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架构师学习路线-内存调优的认识


    图灵学院  java架构师学习路线-内存调优的认识

     目前针对JVM的调优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存调优和垃圾回收策略调优。今天小编就带你们认识一下内存调优

        找到Tomcat根目录下的bin目录,设置catalina.sh文件中JAVA_OPTS变量即可,因为后面的启动参数会把JAVA_OPTS作为JVM的启动参数来处理。再说Java虚拟机的内存结构是有点复杂的,相信很多人在理解上都是很抽象的,它主要分为堆、栈、方法区和垃圾回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下面是我从网上扒的内存结构图:

    JVM性能调优

        内存调优这块呢,无非就是通过修改它们各自的内存空间的大小,使应用能够更加合理的运用,下图是我根据我机子的性能设置的参数,给各位详细解释一下各个参数的含义吧:

        1、-Xmx512m:设置Java虚拟机的堆的最大可用内存大小,单位:兆(m),整个堆大小=年轻代大小+年老代大小+持久代大小。持久代一般固定大小为64m。堆的不同分布情况,对系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尽可能将对象预留在新生代,减少老年代GC的次数(通常老年回收起来比较慢)。实际工作中,通常将堆的初始值和最大值设置相等,这样可以减少程序运行时进行的垃圾回收次数和空间扩展,从而提高程序性能。整编:微信公众号,搜云库技术团队,ID:souyunku

        2、-Xms512m:设置Java虚拟机的堆的初始值内存大小,单位:兆(m),此值可以设置与-Xmx相同,以避免每次垃圾回收完成后JVM重新分配内存。

        3、-Xmn170m:设置年轻代内存大小,单位:兆(m),此值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Sun官方推荐配置为整个堆的3/8。一般在增大年轻代内存后,也会将会减小年老代大小。

        4、-Xss128k:设置每个线程的栈大小。JDK5.0以后每个线程栈大小为1M,以前每个线程栈大小为256K。更具应用的线程所需内存大小进行调整。

        在相同物理内存下,减小这个值能生成更多的线程。但是操作系统对一个进程内的线程数还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生成,经验值在3000~5000左右。

        5、-XX:NewRatio=4:设置年轻代(包括Eden和两个Survivor区)与年老代的比值(除去持久代)。设置为4,则年轻代与年老代所占比值为1:4,年轻代占整个堆栈的1/5。

        6、-XX:SurvivorRatio=4:设置年轻代中Eden区与Survivor区的大小比值。设置为4,则两个Survivor区与一个Eden区的比值为2:4,一个Survivor区占整个年轻代的1/6。

        7、-XX:MaxPermSize=16m:设置持久代大小为16m,上面也说了,持久代一般固定的内存大小为64m。

        8、-XX:MaxTenuringThreshold=0:设置垃圾最大年龄。

        如果设置为0的话,则年轻代对象不经过Survivor区,直接进入年老代。对于年老代比较多的应用,可以提高效率。

        如果将此值设置为一个较大值,则年轻代对象会在Survivor区进行多次复制,这样可以增加对象再年轻代的存活时间,增加在年轻代即被回收的概论。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java架构师的专业知识,可以一起交流:1160405674这里面都是同行,有资源分享包括但不限于(分布式架构、高可扩展、高性能、高并 发、Jvm性能调优、Spring,MyBatis,Nginx源码分析,Redis,ActiveMQ、、Mycat、Netty、Kafka、Mysql 、Zookeeper、Tomcat、Docker、Dubbo、Nginx)。欢迎一到五年的工程师加入,合理利用自己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来学习提升自己,不要再用"没有时间“来掩饰自己思想上的懒惰!趁年轻,使劲拼,给未来的自己一个交代!

  • 相关阅读:
    弹性盒布局(Flexbox布局)
    CSS子元素在父元素中水平垂直居中的几种方法
    Vue中watch用法详解
    深入理解vue中的slot与slot-scope
    Spring 源码学习 03:创建 IoC 容器的几种方式
    Spring 源码学习 02:关于 Spring IoC 和 Bean 的概念
    Spring 源码阅读环境的搭建
    DocView 现在支持自定义 Markdown 模版了!
    Dubbo 接口,导出 Markdown ,这些功能 DocView 现在都有了!
    线程池 ThreadPoolExecutor 原理及源码笔记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ulingxueyuan/p/1417504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