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o的namespace(四)


    mako的namespace用这个<%namespace>形式处理

    <%namespace file="a.html" import="comp1, comp2" />

    用来导入a.html中的comp1和comp2两个函数,这两个函数用mako的def定义

    可以用属性name来重名该模块,然后用name来引用。函数调用类似python的函数调用。

    同时还有一项强大的功能,就是调用python模块代码,通过属性module来导入python模块,然后用name来引用模块函数

    注意函数必须要至少存在一个context的参数,任何返回值都将被render,因此一般返回''。

    如果需要使用context中的caller对象,需要supports_caller(在mako.runtime中),如下面两种方式

    from mako.runtime import supports_caller
    
    @supports_caller
    def my_tag(context):
        context.write("<div>")
        context['caller'].body()
        context.write("</div>")
        return ''
    from mako.runtime import supports_caller, capture
    
    @supports_caller
    def my_tag(context):
        return "<div>%s</div>" % \
                capture(context, context['caller'].body, x="foo", y="bar")

    在namespace中也支持def,类似模块中def。

    ## define a namespace
    <%namespace name="stuff">
        <%def name="comp1()">
            comp1
        </%def>
    </%namespace>
    
    ## then call it
    ${stuff.comp1()}

    每个namespace中都有一个body函数,一般情况下不接受参数,如果实在需要接受参数,mako推荐通过<%page>标签来接受参数

    <%page args="x, y, someval=8, scope='foo', **kwargs"/>

     当顶层的模板被调用时(通过render或者<%inclue>标签,这些参数值将从Context中传递过来)。**kwargs会从**pageargs中得到参数值。其他情况下,调用body方法是可以传递参数

    当在继承模板时,这个功能将非常有用!

    在namespace中内建的有local和self,local表示当前执行的template,self表示在没有使用继承时和local一样,使用继承时,表示最顶层的template。

    namespace中的inheritable属性为True时,表示可以将namespace部分加载到self的namespace中,那么在所有的继承链中可以访问到该模板信息

    /*
    *
    * Copyright (c) 2011 Ubunoon.
    * All rights reserved.
    *
    * email: netubu#gmail.com replace '#' to '@'
    * http://www.cnblogs.com/ubunoon
    * 欢迎来邮件定制各类验证码识别,条码识别,图像处理等软件
    * 推荐不错的珍珠饰品,欢迎订购 * 宜臣珍珠(淡水好珍珠) */
  • 相关阅读:
    接口自动化框架脚手架利用反射机制实现接口统一发起端
    Google开源依赖注入框架Guice指南
    浅谈依赖注入的实现
    MindStudio模型训练场景精度比对全流程和结果分析
    应用现代化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OpenHarmony移植案例: build lite源码分析之hb命令__entry__.py
    开源遇上华为云——DataX for HuaweiCloud OBS
    想开发DAYU200,我教你
    动手实践丨使用华为云IoT边缘体验“边云协同”
    想会用synchronized锁,先掌握底层核心原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ubunoon/p/261196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