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写下的开发流程 Virus


    刚才突发奇想,对于开发的流程有了一点新的想法。就发出来,供大家拍砖。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流程有什么不满呢,尽管说,希望尽快完善它,尽快应用它。好了,说正文吧。

    1 了解需求

    就是了解客户,或者是市场的需求。可能要结合调研,深入体察,问卷调查之类的形式。尽可能了解市场的动向,方便把握我们的方向。

    2 业务建模

    了解的需求,定义的产品方向之后,就需要进行业务建模了。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业务分析:分析市场的需求,划分业务的方向,找到业务的主体以及业务的大概内容和范围。

    整理业务粗粒度的用例:分析完业务之后,将分析的结果整理为粗粒度的业务用例。可以用工具来辅助这个阶段的工作。把握业务的脉络和方向。

    细分业务用例:有了粗粒度的业务用例之后,需要进一步的细分,整理业务的细枝末节,考虑每种业务的可能性,业务的流程,业务数据的流向。

    这个阶段参数的人员不包括开发人员,主要是业务分析人员,需求分析人员,和系统的架构师,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引入高级软件工程师。

    3 业务知识的传播

    这个传播主要是说,需要将成型的业务知识传播给开发人员。一个系统,经过了分析,最终是要实现的,要用代码的堆积的,所以再开发之前,需要开发者了解业务的脉络,否则实现的东西会偏离方向,而且有可能实现的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

    4 整理技术用例

    这个阶段有两种做法:

    1)开发人员在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辅助下,将细粒度的业务用例整理为技术用例,也就是想办法实现每个业务用例。当然了,有可能细粒度的业务用例和技术用例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可能不是,而是其他关系。反正,要转化为技术用例。技术用例的内容包括:需要什么技术手段,什么算法,如何实现,循环还是如何,修改哪些表,是否需要数据库事务,使用sql事务还是代码写事务,等等技术细节。最好达到伪代码,也就是谁拿到了,都可以实现的地步。

    2)高级工程师在架构师的辅助下,完成第一种做法的内容,不让开发人员参与。

    这两种做法的区别就是有无开发人员的参与,各有各的好处。开发人员参与,可以锻炼他们的分析能力,但是他们介入业务也不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都知道,开发人员的思维方式和业务人员的思维方式是反过来的,不是一种方式,容易没有结论。而且,开发人员专注于技术,对他们也是好事,尽量不要分散他们的精力,让他们尽力实现软件,尽力用更好的方式实现软件。

    5 Job Item

    技术用例也出来了,这样就可以划分工作了。每个人划分几个技术用例,估算出实现需要的时间,列一个表格,或者是用什么管理工具管理一下,反正方便控制进度就好了,需要知道的是每个人都在做什么,什么做完了,什么还没有完成。

    每个Job Item有四个阶段:未分配,已分配(未开始),进行中,结束。根据这些阶段,对于功能的实现进度一目了然。这可能需要开发人员每天更新自己的工作内容,或者是主管每天跟踪进度之后,修改进度表。

    6 跟踪

    不要以为任务分配好了,就一切万事大吉了。跟踪是必要的,一定要跟踪进度,而且要定期的检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每一层的主管负责跟踪自己范围内的完成进度。

    技术组长:组员技术用例的完成情况,技术的实现有什么困难,手段是否合理。跟踪的过程中顺便给予指导。

    项目经理:跟踪的目标就是业务用例,细粒度的,粗粒度的,根据职责范围跟踪。还是就是整体的进度,是否需要加人,是否需要加班,人员的情绪是否正常,等等。

    好的,说完了,希望大家赶紧拍砖。多提宝贵意见。

  • 相关阅读:
    js中'1'到1的转换
    js类型判断
    docker安装mysql5.7
    HMM隐马尔可夫模型学习
    [python] wgs84转为gcj02坐标
    python经纬度转enu坐标
    Centos7开放及查看端口
    设计模式笔记
    npm 全面介绍
    Yarn 安装与使用详细介绍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virusswb/p/190591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