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态规划解题的一般思路


    *  许多求最优解的问题可以用动态规划来解决。
    *  首先要把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注意单纯的递归往往会导致子问题被重复计算,用动态规划的方法,子问题的解一旦求出就要被保存,所以每个子问题只需求解一次。
    *  子问题经常和原问题形式相似,有时甚至完全一样,只不过规模从原来的n 变成了n-1,或从原来的n×m 变成了n×(m-1) ……等等。
    *  找到子问题,就意味着找到了将整个问题逐渐分解的办法。
    *  分解下去,直到最底层规模最小的的子问题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解。
    *  每一层子问题的解决,会导致上一层子问题的解决,逐层向上,就会导致最终整个问题的解决。
    *  如果从最底层的子问题开始,自底向上地推导出一个个子问题的解,那么编程的时候就不需要写递归函数。
    *  用动态规划解题时,将和子问题相关的各个变量的一组取值,称之为一个“状态”。一个“状态”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子问题,所谓某个“状态”下的“值”,就是这个“状态”所对应的子问题的解。
    *  比如数字三角形,子问题就是“从位于(r,j)数字开始,到底边路径的最大和”。这个子问题和两个变量r 和j 相关,那么一个“状态”,就是r, j 的一组取值,即每个数字的位置就是一个“状态”。该“状态”所对应的“值”,就是从该位置的数字开始,到底边的最佳路径上的数字之和。
    *  定义出什么是“状态”,以及在该 “状态”下的“值”后,就要找出不同的状态之间如何迁移――即如何从一个或多个“值”已知的 “状态”,求出另一个“状态”的“值”。状态的迁移可以用递推公式表示,此递推公式也可被称作“状态转移方程”。
    *  用动态规划解题,如何寻找“子问题”,定义“状态”,“状态转移方程”是什么样的,并没有一定之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目做多了就会有感觉。
    *  甚至,对于同一个问题,分解成子问题的办法可能不止一种,因而“状态”也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法。不同的“状态”定义方法可能会导致时间、空间效率上的区别。
  • 相关阅读:
    关于二叉树遍历的一点想法
    Mysqldump导入数据库很慢的解决办法
    javascript笔记收集
    再次讨论二叉树--如何根据先序和中序推选后序
    一道图的题目-拓扑序概念
    一道哈夫曼二叉树题目--稍微容易一点
    一道哈夫曼树的题目--好不容易
    证明二叉树节点数公式
    一道二叉树题目---顺序存储二叉树位置同层的关系
    POJ 3253 Fence Repair(贪心)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iden/p/472471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