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理论02-测试用例方法


     

    开发过程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螺旋模型)

    测试模型(V模型,W模型,H模型)

    软件测试分类(按阶段,按覆盖源代码,按照运行,按照自动化,其他)

    测试用例(定义,八大要素)

    等价类划分法(概念,有效,无效)

     

    学习目标

    掌握边界值法与划分等价类的区别

    边界值法补充边界的数据进行测试,等价类划分等价类,使用代表性的数据来减少测试用例

    掌握边界值中常见的三个点

    上点,离点,内点

    掌握离点的划分方法

    说出判定表中条件桩、条件项、动作桩、动作项的定义

    掌握因果图法与判定表之间的区别

    因果图是使用图解方法描述因果关系,判定表是使用表格方式描述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因果图不能直接编写用例。因果图可以作为判定表的前置步骤。

    说出正交实验法的基本定义

    使用最小的数据集合实现最大的测试覆盖

    说出正交表中因素与水平的定义

    因素:输入/条件 水平:输入的取值

    使用工具完成混合正交实验用例设计

    说出场景法的基本定义

    模拟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进行测试

     

    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边界值分析法

    来源:实践告诉我们,程序在边界位置容易出错

    边界范围:

    正好等于,刚刚好大于,刚刚好小于边界的值

    三个点:

    上点:边界上的点

    离点:离上点最近的点

    内点:范围内的点

    编写用例的步骤:

    1. 明确需求

    2. 划分等价类

    3. 确定边界值:上点,离点,内点

    4. 编写测试用例

    等价类与边界值结合:

    先覆盖边界值的所有数据,等价类方法中已经被覆盖的等价类不用再次挑选代表性的数据。

    补充:边界中7条数据优化成5条数据的方法

    保留上点与内点

    去掉离点中的两条数据(与上点相同等价类)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判定表分析法

    适用:多个输入,多个输出,输入之间有组合关系,输入和输出有依赖关系

    作用:

    • 理清思路,分析输入(条件)和输出(结果)之间的关系

    • 找到所有的输入的组合情况

    四个组成部分:

    • 条件桩:所有的输入/条件

    • 条件项:条件的取值

    • 动作桩:所有的输出/结果

    • 动作项:动作的取值

    规则:判定表中的一列(条件项,动作项)

    编写用例的步骤

    • 明确需求

    • 画出判定表

      • 条件桩,动作桩

      • 条件项

      • 动作项

    • 编写用例,一条规则对应一个测试用例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因果图法:

    两个核心:

    因 :输入/条件 果 :输出/结果

    适用范围:多个输入,多个输出,输入之间有组合关系,输入和输出有依赖关系

    概念:用图解的方法表示输入的组合,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依赖关系。

    四种符号:

    • 恒等

    • 非:波浪号~

    • 或:v

    • 与:倒着的v

    编写用例的步骤:

    1. 明确需求

    2. 画出因果图

    3. 画出判定表

    4. 编写用例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正交法

    正交表概念:通过最小的测试组合实现最大的测试覆盖率

    适用范围:输入之间存在大量组合,无法实现全部组合测试的情况。

    特点:

    均匀分散(每个输入的取值出现的次数是相同的),

    整齐可比(任意两个输入,取值之间是进行了全组和)

    L:正交表

    n:正交表的行数

    m:列的取值个数

    k:正交表的列数

    叫法:

    因素:正交表的列数

    水平:列的取值个数

     

    正交表设计用例的步骤:

    • 明确需求

    • 画出正交表

      • 确定因素与水平

      • 挑选正交表

      • 把数字替换成需求中的文字

    • 编写测试用例,正交表的一行就是一个测试用例

    混合正交表:

    1. 根据需求中的因素数,水平数,挑选接近的正交表(稍微大的因素,水平)

    2. 调整正交表:筛查多余的列,水平的取值使用现有的需求替代(尽量保持水平均匀)

     

    使用allpairs工具创建正交表

    1. 把需求中的因素与水平写到excel文档中

    2. 在allpairs.exe文件的同级目录中,新建txt文件

    3. 把excel中的因素,水平直接复制到第二步新建的txt文件中

      注意:不要多复制内容,只要因素与水平

      注意:复制完成后,不要修改txt文件中的内容

    4. 在allpairs文件夹的位置,在地址栏直接输入“cmd”,进入DOS命令

    5. 在DOS系统中输入命令“allpairs.exe 源文件.txt > 新文件.txt”

      注意:源文件与新文件的命名建议用数字或者英文,不要有中文

    6. 把新文件中的正交表拷贝到excel文档中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场景法

    价值:

    • 用户角度

    • 测试人员角度

    定义:

    通过模拟用户的使用软件的操作进行测试,往往是多个功能组合使用

    基本流:模拟用户的正常操作

    备选流:模拟用户的错误操作

    编写测试用例的步骤:

    1. 明确需求

    2. 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

    3. 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场景

    4. 编写测试用例,一个场景对应一条测试用例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流程图法

    定义:使用流程图表示用户的使用场景,通过流程图的路径设计用例

    使用步骤:

    1. 明确需求

    2. 画出流程图

    3. 编写用例,流程图中的一个路径,就是一条测试用例

     

    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错误推测法

    定义:凭借测试人员的经验与直觉推测出软件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测试

    适用范围:

    • 时间紧张,用例无法全部执行,挑选容易发现问题的用例优先执行。

    • 时间充裕,用例执行完成后,根据错误推测,补充一些用例,帮助发现更多的Bug。

  • 相关阅读:
    不足百行代码 实体数组转DataTable通用类
    【翻译】WEB安全设计规范(4.1)
    也为读者说几句(兼为什么要骂烂书译者)
    重用之前应仔细分析问题用错轮子有感
    最长代码有多长:不符[单一职责原则(SRP)]的常见设计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重点项目不能交付之谜(一)泥淖中的验收测试
    企业快速开发框架基于配置文件
    从面试题看高级软件工程师需要哪些技艺
    面试英语【转】
    测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nailon/p/10931699.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