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模式+保护模式)模式切换的过程步骤(代码+文字解析)


    【0】写在前面

    文末的个人总结是干货,前面代码仅供参考的,且source code from orange’s implemention of a os.



    ; ==========================================
    ; pmtest2.asm
    ; 编译方法:nasm pmtest2.asm -o pmtest2.com
    ; ==========================================

    %include    "pm.inc"    ; 常量, 宏, 以及一些说明
    
     org    0100h
     jmp    LABEL_BEGIN
    

    ;全局描述符表定义
    [SECTION .gdt]

    ; GDT
    ;                            段基址,        段界限 , 属性
        LABEL_GDT:         Descriptor    0,              0, 0         ; 空描述符
        LABEL_DESC_NORMAL: Descriptor    0,         0ffffh, DA_DRW    ; Normal 描述符
        LABEL_DESC_CODE32: Descriptor    0, SegCode32Len-1, DA_C+DA_32; 非一致代码段, 32
        LABEL_DESC_CODE16: Descriptor    0,         0ffffh, DA_C      ; 非一致代码段, 16
        LABEL_DESC_DATA:   Descriptor    0,      DataLen-1, DA_DRW    ; Data
        LABEL_DESC_STACK:  Descriptor    0,     TopOfStack, DA_DRWA+DA_32; Stack, 32 位
        LABEL_DESC_TEST:   Descriptor 0500000h,     0ffffh, DA_DRW
        LABEL_DESC_VIDEO:  Descriptor  0B8000h,     0ffffh, DA_DRW    ; 显存首地址
    ; GDT 结束
    
    GdtLen   equ    $ - LABEL_GDT  ; GDT长度
    GdtPtr   dw GdtLen - 1  ; GDT界限
      dd    0    ; GDT基地址
    

    ;GDT 选择子定义

    SelectorNormal   equ    LABEL_DESC_NORMAL   - LABEL_GDT
    SelectorCode32   equ    LABEL_DESC_CODE32   - LABEL_GDT
    SelectorCode16   equ    LABEL_DESC_CODE16   - LABEL_GDT
    SelectorData     equ    LABEL_DESC_DATA  - LABEL_GDT
    SelectorStack    equ    LABEL_DESC_STACK    - LABEL_GDT
    SelectorTest     equ    LABEL_DESC_TEST  - LABEL_GDT
    SelectorVideo    equ    LABEL_DESC_VIDEO    - LABEL_GDT
    

    ; END of [SECTION .gdt]

    ;数据段定义
    [SECTION .data1] ; 数据段

    ALIGN   32
    [BITS   32]
    LABEL_DATA:
    SPValueInRealMode   dw  0
    ; 字符串
    PMMessage:   db "In Protect Mode now. ^-^", 0   ; 在保护模式中显示 ;Mine【后面的零作为字符串的结束标志,Line189、232的test会用到】
        OffsetPMMessage  equ    PMMessage - $$  ; Mine【$$ == LABEL_DATA 的基地址,相对于 LABEL_DATA 的偏移地址】
        StrTest:     db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0   ;Mine【后面的零作为字符串的结束标志】
    OffsetStrTest    equ    StrTest - $$
    DataLen  equ    $ - LABEL_DATA
    

    ; END of [SECTION .data1]

    ;全局堆栈段
    [SECTION .gs]

    ALIGN   32
    [BITS   32]
    LABEL_STACK:
    times 512 db 0
    TopOfStack  equ $ - LABEL_STACK - 1    
    

    ; END of [SECTION .gs]

    ;16位代码段, CPU运行在实模式下,为什么只有在16位代码段下才能修改GDT中的值;
    [SECTION .s16] ; Mine【为从实模式跳转到保护模式所做的准备工作】

    [BITS   16]
    LABEL_BEGIN:
     mov    ax, cs
     mov    ds, ax
     mov    es, ax
     mov    ss, ax
     mov    sp, 0100h
    

