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集锦(持续更新)


    1.关于linux

    Linux两种在后台启动命令的方式

    (1).在命令结尾添加&                例如:# ***.sh &

    (2).在命令开始添加nohup                   # nohup ***.sh

     2.文件系统的格式

    (1).微软dos/windows系统的六种 :FAT12 FAT16 FAT32 NTFS NTFS5.0 WINFS   

         其中FAT12 FAT16 FAT32为文件分配表

                 NTFS是随着Windows NT操作系统而产生的 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极其出色,不易产生文件碎片  但兼容性不好

                 WINFS是Windows的下一个版本longhorns的文件格式

    (2).Linux系统主流的文件格式:Ext2 Ext3

          特点是存储文件的性能好对中小型文件表现突出 这主要得益于其簇快取层的优良设计  其单一文件大小和文件系统本身的容量上限与文件系统本身的簇大小有关

    (3).苹果的文件系统:HFS   

    。。。文件系统还有很多,在此不继续扩展

    3.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cpu处理器 存储器(rom ram) 运算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cache不属于该体系   内部有cache且数据和指令的cache分离的cpu则使用了哈弗结构。

    4.数据结构与算法

    二叉树

    (1).二叉树第i层最多有2^(i-1)个结点

    (2).二叉树深度为k,最多有2^k-1个结点

    (3).二叉树叶子结点等于度数为2的结点+1       原因:n = n0+n1+n2     b = n-1  b=n1+2n2  整合  n0 = n2+1   n为结点数 n0为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 n1/n2同理  b为二叉树的分支

    (4).二叉树的遍历

    先序遍历:遍历顺序规则为【根左右】

    中序遍历:遍历顺序规则为【左根右】

    后序遍历:遍历顺序规则为【左右根】

    层次遍历:遍历顺序规则为按层次遍历

    网图

    (5).二叉链表

    链表中每个结点由三个域组成,数据域和左右指针域,左右指针分别用来给出该结点左孩子和右孩子所在的链结点的存储地址。其结点结构为:

    (6).三叉链表

    在二叉链表的基础上加入指向父节点的指针域

    (7).若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结构,要交换其所有分支结点左、右子树的位置,利用后续遍历方法最合适  因为先结点的左右子树交换 最后交换结点,这样较符合后序遍历  虽然先序遍历和层次遍历也异曲同工

    二叉树的时间复杂度

    如果是平衡二叉树算法复杂度是 
    T(N) = T(N/2)+T(N/2)+logN+logN, 所以复杂度是 O(NlogN) 
    如果非平衡二叉树的最坏情况,即深度为N的BST, 
    T(N) = T(N-1) + N,所以复杂度是O(N^2)

    (待理解。。。。。。)

    二分查找法

    偶数时为左面中间的

    5.作用域链(待补充。。。)

    1.while的话只是在函数局部环境或者全局环境运行,并不会改变作用域链。
    2.try catch红皮书第四章讲的清清楚楚:虽然执行环境的类型总共只有两种--全局和局部(函数),但还是有其他办法来延长作用域链。这么说是因为有些语句可以在作用域链的前端临时增加一个变量对象,该变量对象会在代码执行后被移除。在两种情况下回发生这种现象。具体来说,就是当执行流进入下列任何一个语句时,作用域链就会得到加强:
        try catch语句的catch块;
        with语句;
    这两个语句都会在作用域链的前端添加一个变量对象。对WITH语句来说,将会指定的对象添加到作用域链中。对catch语句来说,会创建一个新的变量对象,其中包含的是被抛出的错误对象的声明。
    Example:
    function builderUrl(){
         var qs="?debug=true";
         with(location){
         var url = href + qs;   
         }
        return url;
    }
     
