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很自信但又很谦虚地跟我说:“我喝茶算是喝明白了”。当我听他这么说的时候,林先生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他遇到了“瓶颈”。他告诉我,普洱和岩茶的深度比其它的茶都深,所以当他经历了普洱和岩茶的重重磨炼之后,其它的茶,几乎很快就能喝出个究竟。林先生能说出这番话,我是坚信他过去那十年磨一剑的毅力。但我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就算能把生活看透的人,一样还要继续生活,并且能让自己更加享受地去体会生活。所以我才断言林先生:“不要满足并停滞当前这个层面,去发现更多美好的感受......”!!!
不久前一个老同事跟我聊天说:“以你目前的思维高度,当你到了我这个岁数,肯定跟我的生活不一样”。我大概明白她的意思,她把我的生活表象跟持续的努力和付出挂钩了。我的个人观点是:人应该要一直工作,但每个人又对工作的理解不一样,有人认为一定要在企业上班才叫工作,有人认为家庭主妇也是一种工作,也有人认为他在玩就等于在工作。就因为“工作”二字有太大的争议了,我应该改为:人应该要一直做点什么事。从这个角度看,我跟那位同事说:“从表面上看,我并不认为我们之间在十几年后有什么差别, 你在工作,我也在工作而已”。再进一步看,同一件事情,有人觉得难受,有人觉得享受。
回到林先生话题,客观存在的东西不会太容易改变,例如茶叶这种植物的本质。当然,茶叶可结合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定制出各种风味,但这也是有限的,是甘即甘,是甜即甜。但我们对这茶的感受是主观的,而我们的主观是无限的。当我们超越了“茶”本身这个本质的时候,不妨借助“茶”这个渠道去更加了解自己,了解其他事物,会更有趣。
大数据统计,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多达好多个TB,我不知道这好多个TB的数据量放在我脑袋会是什么感受,但我只知道我现在每天需要做减法,我手机没有安装什么新闻客户端、更没有什么短视频应用,一天下来,我总觉得我的脑袋不够用。我的亲自实践也大概让我知道了自己的信息容量阀值到底在哪,我需要把每天的容量留给自己觉得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上。哪些事情是重要和有意义的,我无法按耐住我那颗浮躁的心去思考,而每天清晨的那一泡好茶,可以让我安静。
我问林先生,怎么细分茶味和茶质?因为我经常听他感叹这茶的厚度比那茶好,但我却傻傻地困惑在“味”和“质”之间。林先生用了我们广东人的“老火汤”来给我讲解,但“老火汤”在我心目中并非一个好东西,因为烫煲得越久,嘌呤越高。我目前喝过最好喝的烫,还是我岳母煲的清汤,但我明白林先生的意思。我记得林先生说过,好的岩茶很耐泡,泡到最后,味道淡了,但岩韵还在。带着这个学习心态,我在喝“桐木关”小种的时候,也慢慢悟出了方法:茶的头几泡的味和质都很充足,不好分离,越往后泡,茶味越淡,剩下的就是那茶特有的本质。林先生也算是认同了我这个方法,但这只是纵向的对比,也需要横向对比,也就是喝不同的茶。
林先生近期跟我谈得最多的是白茶,他发现了白茶利利尿祛湿的好处,一天喝下了厕所都跑多几趟。他说以前喝白茶不算多,但近期爱上了白茶,这也应该算是林先生的突破吧。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wcd144140/p/1109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