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多线程学习(四)等待/通知(wait/notify)机制


    转载请备注地址:https://blog.csdn.net/qq_34337272/article/details/79690279
    系列文章传送门:

    Java多线程学习(一)Java多线程入门

    Java多线程学习(二)synchronized关键字(1)

    Java多线程学习(二)synchronized关键字(2)

    Java多线程学习(三)volatile关键字

    Java多线程学习(四)等待/通知(wait/notify)机制

    Java多线程学习(五)线程间通信知识点补充

    系列文章将被优先更新于微信公众号“Java面试通关手册”,欢迎广大Java程序员和爱好技术的人员关注。

    本节思维导图:
    本节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源文件+思维导图软件关注微信公众号:“Java面试通关手册” 回复关键字:“Java多线程” 免费领取。

    一 等待/通知机制介绍

    1.1 不使用等待/通知机制

    当两个线程之间存在生产和消费者关系,也就是说第一个线程(生产者)做相应的操作然后第二个线程(消费者)感知到了变化又进行相应的操作。比如像下面的whie语句一样,假设这个value值就是第一个线程操作的结果,doSomething()是第二个线程要做的事,当满足条件value=desire后才执行doSomething()。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就是:第二个语句不停过通过轮询机制来检测判断条件是否成立。如果轮询时间的间隔太小会浪费CPU资源,轮询时间的间隔太大,就可能取不到自己想要的数据。所以这里就需要我们今天讲到的等待/通知(wait/notify)机制来解决这两个矛盾

        while(value=desire){
            doSomething();
        }

    1.2 什么是等待/通知机制?

    通俗来讲:

    等待/通知机制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一个形象的例子就是厨师和服务员之间就存在等待/通知机制。
    1. 厨师做完一道菜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所以菜到服务员手中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2. 服务员就需要去“等待(wait)”;
    3. 厨师把菜做完之后,按一下铃,这里的按铃就是“通知(nofity)”;
    4. 服务员听到铃声之后就知道菜做好了,他可以去端菜了。

    用专业术语讲:

    等待/通知机制,是指一个线程A调用了对象O的wait()方法进入等待状态,而另一个线程B调用了对象O的notify()/notifyAll()方法,线程A收到通知后退出等待队列,进入可运行状态,进而执行后续操作。上诉两个线程通过对象O来完成交互,而对象上的wait()方法notify()/notifyAll()方法的关系就如同开关信号一样,用来完成等待方和通知方之间的交互工作。

    1.3 等待/通知机制的相关方法

    方法名称 描述
    notify() 随机唤醒等待队列中等待同一共享资源的 “一个线程”,并使该线程退出等待队列,进入可运行状态,也就是notify()方法仅通知“一个线程”
    notifyAll() 使所有正在等待队列中等待同一共享资源的 “全部线程” 退出等待队列,进入可运行状态。此时,优先级最高的那个线程最先执行,但也有可能是随机执行,这取决于JVM虚拟机的实现
    wait() 使调用该方法的线程释放共享资源锁,然后从运行状态退出,进入等待队列,直到被再次唤醒
    wait(long) 超时等待一段时间,这里的参数时间是毫秒,也就是等待长达n毫秒,如果没有通知就超时返回
    wait(long,int) 对于超时时间更细力度的控制,可以达到纳秒

    二 等待/通知机制的实现

    2.1 我的第一个等待/通知机制程序

    MyList.java

    public class MyList {
        private static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String>();
    
        public static void add() {
            list.add("anyString");
        }
    
        public static int size() {
            return list.size();
        }
    
    }

    ThreadA.java

    public class ThreadA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Object lock;
    
        public ThreadA(Object lock) {
            super();
            this.lock = lo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nchronized (lock) {
                    if (MyList.size() != 5) {
                        System.out.println("wait begin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ck.wait();
                        System.out.println("wait end  "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hreadB.java

    public class ThreadB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Object lock;
    
        public ThreadB(Object lock) {
            super();
            this.lock = lo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nchronized (lock) {
                    for (int i = 0; i < 10; i++) {
                        MyList.add();
                        if (MyList.size() == 5) {
                            lock.notify();
                            System.out.println("已发出通知!");
                        }
                        System.out.println("添加了" + (i + 1) + "个元素!");
                        Thread.sleep(1000);
                    }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Run.java

    public class Ru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ThreadA a = new ThreadA(lock);
                a.start();
    
                Thread.sleep(50);
    
                ThreadB b = new ThreadB(lock);
                b.star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
    从运行结果:”wait end 1521967322359”最后输出可以看出,notify()执行后并不会立即释放锁。下面我们会补充介绍这个知识点。

    synchronized关键字可以将任何一个Object对象作为同步对象来看待,而Java为每个Object都实现了等待/通知(wait/notify)机制的相关方法,它们必须用在synchronized关键字同步的Object的临界区内。通过调用wait()方法可以使处于临界区内的线程进入等待状态,同时释放被同步对象的锁。而notify()方法可以唤醒一个因调用wait操作而处于阻塞状态中的线程,使其进入就绪状态。被重新唤醒的线程会视图重新获得临界区的控制权也就是锁,并继续执行wait方法之后的代码。如果发出notify操作时没有处于阻塞状态中的线程,那么该命令会被忽略。