    ; 下一行指令的解说:
    ; 待会要跳回到实模式,这里是保存跳转前的相关 value
    ; mov [label_backto_real + 3], ax, 这是在代码已经加载到了内存之后再执行的,为什么加上3,一位jmp指令占用3个字节, 而jmp后面跟着跳转地址;
    ; 他的作用是在段基地址存储单元中去重新设置新值 去 覆盖原先的段基地址,作者真心很是聪明啊。

     mov    [LABEL_GO_BACK_TO_REAL+3], ax
     mov    [SPValueInRealMode], sp      ; Mine【保存sp,然后返回实模式后,再将sp取出来】
    

    ;初始化 16 位代码段描述符

     mov    ax, cs
     movzx  eax, ax
     shl    eax, 4
     add    eax, LABEL_SEG_CODE16
     mov    word [LABEL_DESC_CODE16 + 2], ax
     shr    eax, 16
     mov    byte [LABEL_DESC_CODE16 + 4], al
     mov    byte [LABEL_DESC_CODE16 + 7], ah
    

    ;初始化 32 位代码段描述符

     xor    eax, eax
     mov    ax, cs
     shl    eax, 4
     add    eax, LABEL_SEG_CODE32
     mov    word [LABEL_DESC_CODE32 + 2], ax
     shr    eax, 16
     mov    byte [LABEL_DESC_CODE32 + 4], al
     mov    byte [LABEL_DESC_CODE32 + 7], ah
    

    ;初始化数据段描述符

     xor    eax, eax
     mov    ax, ds
     shl    eax, 4
     add    eax, LABEL_DATA        ; Mine【数据段的基址便是 LABEL_DATA 的物理地址 
                                              ; 所以 OffsetStrTest 既是字符串相对于 LABEL_DATA 的偏移地址,也是其在数据段的偏移 】
     mov    word [LABEL_DESC_DATA + 2], ax
     shr    eax, 16
     mov    byte [LABEL_DESC_DATA + 4], al
     mov    byte [LABEL_DESC_DATA + 7], ah
    

    ;初始化堆栈段描述符

     xor    eax, eax
     mov    ax, ds
     shl    eax, 4
     add    eax, LABEL_STACK
     mov    word [LABEL_DESC_STACK + 2], ax
     shr    eax, 16
     mov    byte [LABEL_DESC_STACK + 4], al
     mov    byte [LABEL_DESC_STACK + 7], ah
    

    ; 为加载 GDTR 作准备,填充GDT基地址的数据结构

     xor    eax, eax
     mov    ax, ds
     shl    eax, 4
     add    eax, LABEL_GDT   ; eax <- gdt 基地址
     mov    dword [GdtPtr + 2], eax ; [GdtPtr + 2] <- gdt 基地址
    

    ; 加载 GDTR

     lgdt   [GdtPtr]
    

    ; 关中断

     cli
    

    ; 打开地址线A20

     in al, 92h
     or al, 00000010b
     out    92h, al
    

    ; 准备切换到保护模式, PE位置1

     mov    eax, cr0
     or eax, 1
     mov    cr0, eax
    

    ; 真正进入保护模式

     jmp    dword SelectorCode32:0  ; 执行这一句会把 SelectorCode32 装入 cs, 并跳转到 Code32Selector:0  处
    

    ; 从保护模式跳回到实模式就到了这里(注意:从保护模式跳转到实模式,即本标识符下,本标识符是存在于 初始化描述符的16位代码段的末尾的)

    LABEL_REAL_ENTRY: 
     mov    ax, cs
     mov    ds, ax
     mov    es, ax
     mov    ss, ax
    
     mov    sp, [SPValueInRealMode]
    

    ; 关闭 A20 地址线

     in al, 92h  ; 
     and    al, 11111101b 
     out    92h, al  ; /
    
     sti     ; 开中断
    
     mov    ax, 4c00h   ; `.
     int    21h  ; /  回到 DOS
    

    ; END of [SECTION .s16]

    ;;;;;;;;;;;;;;;;;;;;;;;;;;;;;;;;;;;;;;;;;;;;;;;;;;;;;;;;;;;;;;;;;;;;;;;;;;;;;;;;;;;;;;;
    

