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rk与vfork


    fork有下面两中用法:

    (1)一个父进程希望复制自己,使父、子进程同时执行不同的代码段。这在网络服务进程中很常见——父进程等待客户端的服务请求。当请求达到时,父进程调用fork,子进程处理此请求。父进程继续等待下一个服务请求。

    (2)一个进程要执行一个不同的程序,这对shell是常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子进程从fork返回后立即调用exec。

    父、子进程虽然共享正文段,但子进程获得父进程数据空间、堆和栈的副本。由于在fork之后经常跟随exec,所以,为了解决这种复制又被覆盖的低效问题,出现了写时复制(Copy-On-Write, COW)技术,所有的区域由父子进程共享,子进程的虚拟地址指向父进程的物理地址,父、子进程中的任一个试图修改这些区域,则内核只为修改的那块区域的那块内存制作一个副本。

    二者区别:

    vfork则用于创建一个新进程,而该进程的目的是exec一个新程序,这与上述的情形2一样。vfork直接使子进程在调用exec前运行在父进程的地址空间,因为不复制要比部分复制更快一些,况且,对于调用exec的程序,这种复制也没有什么意义。

    vfork总是保证让子进程先运行,这也是它与fork的另一区别,因此,在子进程运行中要依赖父进程时,会导致可怕的死锁!

    vfork应用要点:

    由于对于每个函数调用的栈桢通常存储在栈中,并且由于调用vfork后,子进程运行在父进程的地址空间中,如果不是在main函数中而是在另一个函数中调用vfork,会产生一下问题:

    错误样例:

    int mian()

    {

            f1();

            f2();

            _exit(0);

    }

    void f1()

    {

           vfork();

    }

    …………………………

    在此例中,因为调用了vfork,父进程运行到f1()时,产生子进程,子进程运行在父进程的栈中,则会覆盖f1()的地址空间,当子进程返回时,一切都被子进程修改了,父进程恢复时继续运行时会产生错误。

    因此,一切的应用,都应在掌握原理的基础之后,因为,程序默认你知晓一切!

  • 相关阅读:
    【源码解析】Flink 是如何处理迟到数据
    Flink assignAscendingTimestamps 生成水印的三个重载方法
    【翻译】生成 Timestamps / Watermarks
    【翻译】The Broadcast State Pattern(广播状态)
    基于Broadcast 状态的Flink Etl Demo
    git 更新fork的远程仓库
    Flink 在IDEA执行时的webui
    配置ssh免密,仍需要密码
    第二章 Kubernetes进阶之使用二进制包部署集群
    Kubernetes之Ingres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thinker-lj/p/356152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