    在此,with语句接受的是location对象,因此其变量对象中就包含了Location对象的所有属性和方法,而这个变量对象被添加到了作用域链的前端。builderUrl()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变量qs。当在with语句中引用变量href时(实际引用的是location.href),可以在当前执行环境的变量对象中找到。当引用变量qs时,引用的则是在buildUrl()中定义的那个变量,而该变量位于函数环境的变量对象中。至于with语句内部,则定义了一个名为url的变量,因而url就成了函数执行环节的一个部分,所以可以作为函数的值被返回。
    6.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是互联网上资源的网址

    例如http://www.aspxfans.com:8080/news/index.asp?boardID=5&ID=24618&page=1#name


        协议部分:该URL的协议部分为“http:”,这代表网页使用的是HTTP协议。在Internet中可以使用多种协议,如HTTP,HTTPS,FTP等等本例中使用的是HTTP协议。在"HTTP"后面的“//”为分隔符
        域名部分:该URL的域名部分为“www.aspxfans.com”。一个URL中,也可以使用IP地址作为域名使用
        端口部分:跟在域名后面的是端口,域名和端口之间使用“:”作为分隔符。端口不是一个URL必须的部分,如果省略端口部分,将采用默认端口 
        虚拟目录部分:从域名后的第一个“/”开始到最后一个“/”为止,是虚拟目录部分。虚拟目录也不是一个URL必须的部分。本例中的虚拟目录是“/news/” 
        文件名部分:从域名后的最后一个“/”开始到“?”为止,是文件名部分,如果没有“?”,则是从域名后的最后一个“/”开始到“#”为止,是文件部分,如果没有“?”和“#”,那么从域名后的最后一个“/”开始到结束,都        是文件名部分。本例中的文件名是“index.asp”。文件名部分也不是一个URL必须的部分,如果省略该部分,则使用默认的文件名  
        参数部分:从“?”开始到“#”为止之间的部分为参数部分,又称搜索部分、查询部分。本例中的参数部分为“boardID=5&ID=24618&page=1”。参数可以允许有多个参数,参数与参数之间用“&”作为分隔符。
        锚部分:从“#”开始到最后,都是锚部分。本例中的锚部分是“name”。锚部分也不是一个URL必须的部分
    7.打开浏览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URL地址http://www.gacl.cn:8080/WebDemo1/1html去访问服务器上的1.html这个web资源的过程中,浏览器和服务器都做了什么操作
          浏览器根据主机名"www.gacl.cn"去操作系统的Hosts文件中查找主机名对应的IP地址。
          浏览器如果在操作系统的Hosts文件中没有找到对应的IP地址,就去互联网上的DNS服务器上查找"www.gacl.cn"这台主机对应的IP地址。
          浏览器查找到"www.gacl.cn"这台主机对应的IP地址后,就使用IP地址连接到Web服务器。
          浏览器连接到web服务器后,就使用http协议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发送请求的过程中,浏览器会向Web服务器以Stream(流)的形式传输数据,告诉Web服务器要访问服务器里面的哪个Web应用下的Web资源
          浏览器做完上面4步工作后,就开始等待,等待Web服务器把自己想要访问的1.html这个Web资源传输给它。
          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传输的数据后,开始解析接收到的数据,服务器解析"GET /WebDemo1/1.html "里面的内容时知道客户端浏览器要访问的是WebDemo1应用里面的1html这个Web资源,然后服务器就          去读取1.html这个Web资源里面的内容,将读到的内容再以Stream(流)的形式传输给浏览器,
          浏览器拿到服务器传输给它的数据之后,就可以把数据展现给用户看了
    8.同源策略
        同源策略规定跨域之间的脚本是隔离的,一个域的脚本不能访问和操作另外一个域的绝大部分属性和方法。它在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两个域具有相同的协议,相同的域名,同端口,说明这是相同域,其中任意一个不同,都属于跨域。
    9.跨域的几种方法

    单项跨域

    JSONP

    JSONP (JSON with Padding)是一个简单高效的跨域方式,HTML中的script标签可以加载并执行其他域的javascript,于是我们可以通过script标记来动态加载其他域的资源。

