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SP总结报告


                  PSP总结报告

    回顾一:

      回顾本学期第一次作业[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SWE2017FALL/homework/876]。
      参见 [http://www.cnblogs.com/easteast/p/7403491.html ],阅读其中给出的材料,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回想一下你曾经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1)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我大学学的计算机,考研就选择报考与计算机有关的专业。经过一个学期,我的看法没有改变。本科是在非211、985念的书,来到这里,遇到特别负责的老师和特别友好的朋友,让我感到幸运,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激发了自己主动学习的能力,使我更加热爱这个学科,并有信心走下去。

      

      (2)你认为过去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我过去接触的课程符合我对计算机的期待。经过一个学期,我的看法没有改变,而且对计算机的很多领域开始着迷。因为每学到一个知识点,就会有很多相关联的知识等着我去学习。学习,收获,发现疑问再到学习,这个循环过程使我对计算机这个学科更加感兴趣。

      (3)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注:不可以回答 "不是","是"。请把这当成以后工作时面试题,需要回答足够长度,提供足够信息,让对方了解你。比如,给出为什么。)

        答:之前:计算机是我喜欢的领域,但不是我擅长的。经过一个学期,我的看法还是没变。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到很多。团队合作让我意识到效率的重要性,自从用了PSP,才知道,真正学习的时间没有多少,而玩手机的时间却很多。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有点弱,导致现在依旧觉得不擅长该领域。其实在杨老师和小学妹身上认识到了一点——态度决定高度。

    2、考取研究生,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

      现在的你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经过一个学期,我更加了解Java编程,了解软件工程的整体过程,大概了解Python语言,了解一些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一定要熟练一种技能。这学期最大的收获就是习惯整理PSP,通过PSP才意识到自己一整天的学习情况。作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我应该提高自己学习效率,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有,英语单词量。

    3、每天都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学术研究、工程项目、社会实践 (?)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1)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我的选择是考研。经过一学期,我的看法没有改变。经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发现我还有很知识都没有学到,还没具备出去找工作的能力。

      (2)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相对于其他同学的我的优势是坚持,坚持自己的选择。

      (3)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

        答:规划是:过六级,提高编程能力,学好数学。经过一学期,我得规划有点变化,想多看论文,扩大对计算机的知识面。想多读论文来决定我的研究方向。

    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经过一个学期,你的看法改变了么,为什么?实测结果,每周平均用在本课程上多少小时?

        答:我的期待是了解一个工程项目的整体过程。打算平均每周拿出来4个小时来学习这门课。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所期待的实现了。实际每周拿出6个小时用在本课程上。

    回顾2:

     1、五个问题

      作业要求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nenu/SWE2017FALL/homework/876] 中提到:

      通读《构建之法》,发布随笔1篇,要求列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要求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字数不是直接的考核标准,但是要求长到能把观点表述清楚。

      请回顾这5个问题,自己回答一下。当初的困惑是否还在,你现在如何认为,是更深的困惑么?

       1、现实的开发过程中往往会比理论中多出很多问题,比如需要如何能够将需求细化到任务,然后在细化到设计,最终使得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条不紊的完成目标?

        答: 要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知识,这样才能完美的完成软件开发。认真对待每一项任务,及时找出自己的不足。

       2、在软件测试中有提到过要避免自己测试自己的代码,那为什么在代码复审的时候要把自己的代码当成别的菜鸟写的代码进行复审?

        答:自己给自己复审代码相当于小学生写完的作业自己检查一样,总认为自己是对的,看不出自己的问题,这样毫无意义。但人们总是习惯以制高点的态度审查别人,所以,在代码复审的时候要把自己写出来的程序当做幼儿园小朋友写的,积极查出程序的不足,这样才可以发现更多隐藏在程序中的问题。

       3、.对于用户来说,一个软件不光要实用,还要界面美观: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客户给的资金、时间都有限,我们只能保证功能完备和界面美观二选其一,这样应该如何抉择呢?

