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大学所学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沾不上边"的考生,我有幸参加了2000年和2001年的系统分析员考试,并在2001年的考试中顺利通过.。回想两次备考参考经历,体会尤深,在此一一列出,供众考友参考。
一、因地制宜,长远打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备战系统分析员考试也如此。一般来说,选定这条路,对于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做三年打算是不为过分的。我是在99年4月产生考系分的想法的。因为我是学农科的。我对自己当时的情况结合系统分析员考试的要求进行了剖析:
(1)自身基础:除了DOS和True BASIC外,我对计算机可以说一无所知。而且这两门功课我学得比较差。所以决定了我必须"一切从头来"。
(2)基础学科课程:大学农科的数学是很浅的,因此我购来了理工科用《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系统分析员考试必考数学的教材。此外诸如《电路》,《数字电路》等电学课程也是学习计算机所必需的,因此一样不能丢弃。
(3)计算机专业课程:考虑到自己是自学,同时考虑的大学考级的需要,我采用的是等级考试的教材(二级C,Pascal,三级A,B和四级,计算机英语),这样可以做到循序渐进,起到很好的过渡。在99年9月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四级考试后,我觉得可以进一步拓宽知识面了。购来了99年软考新大纲指定的《软件工程》,《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中级和高级教程,以《软件工程》为重点,参照《计算机综合知识》进行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和总结。在此同时,我还经常到网上下载一些IT新技术的资料,诸如软件复用,测试自动化,UML,J2EE等,一来可以加大知识面,二来可以从容面对系分考试中有关新技术方面的题目,做到一举两得。
二、学练结合,有的放矢
系统分析员考试要求有从事系统分析、设计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来说,从事的一般都是具体编程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工作中要多方留意与系统分析和设计方面的东西,诸如系统规格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等文档(网上也有许多现成的"模板"可供下载)。对于现有的软件,分析开发者当时的设计思路,不失为一个快速提升自己分析和设计能力的方法。当然不能光看不练,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参与分析和`设计,工作之余应参照别人的"成果"进行"临摹"。一些常用的CASE工具诸如Rose, PlayCASE, Power Designer, Project2000等,要多多练习并熟练掌握。这样才不至于在写论文时感到无从下手。我在大学做软件开发时就经常用Rose和PlayCASE等CASE工具,工作后一直在用,在2001年考题《论需求方法和工具的选用》派上了用场,结果提前15分钟离开考场,论文一举得了56分。
三、讲求思考方法,讲求格式
下午(一)的题目是非常让人头痛的。我在做这类题目时通常采用"实际联系理论"的思考方式。首先细读题目的内容,然后联想到所学理论知识,再按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推导得出答案。比如2001年的有关VB的题目。其中问到采用VB开发的优点,我的分析思路是:
VB控件-->软件构件复用-->软件构件复用的优点-->采用VB开发的优点
VB面向对象的特性-->面向对象-->面向对象的优点-->采用VB开发的优点
VB易用的特征-->软件开发中可靠性、开发周期、开发成本之间的关系-->采用VB开发的优点
说白了,计算机技术是计算机理论的实际表现形式,通过理论推导来得出答案,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考试中,不着边际,不依据题目中所描述的内容而胡猜一通是不可能得高分的。
下午(二)的论文对格式要求比较严,很多考生往往对此不太注意结果吃了亏。文章结构要清楚。不能像记流水帐一样,整篇文章分不出个轻重缓急来。但同时亦不能像写需求说明书一样,尽是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字迹整洁,卷面清晰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在2000年的考试中《论企业计算特性》一文,尽管写得离了点题,但是还是得了43分。说明了格式是非常重要的。
四、多一点平常心
通过系统分析员考试,无疑是获得认可的权威途径。但是拥有系统分析员资格并不代表您具备一个系统分析员应有的素质和能力。证书只是我们在考证路途上的副产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路途上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只有怀抱这样的平常心。才能从容面对系统分析员考试,考出好结果来。
以上是个人备考、参考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最后祝即将参加和准备参加系分考试的考友们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