅是一种学业成就信念下的教育,而我们对教育的追求,还有一种建立在人类发展信念的基础上。
你有时候甚至还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你不听话就完了,不好好学习就完了,不上大学就完了,不上个好大学就完了。人,没那么容易就完了。杜威说,你相信怎么样的社会,你就相信什么样的教育。在现在这么一个堪称互害社会的环境中,很多时候,你对教育的基本假设建立在社会达尔文主义之上,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只问高低,不分是非。有时候还很功利短视。殊不知那些一时没上大学的,摸爬滚打几年,很多都成了更独立更完整的人。
孩子自己走出来的路,比家长铺好的路重要的多。孩子越小越是如此。这并不是说一切都顺从孩子的需求,而是家长要有意识的去了解孩子的兴趣特点,激发他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是替你们完成某些理想。你们要知道,孩子有一天要离开你,给他提供的教育不是让他更加依赖家长和外部环境,而是让他有朝一日可以独立过好自己的生活。
纪伯伦写道: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儿女。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并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建造房舍庇荫他们的身体,但不是他们的心灵,因为他们的心灵栖息于明日之屋。
明日之屋是什么样,并非你我现在可以预测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发展极其迅猛的时代。现在行情最紧俏的工作,都是10年前根本不存在的工作,而你的孩子将来从事的职业,现在很可能还没有出现。适应未来的教育,就是要教孩子去适应不确定性,并且从不确定性中有尊严地获益。
总有一些人在无意识地被未来改变,也有一些人在有意识地改变未来。让孩子去适应现在,不如让孩子去适应未来。好的教育美化时间,让有限的时间无限美好,你以为的教育或许正在吞噬有限的时间。
冉云飞老师说:应试教育是问题,而垄断教育是更大的问题。突破垄断,做出改变,从打开自己在教育上的意底牢结开始。当你让自己从恐惧中解放,你就自然而然的解放了孩子。
你不会独行,因为你重视家庭教育,教孩子广泛通识、独立思考、主动发声,引导孩子走上了自己的路。你做着正确的事。
不管你们以为的教育是什么教育,我作为一个已经下定决心不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公立教育体系,从而自己走上办学之路的教育实习者,对于和创造力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学校,以及作为这些学校目标的高考,实在是提不起任何兴趣。
学校(school)一词的本意就是闲暇,时间是创新的第一要素。钥匙玩校,回归学校本质,做创造的沃土,而不是时间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