    在js中,我们直接用XMLHttpRequest请求不同域上的数据时,是不可以的,但是,众所周知,script的标签有一个src属性,指向一个地址,加载成功之后就可以成功调用里面的文件。那么,我们可以以这种形式,进行跨域访问。jsonp正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的。

    举个栗子

    //script可以跨域
    //需要跨域的时候可以创建一个script标签
    var json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指定类型
    jsonp.type = "text/javascript";
    //添加链接地址
    jsonp.src = "http://10.0.154.249/text.js?callback=jsonpCallback";
    //将这个拼接 好的script标签添加到head标签中。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appendChild(jsonp);
    //回调函数
    function jsonpCallback(ret){
        alert(ret)
    }

    在异地服务器中,有一个text.js文件,我们只要把需要传输的数据,以参数的形式,传递到我们的回调函数中就可以了。

    异地服务中text.js文件内容

    jsonpCallback("饭饭爱分享");

    运行结果


    01.jpg

    当然上栗也可以直接写一个script标签或者向笔者这样动态创建script标签。

    这样jsonp的原理就很清楚了,通过script标签引入一个js文件,这个js文件载入成功后会执行我们在url参数中指定的函数,并且会把我们需要的json数据作为参数传入。所以jsonp是需要服务器端的页面进行相应的配合的。

    如果你的页面使用jquery,那么通过它封装的方法就能很方便的来进行jsonp操作了。

    <script>
    $.getJSON(''http://10.0.154.249/text.js?callback=?",function(ret ){
        alert(ret)
    })
    </script>

    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不需要手动的插入script标签以及定义回掉函数。jquery会自动生成一个全局函数来替换callback=?中的问号,之后获取到数据后又会自动销毁,实际上就是起一个临时代理函数的作用。$.getJSON方法会自动判断是否跨域,不跨域的话,就调用普通的ajax方法;跨域的话,则会以异步加载js文件的形式来调用jsonp的回调函数。

    JSONP易于实现,但是也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果第三方的脚本随意地执行,那么它就可以篡改页面内容,截获敏感数据。但是在受信任的双方传递数据,JSONP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window.name

    window对象有个name属性,该属性有个特征:即在一个窗口(window)的生命周期内,窗口载入的所有的页面都是共享一个window.name的,每个页面对window.name都有读写的权限,window.name是持久存在一个窗口载入过的所有页面中。当然,如果有需要,其中的任何一个页面都可以对window.name的值进行修改。的,并不会因新页面的载入而进行重置。

    注意,window.name的值只能是字符串的形式,这个字符串的大小最大能允许2M左右甚至更大的一个容量,具体取决于不同的浏览器,但一般是够用了。

    举个栗子
    比如有一个www.example.com/a.html页面,需要通过a.html页面里的js来获取另一个位于不同域上的页面www.cnblogs.com/data.html里的数据。
    data.html页面里的代码很简单,就是给当前的window.name设置一个a.html页面想要得到的数据值。data.html里的代码:


    11.png

    那么在a.html页面中,我们怎么把data.html页面载入进来呢?显然我们不能直接在a.html页面中通过改变window.location来载入data.html页面,因为我们想要即使a.html页面不跳转也能得到data.html里的数据。答案就是在a.html页面中使用一个隐藏的iframe来充当一个中间人角色,由iframe去获取data.html的数据,然后a.html再去得到iframe获取到的数据。

    充当中间人的iframe想要获取到data.html的通过window.name设置的数据,只需要把这个iframe的src设为www.cnblogs.com/data.html就行了。然后a.html想要得到iframe所获取到的数据,也就是想要得到iframe的window.name的值,还必须把这个iframe的src设成跟a.html页面同一个域才行,不然根据前面讲的同源策略,a.html是不能访问到iframe里的window.name属性的。这就是整个跨域过程。
    看下a.html页面的代码:


    12.png


    上面的代码只是最简单的原理演示代码,你可以对使用js封装上面的过程,比如动态的创建iframe,动态的注册各种事件等等,当然为了安全,获取完数据后,还可以销毁作为代理的iframe。

