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rotate机制与原理[转载]


    http://blog.lightxue.com/how-logrotate-works/

    日志实在是太有用了,它记录了程序运行时各种信息。通过日志可以分析用户行为,记录运行轨迹,查找程序问题。可惜磁盘的空间是有限的,就像飞机里的黑匣子,记录的信息再重要也只能记录最后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为了节省空间和整理方便,日志文件经常需要按时间或大小等维度分成多份,删除时间久远的日志文件。这就是通常说的日志滚动(log rotation)。

    最近整理nginx日志,用了一个类Unix系统上的古老工具——logrotate,发现意外的好用。想了解这个工具的用法推荐看这里。我了解了一下这个工具的运行机制和原理,觉得挺有趣的。

    运行机制

    logrotate在很多Linux发行版上都是默认安装的。系统会定时运行logrotate,一般是每天一次。系统是这么实现按天执行的。crontab会每天定时执行/etc/cron.daily目录下的脚本,而这个目录下有个文件叫logrotate。在centos上脚本内容是这样的:

    /etc/cron.daily/logrotate

    1
    2
    3
    4
    5
    6
    
    /usr/sbin/logrotate /etc/logrotate.conf >/dev/null 2>&1
    EXITVALUE=$?
    if [ $EXITVALUE != 0 ]; then
        /usr/bin/logger -t logrotate "ALERT exited abnormally with [$EXITVALUE]"
    fi
    exit 0
    

    可以看到这个脚本主要做的事就是以/etc/logrotate.conf为配置文件执行了logrotate。就是这样实现了每天执行一次logrotate。

    因为我的系统执行/etc/cron.daily目录下的脚本不是我想滚动日志的时间,所以我把/etc/cron.daily/logrotate拷了出来,改了一下logrotate配置文件的路径,然后在crontab里加上一条指定时间执行这个脚本的记录,自定义周期滚动日志就大功告成了。这种自定义的方式有两点要注意:

    1. 配置文件里一定要配置rotate 文件数目这个参数。如果不配置默认是0个,也就是只允许存在一份日志,刚切分出来的日志会马上被删除。多么痛的领悟,说多了都是泪。

    2. 执行logrotate命令最好加-f参数,不然有时候配置文件修改的内容不生效。

    很多程序的会用到logrotate滚动日志,比如nginx。它们安装后,会在/etc/logrotate.d这个目录下增加自己的logrotate的配置文件。logrotate什么时候执行/etc/logrotate.d下的配置呢?看到/etc/logrotate.conf里这行,一切就不言而喻了。

    1
    
    include /etc/logrotate.d
    

    原理

    logrotate是怎么做到滚动日志时不影响程序正常的日志输出呢?logrotate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

    Linux文件操作机制

    介绍一下相关的Linux下的文件操作机制。

    Linux文件系统里文件和文件名的关系如下图。

    目录也是文件,文件里存着文件名和对应的inode编号。通过这个inode编号可以查到文件的元数据和文件内容。文件的元数据有引用计数、操作权限、拥有者ID、创建时间、最后修改时间等等。文件件名并不在元数据里而是在目录文件中。因此文件改名、移动,都不会修改文件,而是修改目录文件。

    借《UNIX环境高级编程》里的图说一下进程打开文件的机制。

    进程每新打开一个文件,系统会分配一个新的文件描述符给这个文件。文件描述符对应着一个文件表。表里面存着文件的状态信息(O_APPEND/O_CREAT/O_DIRECT…)、当前文件位置和文件的inode信息。系统会为每个进程创建独立的文件描述符和文件表,不同进程是不会共用同一个文件表。正因为如此,不同进程可以同时用不同的状态操作同一个文件的不同位置。文件表中存的是inode信息而不是文件路径,所以文件路径发生改变不会影响文件操作。

    方案1:create

    默认方案没有名字,姑且叫它create吧。因为这个方案会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给程序输出日志,而且第二个方案名copytruncate是个配置项,与create配置项是互斥的。

    这个方案的思路是重命名原日志文件,创建新的日志文件。详细步骤如下:

    1. 重命名程序当前正在输出日志的程序。因为重命名只会修改目录文件的内容,而进程操作文件靠的是inode编号,所以并不影响程序继续输出日志。

    2. 创建新的日志文件,文件名和原来日志文件一样。虽然新的日志文件和原来日志文件的名字一样,但是inode编号不一样,所以程序输出的日志还是往原日志文件输出。

    3. 通过某些方式通知程序,重新打开日志文件。程序重新打开日志文件,靠的是文件路径而不是inode编号,所以打开的是新的日志文件。

    什么方式通知程序我重新打开日志呢,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杀死进程重新打开。很多场景这种作法会影响在线的服务,于是有些程序提供了重新打开日志的接口,比如可以通过信号通知nginx。各种IPC方式都可以,前提是程序自身要支持这个功能。

    有个地方值得一提,一个程序可能输出了多个需要滚动的日志文件。每滚动一个就通知程序重新打开所有日志文件不太划得来。有个sharedscripts的参数,让程序把所有日志都重命名了以后,只通知一次。

    方案2:copytruncate

    如果程序不支持重新打开日志的功能,又不能粗暴地重启程序,怎么滚动日志呢?copytruncate的方案出场了。

    这个方案的思路是把正在输出的日志拷(copy)一份出来,再清空(trucate)原来的日志。详细步骤如下:

    1. 拷贝程序当前正在输出的日志文件,保存文件名为滚动结果文件名。这期间程序照常输出日志到原来的文件中,原来的文件名也没有变。

    2. 清空程序正在输出的日志文件。清空后程序输出的日志还是输出到这个日志文件中,因为清空文件只是把文件的内容删除了,文件的inode编号并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元信息中文件内容的信息。

    结果上看,旧的日志内容存在滚动的文件里,新的日志输出到空的文件里。实现了日志的滚动。

    这个方案有两个有趣的地方。

    1. 文件清空并不影响到输出日志的程序的文件表里的文件位置信息,因为各进程的文件表是独立的。那么文件清空后,程序输出的日志应该接着之前日志的偏移位置输出,这个位置之前会被填充才对。但实际上logroate清空日志文件后,程序输出的日志都是从文件开始处开始写的。这是怎么做到的?这个问题让我纠结了很久,直到某天灵光一闪,这不是logrotate做的,而是成熟的写日志的方式,都是用O_APPEND的方式写的。如果程序没有用O_APPEND方式打开日志文件,变会出现copytruncate后日志文件前面会被一堆填充的情况。

    2. 日志在拷贝完到清空文件这段时间内,程序输出的日志没有备份就清空了,这些日志不是丢了吗?是的,copytruncate有丢失部分日志内容的风险。所以能用create的方案就别用copytruncate。所以很多程序提供了通知我更新打开日志文件的功能来支持create方案,或者自己做了日志滚动,不依赖logrotate。

    总结

    logrotate是个优秀的日志滚动工具,它是用蜂蜜,川贝,桔梗,加上天山雪莲配制而成,不须冷藏,也没有防腐剂,除了毒性猛烈之外,味道还很好吃。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良药!

  • 相关阅读:
    前端跨域整理
    URL HTML 统一资源定位器(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css属性选择器*=,|=,^=,$=,*=的区别
    JavaScript运算符 ~,~~,|,&,&&
    js获取url参数值的几种方式
    vue 常用插件集合(最全)
    Echarts曲线设置多条X轴和Y轴
    vue中引入.svg图标,使用iconfont图标库(SvgIcon组件使用)
    采用集成的Windows验证和使用Sql Server身份验证进行数据库的登录
    VS如何设置类或函数前不显示引用的数量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ailrancho/p/478476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