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全栈之路Day11


    初次编辑2017年9月28日 19:28:36


    引用:Alex

    一. Python安装

    1. 安装
    2. 配置环境变量

    二. 变量

    1. 作用
    2. 命名
      1. 变量名只能是 字母、数字或下划线的任意组合
      2. 变量名的第一个字符不能是数字
      3. 关键字不能声明为变量名
    3. 命名成常量:命名是全部大写

    三.Python基本操作

    1. ctrl+? 注释
    2. getpass
    3. input
    4. str int
    5. 流程控制
      • if …elif …else
    6. 数据类型
      • print(type(name))#查看name的数据类型
      • int("数字")--------把括号里的数字转换成整数
        str(数字)--------把括号里的数字转换成字符串
      • 不属于下一行必须顶行
      • 同一级代码缩进必须一致

    四. 基本概念

    1. 编译和解释:
      编译器是把源程序的每一条语句都编译成机器语言,并保存成二进制文件,这样运行时计算机可以直接以机器语言来运行此程序,速度很快; 而解释器则是只在执行程序时,才一条一条的解释成机器语言给计算机来执行,所以运行速度是不如编译后的程序运行的快的.这是因为计算机不能直接认识并执行我们写的语句,它只能认识机器语言(是二进制的形式)
    2. 编译型vs解释型:
      1. 编译型
        优点:编译器一般会有预编译的过程对代码进行优化。因为编译只做一次,运行时不需要编译,所以编译型语言的程序执行效率高。可以脱离语言环境独立运行。
        缺点:编译之后如果需要修改就需要整个模块重新编译。编译的时候根据对应的运行环境生成机器码,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移植就会有问题,需要根据运行的操作系统环境编译不同的可执行文件。
      2. 解释型
        优点:有良好的平台兼容性,在任何环境中都可以运行,前提是安装了解释器(虚拟机) 。灵活,修改代码的时候直接修改就可以,可以快速部署,不用停机维护。
        缺点:每次运行的时候都要解释一遍,性能上不如编译型语言。

    五. 后期补充

    1. getpass:用户输入密码隐藏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Author: Leon xie
    #使用模块getpass
    import getpass
    test = getpass.getpass("输入你的密码:")
    print(test)

    作业

    1. 猜年龄,可以让用户最多猜三次!
    2. 猜年龄,每隔3次,问一下,是否还想继续玩,y/n
    3. 编写登陆接口
      输入用户名密码
      认证成功后显示欢迎信息
      输入错误三次后锁定

    今日总结

    1. 编译和解释的基本概念
    2. getpass、type及str、int的转换
    3. 环境变量
  • 相关阅读:
    week4
    week3
    2017福州大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寒假作业二
    Week2
    10个android开发必备的开源项目
    Day Ten
    Day Nine
    Day Eight
    Day Seven
    Day Six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ama/p/768422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