    双向跨域

    document.domain

    浏览器都有一个同源策略,其限制之一就是第一种方法中我们说的不能通过ajax的方法去请求不同源中的文档。 它的第二个限制是浏览器中不同域的框架之间是不能进行js的交互操作的。有一点需要说明,不同的框架之间(父子或同辈),是能够获取到彼此的window对象的,但是你却不能使用获取到的window对象的属性和方法(html5中的postMessage方法是一个例外),

    比如有一个页[http://www.example.com/a.html](http://www.example.com/a.html),这个页面里面有一个iframe,它的src是http://example.com/b.html 很显然,这个页面与它里面的iframe框架是不同域的,所以我们是无法通过在页面中书写js代码来获取iframe中的东西的。


    02.png

    但是我们可以使用document.domain,我们只要把http://example.com/a.htmlhttp://example.com/b.html这两个页面的document.domain都设成相同的域名就可以了。但要注意的是,document.domain的设置是有限制的,我们只能把document.domain设置成自身或更高一级的父域,且主域必须相同。例如:a.b.example.com 中某个文档的document.domain 可以设成a.b.example.com、b.example.com 、example.com中的任意一个,但是不可以设成 c.a.b.example.com,因为这是当前域的子域,也不可以设成baidu.com,因为主域已经不相同了。
    http://example.com/a.html中设置document.domain


    03.png


    在页面 http://example.com/b.html中也设置document.domain,而且这也是必须的,虽然这个文档的domain就是example.com,但是还是必须显示的设置document.domain的值.


    04.png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js访问到iframe中的各种属性和对象了。
    不过如果你想在http://www.example.com/a.html页面中通过ajax直接请求http://example.com/b.html页面,即使你设置了相同的document.domain也还是不行的,所以修改document.domain的方法只适用于不同子域的框架间的交互。

    如果你想通过ajax的方法去与不同子域的页面交互,除了使用jsonp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一个隐藏的iframe来做一个代理。原理就是让这个iframe载入一个与你想要通过ajax获取数据的目标页面处在相同的域的页面,所以这个iframe中的页面是可以正常使用ajax去获取你要的数据的,然后就是通过我们刚刚讲得修改document.domain的方法,让我们能通过js完全控制这个iframe,这样我们就可以让iframe去发送ajax请求,然后收到的数据我们也可以获得了。

    window.postMessage

    window.postMessage(message,targetOrigin) 方法是html5新引进的特性,可以使用它来向其它的window对象发送消息,无论这个window对象是属于同源或不同源,目前IE8+、FireFox、Chrome、Opera等浏览器都已经支持window.postMessage方法。

    调用postMessage方法的window对象是指要接收消息的那一个window对象,该方法的第一个参数message为要发送的消息,类型只能为字符串;第二个参数targetOrigin用来限定接收消息的那个window对象所在的域,如果不想限定域,可以使用通配符 * 。

    需要接收消息的window对象,可是通过监听自身的message事件来获取传过来的消息,消息内容储存在该事件对象的data属性中。

    上面所说的向其他window对象发送消息,其实就是指一个页面有几个框架的那种情况,因为每一个框架都有一个window对象。在讨论第二种方法的时候,我们说过,不同域的框架间是可以获取到对方的window对象的,而且也可以使用window.postMessage这个方法。下面看一个简单的示例,有两个页面


    20.png

    21.png


    我们运行a页面后得到的结果:


    22.png


    我们看到b页面成功的收到了消息。

    使用postMessage来跨域传送数据还是比较直观和方便的,但是缺点是IE6、IE7不支持,所以用不用还得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

    6  7 8来源  https://juejin.im/entry/58a3ca13128fe10058c5863b   写者大大的总结很棒

    9.HTTP状态码    (看熟)

    HTTP状态码(HTTP Status Code)是用以表示网页 服务器HTTP响应状态的3位数字代码

    消息(1字头)