    ; 32 位代码段. 由实模式跳入
    [SECTION .s32]

    [BITS   32]
    
    LABEL_SEG_CODE32:
     mov    ax, SelectorData
     mov    ds, ax   ; 数据段选择子
     mov    ax, SelectorTest
     mov    es, ax   ; 测试段选择子
     mov    ax, SelectorVideo
     mov    gs, ax   ; 视频段选择子
    
     mov    ax, SelectorStack        ; Mine【改变了ss和esp, 则在32位代码段中所有的堆栈操作将会在新增的堆栈段中进行】
     mov    ss, ax   ; 堆栈段选择子
    
     mov    esp, TopOfStack
    

    ; 下面显示一个字符串(此处代码有省略)

     mov    ah, 0Ch  ; 0000: 黑底    1100: 红字
     xor    esi, esi
     xor    edi, edi
     mov    esi, OffsetPMMessage    ; 源数据偏移
     mov    edi, (80 * 10 + 0) * 2  ; 目的数据偏移。屏幕第 10 行, 第 0 列。
     cld
    .1:
     lodsb    ; Mine【lodsb、lodsw:把DS:SI指向的存储单元中的数据装入AL或AX,然后根据DF标志增减SI】
     test   al, al  ; Mine【1. test ax,100b  将 ax的 值  和 100b进行“与”操作 ,但不改变ax本身
         ; 2. 若与操作的结果为零则ZF置位】
     jz .2
     mov    [gs:edi], ax
     add    edi, 2
     jmp    .1
    .2: ; 显示完毕
    
     call   DispReturn ; Mine【call == push ip ; jmp near ptr 标号】
    
     call   TestRead    ; Mine【先读出数据】
     call   TestWrite   ; Mine【再写入数据】
     call   TestRead    ; Mine【再次读出数据】
    

    ; 到此停止,跳入16位代码段

     jmp    SelectorCode16:0     ; Mine【Line31,Line80 已经初始化LABEL_DESC_CODE16,保存着LABEL_SEG_CODE16的基地址 】
    
    SegCode32Len    equ $ - LABEL_SEG_CODE32
    

    ; END of [SECTION .s32]

    ; 16 位代码段. 由 32 位代码段跳入, 跳出后到实模式(LABEL_REAL_ENTRY)
    [SECTION .s16code]

    ALIGN   32
    [BITS   16]
    LABEL_SEG_CODE16:
    

    ; 跳回实模式:

     mov    ax, SelectorNormal      ; Mine【 选择子 SelectorNormal 是对描述符 LABEL_DESC_NORMAL 的索引 】
     mov    ds, ax
     mov    es, ax
     mov    fs, ax
     mov    gs, ax
     mov    ss, ax
    
     mov    eax, cr0
     and    al, 11111110b     ; Mine【cr0的最后一位PE位置为0,进入实模式】
     mov    cr0, eax
    
    LABEL_GO_BACK_TO_REAL:
     jmp    0:LABEL_REAL_ENTRY     ; 段地址会在程序开始处被设置成正确的值
    
    Code16Len   equ $ - LABEL_SEG_CODE16
    

    ; END of [SECTION .s16code]


    总结: (从实模式》》保护模式》》实模式)模式切换的过程步骤:(干货)

    (Attention:我们依照程序执行过程的跳转步骤来对内存内容进行解析)

    (1) org 0100, 告诉编译器程序运行时,要加载到偏移地址0100处;jmp LABEL_BEGIN 跳入到16位代码段(实模式)进行各个数据段,代码段,堆栈段的初始化,最后跳入到保护模式;

    (2)GDT初始化(定义段描述符 + 定义GDTR的数据结构 + 定义GDT选择子):

    • 2.1)定义全局描述符表GDT表项,即定义需要的段描述符,数据段和代码段描述符数据结构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 2.2)定义GDTR全局描述符的数据结构并赋值,GDTR的数据结构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 2.3)定义GDT选择子:有多少个描述符表项,就有多少个选择子,选择子用于记录描述符相对于GDT基地址的偏移地址,因为GDT的基地址和界限是保存在全局描述符寄存器GDTR中的,我们可以通过GDTR找到GDT基地址,然后通过选择子找到对应的偏移地址,从而找到对应的段描述符的基地址+界限(偏移量)+属性,而描述符基地址的值又记录了各个代码段或数据段的基地址,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选择子来索引到具体的代码段和数据段;

