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插入排序二三事


    关于排序的算法有很多。作为初学者。我在掌握了冒泡排序后掌握的第二个排序算法是插入排序。一个多月前看了一些资料,了解了排序的思想,然后自己摸索出了代码的写法。并一直这样写了这么久。直到今天看了《算法导论》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写的插入排序并不十分正确。虽然思想是相通的。但是运行的效率却相差很多。

    比如一个数列。用数组表示。a[n]。

    我写的插入排序是这样

    for(i=0;i<n;i++)
    {
    scanf("%d",&a[i]);
    for(j=0;j<i;j++)
    {
        if(a[i]<a[j])
        { 
          t=a[i];
          a[i]=a[j];
          a[j]=t;
        }
    }

     这样写是一种边初始化赋值编排序的写法。如果是处理一段已经序列。则直接写成

    for(i=1;i<n;i++)
    for(j=0;j<i;j++)
    {
        if(a[i]<a[j])
        { 
          t=a[i];
          a[i]=a[j];
          a[j]=t;
        }
    }

    //以上两种方法第二个for语句也可以改成

    for(j-i-1;j>=0;j--)
    {
     if(a[i]<a[j])
    {
     t=a[i];
     a[i]=a[j];
     a[j]=t;
    }
    }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这里也是用的插入排序的思想。只不过关键是在插入的处理上。我的算法比正统算法差了好多。
    大家都知道计算机的数据插入无法直接像加、减、乘、除、赋值那样一步到位。正规的写法是:

    for(i=1;i<n;i++)
    {
      t=a[i];
    for(j=i-1;j>0;j--)
     {
          if(a[j]>t)
          a[j+1]=a[j];
      }
      a[i+1]=t;
    }


     

    假设一次赋值运算的时间为1,然后在最坏的情况,逆序的时候,我原来的写法需要移动的次数分别为1、2、3……n-1。一共是n*(n-1)/2次。每次移动实际是三次赋值运算,时间为3倍n*(n-1)/2。而正规的的写法移动次数分别是1、2、3、……n-1每次移动做一次赋值运算。最后的“插入”也是一次赋值。所以时间一共是n*(n-1)/2。所以我原来的写法效率与之相差太多啦。


     

    怎么样,同样的思想(额,其实是不完全相同),写出来的程序效率还是不同的。【以上内容仓促写就,或有讹误。】

    关键点在于两者在于“插入”方法的处理上。我有这样一种设想,就是用链表的方式存储元素。插入的时候直接修改指针。时间效率或许会有提高。我也没验证。不过即使我的设想是正确的,可以肯定的是那将是一种牺牲空间的时间优化法。

  • 相关阅读:
    复杂JSON字符串转换为Java嵌套对象的方法
    好代码是如何炼成的
    让数据流转换代码更加健壮流畅:List的Stream包装
    由一个重构示例引发的对可扩展性的思考
    如何高效搜索信息
    个人安全防护简明指南
    YAML配置解析
    事件处理业务的简易组件编排框架
    lambda表达式滥用之殇:解耦三层嵌套lambda表达式
    碎碎念四六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unclejelly/p/408218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