    这一类型的状态码,代表请求已被接受,需要继续处理。这类响应是临时响应,只包含状态行和某些可选的响应头信息,并以空行结束。由于 HTTP/1.0 协议中没有定义任何 1xx 状态码,所以除非在某些试验条件下,服务器禁止向此类客户端发送 1xx 响应。

    100 Continue

    客户端应当继续发送请求。这个临时响应是用来通知客户端它的部分请求已经被服务器接收,且仍未被拒绝。客户端应当继续发送请求的剩余部分,或者如果请求已经完成,忽略这个响应。服务器必须在请求完成后向客户端发送一个最终响应。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服务器已经理解了客户端的请求,并将通过Upgrade 消息头通知客户端采用不同的协议来完成这个请求。在发送完这个响应最后的空行后,服务器将会切换到在Upgrade 消息头中定义的那些协议。

    只有在切换新的协议更有好处的时候才应该采取类似措施。例如,切换到新的HTTP 版本比旧版本更有优势,或者切换到一个实时且同步的协议以传送利用此类特性的资源。

    102 Processing

    由WebDAV(RFC 2518)扩展的状态码,代表处理将被继续执行。

     

    成功(2字头)

    这一类型的状态码,代表请求已成功被服务器接收、理解、并接受[1]。

    200 OK

    请求已成功,请求所希望的响应头或数据体将随此响应返回。

    201 Created

    请求已经被实现,而且有一个新的资源已经依据请求的需要而建立,且其 URI 已经随Location 头信息返回。假如需要的资源无法及时建立的话,应当返回'202 Accepted'。

    202 Accepted

    服务器已接受请求,但尚未处理。正如它可能被拒绝一样,最终该请求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执行。在异步操作的场合下,没有比发送这个状态码更方便的做法了。

    返回202状态码的响应的目的是允许服务器接受其他过程的请求(例如某个每天只执行一次的基于批处理的操作),而不必让客户端一直保持与服务器的连接直到批处理操作全部完成。在接受请求处理并返回202状态码的响应应当在返回的实体中包含一些指示处理当前状态的信息,以及指向处理状态监视器或状态预测的指针,以便用户能够估计操作是否已经完成。

    203 Non-Authoritative Information

    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但返回的实体头部元信息不是在原始服务器上有效的确定集合,而是来自本地或者第三方的拷贝。当前的信息可能是原始版本的子集或者超集。例如,包含资源的元数据可能导致原始服务器知道元信息的超集。使用此状态码不是必须的,而且只有在响应不使用此状态码便会返回200 OK的情况下才是合适的。

    204 No Content

    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但不需要返回任何实体内容,并且希望返回更新了的元信息。响应可能通过实体头部的形式,返回新的或更新后的元信息。如果存在这些头部信息,则应当与所请求的变量相呼应。

    如果客户端是浏览器的话,那么用户浏览器应保留发送了该请求的页面,而不产生任何文档视图上的变化,即使按照规范新的或更新后的元信息应当被应用到用户浏览器活动视图中的文档。

    由于204响应被禁止包含任何消息体,因此它始终以消息头后的第一个空行结尾。

    205 Reset Content

    服务器成功处理了请求,且没有返回任何内容。但是与204响应不同,返回此状态码的响应要求请求者重置文档视图。该响应主要是被用于接受用户输入后,立即重置表单,以便用户能够轻松地开始另一次输入。

    与204响应一样,该响应也被禁止包含任何消息体,且以消息头后的第一个空行结束。

    206 Partial Content

    服务器已经成功处理了部分 GET 请求。类似于 FlashGet 或者迅雷这类的 HTTP下载工具都是使用此类响应实现断点续传或者将一个大文档分解为多个下载段同时下载。

    该请求必须包含 Range 头信息来指示客户端希望得到的内容范围,并且可能包含 If-Range 来作为请求条件。

    响应必须包含如下的头部域:

