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读书笔记(5)-关于fork/clone/vfork


      (最近又回到Linux内核的怀抱中了。继续呵。)

      首先说明Linux下的进程与线程比较相近。这么说的一个原因是它们都采用相同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即task_struct。区别在于一个有独立的用户空间,一个是共享的用户空间(如果完全没有用户空间则是内核线程,不需要)。

      Linux的用户进程不能直接被创建出来,因为不存在这样的API。它只能从某个进程中复制出来,再通过EXEC这样的API来切换到实际想要运行的程序文件。

      复制的API包括三种:fork、clone、vfork。

      这三个API的内部实际都是调用一个内核内部函数do_fork,只是填写的参数不同而已。

      vfork,其实就是fork的部分过程,用以简化并提高效率。而fork与clone是有区别的。fork是进程资源的完全复制,包括进程的PCB、进程的系统堆栈、进程的用户空间、进程打开的设备等。而在clone中其实只有前两项是被复制了的,后两项都与父进程共享。

      在四项资源的复制中,用户空间是相对庞大的,如果完全复制则效率会很低。在Linux中采用的是“写时复制”技术,也就是说,fork执行时并不真正复制用户空间的所有页面,而只是复制页面表。这样,无论父进程还是子进程,当发生用户空间的写操作时,都会引发“写复制”操作,从而另行分配一块可用的用户空间,使其完全独立。这是一种提高效率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而对于clone来说,它们连这些页面表都是与父进程共享,故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因此对共享数据的保护必须由上层应用来保证。

  • 相关阅读:
    关于php配置文件
    修改范围PHP_INI_SYSTEM与PHP_INI_ALL的区别
    mysql索引常见问题
    K-D TREE算法原理及实现
    Matlab K-means聚类
    Matlab 聚类分析
    Zbar 大图像分析
    Zbar -- 源码分析
    ZBar在Windows上的使用 -- ImageMagick and OpenCV
    Zbar算法流程介绍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eteryj/p/1944903.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