        答:之前认为,一定要追求完美,一定会做到两全其美。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时间和精力真的很有限。做到最后,不得不二选一,我认为为实用比较重要。应该选择这个。开发软件就是为服务人们的需求,达到需求才可以有下载量。界面问题可以在往后的更新中调整。

       4、在单元测试中,一定要要求代码覆盖率达到100%吗?

        答:代码覆盖率 = 代码的覆盖程度,一种度量方式。代码覆盖率达到100%并不是好事,有的返回值并未覆盖上。覆盖率的好会不决定代码测试结果就好。

       5、我们现在真比较困难去想出一些创新,因为科技太发达,很多软件都已经被他人开发出,所以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去创新吗?怎样抓住时机?

        答:从技术上和内容上去创新。探索别人未探索的,根据大众需求来找突破口。

      2、请根据本学期的学习、收获、困惑,再提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有求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体验一下,这5个问题,是不是更有深度了 。

         答:

          1、完成任务重要还是实现预期的结果重要?两者该如何决择?

          2、编程重要还是学习思想重要?有一个人跟我说,考研了就得多看论文多发表论文,如果想当码农,还不如不考研。目前比较困惑。

          3、结对编程中,两者出现分歧,并且谁都只认同自己的看法时,该怎么处理这种问题?结对编程是不是就没什么优点可言了?

          4、软件质量的保证会涉及很多方面,哪个方面优先考虑?那些方面可以最后考虑?

          5、怎么可以短时间内定位自己?怎么短时间内确定他人适合做什么?

      3、回忆整个学期,你有什么话想对后来的学弟学妹们说。

         答:好好跟着老师的步伐走。老师不会害你,只会帮你。老师吃过的盐肯定比你吃的大米饭粒多,跟着老师走,希望就在前方。如果还没确定导师,建议你跟着杨老师。杨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以身作则。严师出高徒,我信了。还有,时间很快的,要珍惜一切时间学习。再不奋斗,你就老了。加油吧!

      4、如果重新来过一次,你打算做哪些(技术上,而不是态度上的)改变--基于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更好结果,你才希望这样改变的;更重要的是,你根据什么估计这些改变会有预期的结果。

         答:如果重新来过,我希望我能在所有任务开始之前精通一门语言。这样在团队合作中不会显的太过紧张,也能大大的提高效率,做更多的输出。我希望课余时间能多了解视频制作、剪辑这方面的知识,这样会多种选择,团队在制作视频宣传的时候也会有更好的亮点。

      5、终于我们即将不再是师生。当你结束本课程,你和我就站在同样的位置上,我将不再基于学校授权和知识、经验 (年龄?)上的优势而对你的自由有任何干扰。除发布及成绩以外,我最后一次行使教师特权: 请问你有什么要对教师 (我)说的,建议、抱怨、希望……多谢。

         答:建议:老师您别总熬夜。好好照顾身体,少吃快餐,吃点有营养的饭菜。

           感谢:通过一个学期对老师您的了解,让我信奉一句话:不要用耳朵去了解一个人,要用心。能遇到您,真的是我的荣幸。感谢老师设计了这么系统的作业,并能认真的批改作业。您真的辛苦了!第一次见到您走进教室,我以为是学生,没想到这么瘦的人居然是我的老师!记得老师说过一句话,印象深刻:“感情就是两个人共同在一起做一件事,相互接触,相互吸引的副产品。”感谢恩师这一学期的教育,您辛苦了。

    总结

      1、代码总量,平均每周代码量。

        

      2、博客字数总量,平均每周字数。

        

      3、根据PSP,平均每周在本课程中所用时间(是的,请再回答一次)多少小时。

        

      4、进度条总结: 遍历每周知识点,以周为单位做如下表格。

        

    2、 时间分配堆积柱状图。如图所示,给出每周的时间分配,数据来源是每周的PSP。

  • 相关阅读:
    Swift与OC混合开发
    Swift继承
    Swift方法
    Swift属性
    Swift闭包
    Swift结构体和类
    Swift函数
    Swift基础语法
    Xcode使用篇-重新安装Xcode
    iOS组件化开发-CocoaPods安装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zjzsd/p/798539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