    Content-Range 用以指示本次响应中返回的内容的范围;如果是 Content-Type 为 multipart/byteranges 的多段下载,则每一 multipart 段中都应包含 Content-Range 域用以指示本段的内容范围。假如响应中包含 Content-Length,那么它的数值必须匹配它返回的内容范围的真实字节数。

    Date

    ETag 和/或 Content-Location,假如同样的请求本应该返回200响应。

    Expires, Cache-Control,和/或 Vary,假如其值可能与之前相同变量的其他响应对应的值不同的话。

    假如本响应请求使用了 If-Range 强缓存验证,那么本次响应不应该包含其他实体头;假如本响应的请求使用了 If-Range 弱缓存验证,那么本次响应禁止包含其他实体头;这避免了缓存的实体内容和更新了的实体头信息之间的不一致。否则,本响应就应当包含所有本应该返回200响应中应当返回的所有实体头部域。

    假如 ETag 或 Last-Modified 头部不能精确匹配的话,则客户端缓存应禁止将206响应返回的内容与之前任何缓存过的内容组合在一起。

    207 Multi-Status

    由WebDAV(RFC 2518)扩展的状态码,代表之后的消息体将是一个XML消息,并且可能依照之前子请求数量的不同,包含一系列独立的响应代码。

     

    重定向(3字头)

    这类状态码代表需要客户端采取进一步的操作才能完成请求。通常,这些状态码用来重定向,后续的请求地址(重定向目标)在本次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指明。

    当且仅当后续的请求所使用的方法是 GET 或者 HEAD 时,用户浏览器才可以在没有用户介入的情况下自动提交所需要的后续请求。客户端应当自动监测无限循环重定向(例如:A->A,或者A->B->C->A),因为这会导致服务器和客户端大量不必要的资源消耗。按照 HTTP/1.0 版规范的建议,浏览器不应自动访问超过5次的重定向。

    300 Multiple Choices

    被请求的资源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回馈信息,每个都有自己特定的地址和浏览器驱动的商议信息。用户或浏览器能够自行选择一个首选的地址进行重定向。

    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该响应应当包括一个资源特性及地址的列表的实体,以便用户或浏览器从中选择最合适的重定向地址。这个实体的格式由 Content-Type 定义的格式所决定。浏览器可能根据响应的格式以及浏览器自身能力,自动作出最合适的选择。当然,RFC 2616规范并没有规定这样的自动选择该如何进行。

    如果服务器本身已经有了首选的回馈选择,那么在 Location 中应当指明这个回馈的 URI;浏览器可能会将这个 Location 值作为自动重定向的地址。此外,除非额外指定,否则这个响应也是可缓存的。

    301 Moved Permanently

    被请求的资源已永久移动到新位置,并且将来任何对此资源的引用都应该使用本响应返回的若干个 URI 之一。如果可能,拥有链接编辑功能的客户端应当自动把请求的地址修改为从服务器反馈回来的地址。除非额外指定,否则这个响应也是可缓存的。

    新的永久性的URI 应当在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返回。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响应的实体中应当包含指向新的 URI 的超链接及简短说明。

    如果这不是一个 GET 或者 HEAD 请求,因此浏览器禁止自动进行重定向,除非得到用户的确认,因为请求的条件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注意:对于某些使用 HTTP/1.0 协议的浏览器,当它们发送的 POST 请求得到了一个301响应的话,接下来的重定向请求将会变成 GET 方式。

    302 Move temporarily

    请求的资源临时从不同的 URI响应请求。由于这样的重定向是临时的,客户端应当继续向原有地址发送以后的请求。只有在Cache-Control或Expires中进行了指定的情况下,这个响应才是可缓存的。

    上文有提及。

    如果这不是一个 GET 或者 HEAD 请求,那么浏览器禁止自动进行重定向,除非得到用户的确认,因为请求的条件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注意:虽然RFC 1945和RFC 2068规范不允许客户端在重定向时改变请求的方法,但是很多现存的浏览器将302响应视作为303响应,并且使用 GET 方式访问在 Location 中规定的 URI,而无视原先请求的方法。状态码303和307被添加了进来,用以明确服务器期待客户端进行何种反应。