    (3)数据段 + 堆栈段的定义

    (4)16位代码段(实模式下)的定义:

    • 4.1)设置代码运行环境,即给相关寄存器赋值;
    • 4.2)初始化16位代码段描述符 + 32位代码段描述符 + 堆栈段描述符 +数据段描述符;
    • 4.3)初始化全局描述符表寄存器GDTR的内容,因为其基地址还没有初始化, 然后通过lgdt [GdtPtr],将内存中GDTR的内容加载到GDTR中,重点在于保存 GDT的基地址;
    • 4.4)关中断, 即设置CPU不响应任何其他的外部中断,因为CPU现在的时间片只属于当前加载的程序;
    • 4.5)打开地址线A20; 至于为什么要打开,呵呵,参见:http://blog.csdn.net/pacosonswjtu/article/details/48005813
    • 4.6)将CR0的 PE 位置1;PE位==1,表明CPU运行在保护模式下;(这是准备切换到保护模式阶段),CR0的数据结构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 4.7)跳转到保护模式: jmp dword SelectorCode32:0 ,这里的代码指提供了选择子,(2.3)末部分,已经说明了为什么通过选择子就可以索引到 32位代码段 LABEL_SEG_CODE32;(这就是从实模式跳入保护模式)

    (5)32位代码段(由实模式跳入,即保护模式)的定义

    • 5.1)将对应选择子赋值到 对应寄存器, 即设置 任务代码的 运行环境,不得不提的是 本段代码还改变了ss和esp, 则在32位代码段中所有的堆栈操作将会在新增的堆栈段中进行;
    • 5.2)做任务,我们这里是打印一串字符串;
    • 5.3)任务做完后,跳转到16位代码段,因为从保护模式跳回实模式,只能从16位代码段中跳回;(这个,到底是因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

    (6)调回到实模式的16位代码段(我们干脆叫它为过渡的16位代码段, 与模块(4)做个区别)

    • 6.1)加载一个描述符选择子,说是要实现从32位代码段返回时cs 高速缓冲寄存器中的属性符合实模式的要求,(具体的,我这里也没有懂)
    • 6.2)将CR0的 PE 位置0;PE位==0,表明CPU运行在实模式下;(这是准备切换到实模式阶段),参见4.6所附图片;
    • 6.3)真正跳转到实模式:LABEL_GO_BACK_TO_REAL: jmp 0:LABEL_REAL_ENTRY ; 这里的0 纯粹是个幌子,我理解的是,它就是个占位符而已,因为在16位代码段初始化的时候,已经将它的值设定为 跳转前的 cs(段基址)值了,即 mov [LABEL_GO_BACK_TO_REAL+3], ax;

    【7】跳回到16位代码段(实模式)的定义

    • 7.1)该段代码定义在(5)代码区域的末尾,因为,它们都是实模式下的运行环境;
    • 7.2)初始化寄存器的值,设置运行环境;
    • 7.3)重新设置 堆栈指针sp 的值,这个值早在16位代码段初始化的时候,已经将它的值 暂存在变量里了,这里只是将它恢复到原来的值而已,即 mov [SPValueInRealMode], sp;
    • 7.4)关闭A20地址线, 为什么要关闭,参见:http://blog.csdn.net/pacosonswjtu/article/details/48005813
    • 7.5)开中断;
    • 7.6)产生中断信号,回到DOS;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 相关阅读:
    leetcode-剑指19-OK
    leetcode-剑指38-?
    leetcode-剑指36-OK
    leetcode-剑指41-OK
    leetcode-剑指20-OK
    leetcode-剑指16-OK
    nginx重写路由隐藏入口文件报错引发的思考
    Go之并发
    Go之接口
    Go实现学生管理系统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pacoson/p/4893168.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