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磁盘管理基础命令df,du,fdisk,mke2fs


    1.df:查看已挂载磁盘的总容量,使用容量和剩余容量等,默认以KB位单位显示

    文件系统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百分比  挂载点

    df常用选项-i,-h,-k,-m

     -i:表示查看inodes的使用情况 (inodes是指:储存文件元信息(如文件的创建者,日期)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h:使用合适的单位表示

    -k,-m分别表示以KB和MB为单位显示

     2.du:查看某个目录或文件所占空间的大小

    -h  以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a或-all 显示目录中所有文件的大小。 -c或--total 除了显示个别目录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时也显示所有目录或文件的总和
    -b 显示目录或文件大小时,以byte为单位。 -k 以KB(1024bytes)为单位输出。 -m 以MB为单位输出。
    -s 仅显示总计,只列出最后加总的值。
    常用 du -sh 文件名

    3.fdisk:硬盘分区工具,划分小于2TB的分区
    fdisk -l 设备名称(列出该设备的分区表)
        -s<分区编号> 指定分区
    -v 版本信息

    fdisk不加-l 会进入另一个模式,该模式下对磁盘进行分区操作

    输入m列出可以执行的命令

    输入p列出磁盘目前的分区情况

    输入d然后选择分区,删除现有分区

    输入n建立新的磁盘分区,首先建立两个主磁盘分区:

    q:表退出

     4.mke2fs:用于建立ext2文件系统。

    参数

    • -b<区块大小> 指定区块大小,单位为字节。
    • -c 检查是否有损坏的区块。
    • -f<不连续区段大小> 指定不连续区段的大小,单位为字节。
    • -F 不管指定的设备为何,强制执行mke2fs。
    • -i<字节> 指定"字节/inode"的比例。
    • -N<inode数> 指定要建立的inode数目。
    • -l<文件> 从指定的文件中,读取文件西中损坏区块的信息。
    • -L<标签> 设置文件系统的标签名称。
    • -m<百分比值> 指定给管理员保留区块的比例,预设为5%。
    • -M 记录最后一次挂入的目录。
    • -q 执行时不显示任何信息。
    • -r 指定要建立的ext2文件系统版本。
    • -R=<区块数> 设置磁盘阵列参数。
    • -S 仅写入superblock与group descriptors,而不更改inode able inode bitmap以及block bitmap。
    • -v 执行时显示详细信息。
    • -V 显示版本信息。

     5./etc/fstab 配置文件

  • 相关阅读:
    asp.net mvc ActionResult
    理解RESTful架构
    Entity Framework Code First Migrations--EF 的数据迁移
    java多态的理解
    webuploader上传文件,图片
    java文档注释--javadoc的用法
    微信小程序初窥-环境搭建
    学神:我天天玩没怎么学。但是你怎么成了学神?
    c#中的弱引用:WeakReference
    Cron表达式简单的介绍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omeone9/p/852317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