    303 See Other

    对应当前请求的响应可以在另一个 URI 上被找到,而且客户端应当采用 GET 的方式访问那个资源。这个方法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允许由脚本激活的POST请求输出重定向到一个新的资源。这个新的 URI 不是原始资源的替代引用。同时,303响应禁止被缓存。当然,第二个请求(重定向)可能被缓存。

    注意:许多 HTTP/1.1 版以前的浏览器不能正确理解303状态。如果需要考虑与这些浏览器之间的互动,302状态码应该可以胜任,因为大多数的浏览器处理302响应时的方式恰恰就是上述规范要求客户端处理303响应时应当做的。

    304 Not Modified

    如果客户端发送了一个带条件的 GET 请求且该请求已被允许,而文档的内容(自上次访问以来或者根据请求的条件)并没有改变,则服务器应当返回这个状态码。304响应禁止包含消息体,因此始终以消息头后的第一个空行结尾。

    该响应必须包含以下的头信息:

    Date,除非这个服务器没有时钟。假如没有时钟的服务器也遵守这些规则,那么代理服务器以及客户端可以自行将 Date 字段添加到接收到的响应头中去(正如RFC 2068中规定的一样),缓存机制将会正常工作。

    ETag 和/或 Content-Location,假如同样的请求本应返回200响应。

    Expires, Cache-Control,和/或Vary,假如其值可能与之前相同变量的其他响应对应的值不同的话。

    假如本响应请求使用了强缓存验证,那么本次响应不应该包含其他实体头;否则(例如,某个带条件的 GET 请求使用了弱缓存验证),本次响应禁止包含其他实体头;这避免了缓存了的实体内容和更新了的实体头信息之间的不一致。

    假如某个304响应指明了当前某个实体没有缓存,那么缓存系统必须忽视这个响应,并且重复发送不包含限制条件的请求。

    假如接收到一个要求更新某个缓存条目的304响应,那么缓存系统必须更新整个条目以反映所有在响应中被更新的字段的值。

    305 Use Proxy

    被请求的资源必须通过指定的代理才能被访问。Location 域中将给出指定的代理所在的 URI 信息,接收者需要重复发送一个单独的请求,通过这个代理才能访问相应资源。只有原始服务器才能建立305响应。

    注意:RFC 2068中没有明确305响应是为了重定向一个单独的请求,而且只能被原始服务器建立。忽视这些限制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后果。

    306 Switch Proxy

    在最新版的规范中,306状态码已经不再被使用。

    307 Temporary Redirect

    请求的资源临时从不同的URI 响应请求。

    新的临时性的URI 应当在响应的 Location 域中返回。除非这是一个HEAD 请求,否则响应的实体中应当包含指向新的URI 的超链接及简短说明。因为部分浏览器不能识别307响应,因此需要添加上述必要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并向新的 URI 发出访问请求。

    如果这不是一个GET 或者 HEAD 请求,那么浏览器禁止自动进行重定向,除非得到用户的确认,因为请求的条件可能因此发生变化。

     

    请求错误(4字头)

    这类的状态码代表了客户端看起来可能发生了错误,妨碍了服务器的处理。除非响应的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服务器就应该返回一个解释当前错误状况的实体,以及这是临时的还是永久性的状况。这些状态码适用于任何请求方法。浏览器应当向用户显示任何包含在此类错误响应中的实体内容。

    如果错误发生时客户端正在传送数据,那么使用TCP的服务器实现应当仔细确保在关闭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之前,客户端已经收到了包含错误信息的数据包。如果客户端在收到错误信息后继续向服务器发送数据,服务器的TCP栈将向客户端发送一个重置数据包,以清除该客户端所有还未识别的输入缓冲,以免这些数据被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读取并干扰后者。

