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10-29】除非你变成你自己


    18:37

    “除非你变成你自己,否则你又怎会有益于别人呢?”

                                                            ——哈罗德·布鲁姆

    当自己遇到困难时,首先会想办法逃避。这是正常的潜意识导向,没事,我会克服。知道了原来我可以拥有直接面对的勇气,那需要什么勇气,都是一些日常琐事,无非就是工作压力大一点,家庭琐事多一点,身体亚健康一点罢了。这并不需要勇气,更多是一些常识观念上的改变。我面对了或者不逃避了就一定能解决吗?不见得。问题越小越不好定位,甚至小事情都是一些综合性的体现。当我明明定位准确了,改变了,甚至不吃不喝了,一段时间过后,情况还是会出现。当自己沮丧时又忘记了之前的约束,重新寻找根源。又一根源被自己定位了,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验证,继续重复老套路。许多人会把这些问题最终归类为疑难杂症。你需要什么,市场一定会满足自己,例如专治疑难杂症的专家,无论身体、心里还是工作和​生活,都能找到。

    寻找专家的人往往会在自己成为专家之后,一两个现象给暂时性地缓解了,就几乎把自己当做专家了。“一定是这样的”、“我就是这样解决的”、“不会错”······各种对自己对别人的指点。当最后发现问题还是无法解决时,就会不妨地推荐各种专家号。“相信他们吧,他们都是这样解决了别人很多问题了。” 久而久之,大家都养成了依赖别人来解决自己的全部问题。

    在医学领域好像有一种叫“医疗前置”的说法,类似于科普医疗知识,所谓预防胜于治疗,具体什么名次来着我有点记不住了。许多医生都意识到“前置”的重要性而转行了。前置内容很范,可能包括基本科学常识,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常识。其实越深入和普世,综合性越强,领域跨度越大。但都很简单,很容易理解。再跳回到自己从事的IT领域,有客户问我,为什么我都用了什么什么技术了,为什么技术问题还是一大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但他们的问题压根就不是技术问题,最基本的管理都出问题了,还谈什么技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我们普遍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我自己会有,我们公司也会有。

    刚刚下午才跟自己老板聊了自己公司的管理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是个老问题了,但最终的这些管理问题还是需要回归到个人层面:你希望这个公司是一个怎样的公司。我们公司问题很多,包括作为技术公司的技术问题,就像我个人问题也很多一样。顾问咨询我可以做,但问题的根源并不能靠外力就能解决,终究有一个点需要自己去突破和发现,也只能自己去发现。有些人改进了一个地方,会意外地发现各种一连串好像并不相关的问题一并解决了,这并不神奇,只是自己努力往更深层次去思考了。如果自己都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怎么解决别人的问题,为别人提供价值呢。

  • 相关阅读:
    Benelux Algorithm Programming Contest 2016 Preliminary K. Translators’ Dinner(思路)
    Benelux Algorithm Programming Contest 2016 Preliminary Target Practice
    Benelux Algorithm Programming Contest 2016 Preliminary I. Rock Band
    Benelux Algorithm Programming Contest 2016 Preliminary A. Block Game
    ICPC Northeastern European Regional Contest 2019 Apprentice Learning Trajectory
    ICPC Northeastern European Regional Contest 2019 Key Storage
    2018 ACM ICPC Asia Regional
    2018 ACM ICPC Asia Regional
    Mybatis入库出现异常后,如何捕捉异常
    优雅停止 SpringBoot 服务,拒绝 kill -9 暴力停止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cd144140/p/1176141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