    如果我们这里不通过等待/通知(wait/notify)机制实现,而是使用如下的while循环实现的话,我们上面也讲过会有很大的弊端。

     while(MyList.size() == 5){
            doSomething();
        }

    2.2线程的基本状态

    上面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掌握了与线程有关的大部分API,这些API可以改变线程对象的状态。如下图所示:
    线程的基本状态切换图
    1. 新建(new):新创建了一个线程对象。
    2. 可运行(runnable):线程对象创建后,其他线程(比如main线程)调用了该对象的start()方法。该状态的线程位于可运行线程池中,等待被线程调度选中,获 取cpu的使用权。
    3. 运行(running):可运行状态(runnable)的线程获得了cpu时间片(timeslice),执行程序代码。
    4. 阻塞(block):阻塞状态是指线程因为某种原因放弃了cpu使用权,也即让出了cpu timeslice,暂时停止运行。直到线程进入可运行(runnable)状态,才有 机会再次获得cpu timeslice转到运行(running)状态。阻塞的情况分三种:

    (一). 等待阻塞:运行(running)的线程执行o.wait()方法,JVM会把该线程放 入等待队列(waitting queue)中。

    (二). **同步阻塞**:运行(running)的线程在获取对象的同步锁时,若该同步锁 被别的线程占用,则JVM会把该线程放入锁池(lock pool)中。
    
    (三). **其他阻塞**: 运行(running)的线程执行Thread.sleep(long ms)或t.join()方法,或者发出了I/O请求时,JVM会把该线程置为阻塞状态。当sleep()状态超时join()等待线程终止或者超时、或者I/O处理完毕时,线程重新转入可运行(runnable)状态。
    

    5. 死亡(dead):线程run()、main()方法执行结束,或者因异常退出了run()方法,则该线程结束生命周期。死亡的线程不可再次复生。

    备注:
    可以用早起坐地铁来比喻这个过程:

    还没起床:sleeping

    起床收拾好了,随时可以坐地铁出发:Runnable

    等地铁来:Waiting

    地铁来了,但要排队上地铁:I/O阻塞

    上了地铁,发现暂时没座位:synchronized阻塞

    地铁上找到座位:Running

    到达目的地:Dead

    2.3 notify()锁不释放

    当方法wait()被执行后,锁自动被释放,但执行完notify()方法后,锁不会自动释放。必须执行完notify()方法所在的synchronized代码块后才释放。

    下面我们通过代码验证一下:

    (完整代码:https://github.com/Snailclimb/threadDemo/tree/master/src/wait_notifyHoldLock

    带wait方法的synchronized代码块

                synchronized (lock) {
                    System.out.println("begin wait() Thread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lock.wait();
                    System.out.println("  end wait() Thread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带notify方法的synchronized代码块

                synchronized (lock) {
                    System.out.println("begin notify() Thread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ock.notify();
                    Thread.sleep(5000);
                    System.out.println("  end notify() ThreadName="
                            + 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如果有三个同一个对象实例的线程a,b,c,a线程执行带wait方法的synchronized代码块然后bb线程执行带notify方法的synchronized代码块紧接着c执行带notify方法的synchronized代码块。

    运行效果如下:
    运行效果
    这也验证了我们刚开始的结论:必须执行完notify()方法所在的synchronized代码块后才释放。

    2.4 当interrupt方法遇到wait方法

    当线程呈wait状态时,对线程对象调用interrupt方法会出现InterrupedException异常。

    Service.java

    public class Service {
        public void testMethod(Object lock) {
            try {
                synchronized (lock) {
                    System.out.println("begin wait()");
                    lock.wait();
                    System.out.println("  end wait()");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出现异常了,因为呈wait状态的线程被interrupt了!");
            }
        }
    }

    ThreadA.java

    public class ThreadA extends Thread {
    
        private Object lock;
    
        public ThreadA(Object lock) {
            super();
            this.lock = lock;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ervice service = new Service();
            service.testMethod(lock);
        }
    
    }
    

    Test.java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Object lock = new Object();
    
                ThreadA a = new ThreadA(lock);
                a.start();
    
                Thread.sleep(5000);
    
                a.interrup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运行结果:
    运行结果

    参考:

    《Java多线程编程核心技术》

    《Java并发编程的艺术》

    如果你觉得博主的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你能从中学到知识就是我最大的幸运。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Java面试通关手册”(分享各种Java学习资源,面试题,以及企业级Java实战项目回复关键字免费领取)。另外我创建了一个Java学习交流群(群号:174594747),欢迎大家加入一起学习,这里更有面试,学习视频等资源的分享。

  • 相关阅读:
    奖券数目
    用jQuery和ajax实现搜索框文字自动补全功能
    简单的文件上传功能实现(java)
    示例演示公告通知标题无缝向上滚动,文字段落无缝向上滚动,简单的wangeditor富文本编辑器,简单的音乐播放demo
    SSM框架中注解含义及应用场景小结
    数据库优化以及SQL优化小结
    javaWEB中前后台乱码解决问题小结
    线程同步的方法
    MySQL的简单使用
    springMVC运行流程图及运行原理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nailclimb/p/908641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