    400 Bad Request

    1、语义有误,当前请求无法被服务器理解。除非进行修改,否则客户端不应该重复提交这个请求。

    2、请求参数有误。

    401 Unauthorized

    当前请求需要用户验证。该响应必须包含一个适用于被请求资源的 WWW-Authenticate 信息头用以询问用户信息。客户端可以重复提交一个包含恰当的 Authorization 头信息的请求。如果当前请求已经包含了 Authorization 证书,那么401响应代表着服务器验证已经拒绝了那些证书。如果401响应包含了与前一个响应相同的身份验证询问,且浏览器已经至少尝试了一次验证,那么浏览器应当向用户展示响应中包含的实体信息,因为这个实体信息中可能包含了相关诊断信息。参见RFC 2617。

    402 Payment Required

    该状态码是为了将来可能的需求而预留的。

    403 Forbidden

    服务器已经理解请求,但是拒绝执行它。与401响应不同的是,身份验证并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而且这个请求也不应该被重复提交。如果这不是一个 HEAD 请求,而且服务器希望能够讲清楚为何请求不能被执行,那么就应该在实体内描述拒绝的原因。当然服务器也可以返回一个404响应,假如它不希望让客户端获得任何信息。

    404 Not Found

    请求失败,请求所希望得到的资源未被在服务器上发现。没有信息能够告诉用户这个状况到底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假如服务器知道情况的话,应当使用410状态码来告知旧资源因为某些内部的配置机制问题,已经永久的不可用,而且没有任何可以跳转的地址。404这个状态码被广泛应用于当服务器不想揭示到底为何请求被拒绝或者没有其他适合的响应可用的情况下。出现这个错误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服务器端没有这个页面。

    405 Method Not Allowed

    请求行中指定的请求方法不能被用于请求相应的资源。该响应必须返回一个Allow 头信息用以表示出当前资源能够接受的请求方法的列表。

    鉴于 PUT,DELETE 方法会对服务器上的资源进行写操作,因而绝大部分的网页服务器都不支持或者在默认配置下不允许上述请求方法,对于此类请求均会返回405错误。

    406 Not Acceptable

    请求的资源的内容特性无法满足请求头中的条件,因而无法生成响应实体。

    除非这是一个 HEAD 请求,否则该响应就应当返回一个包含可以让用户或者浏览器从中选择最合适的实体特性以及地址列表的实体。实体的格式由 Content-Type 头中定义的媒体类型决定。浏览器可以根据格式及自身能力自行作出最佳选择。但是,规范中并没有定义任何作出此类自动选择的标准。

    407 Proxy Authentication Required

    与401响应类似,只不过客户端必须在代理服务器上进行身份验证。代理服务器必须返回一个 Proxy-Authenticate 用以进行身份询问。客户端可以返回一个 Proxy-Authorization 信息头用以验证。参见RFC 2617。

    408 Request Timeout

    请求超时。客户端没有在服务器预备等待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请求的发送。客户端可以随时再次提交这一请求而无需进行任何更改。

    409 Conflict

    由于和被请求的资源的当前状态之间存在冲突,请求无法完成。这个代码只允许用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被使用:用户被认为能够解决冲突,并且会重新提交新的请求。该响应应当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用户发现冲突的源头。

    冲突通常发生于对 PUT 请求的处理中。例如,在采用版本检查的环境下,某次 PUT 提交的对特定资源的修改请求所附带的版本信息与之前的某个(第三方)请求向冲突,那么此时服务器就应该返回一个409错误,告知用户请求无法完成。此时,响应实体中很可能会包含两个冲突版本之间的差异比较,以便用户重新提交归并以后的新版本。

    410 Gone

    被请求的资源在服务器上已经不再可用,而且没有任何已知的转发地址。这样的状况应当被认为是永久性的。如果可能,拥有链接编辑功能的客户端应当在获得用户许可后删除所有指向这个地址的引用。如果服务器不知道或者无法确定这个状况是否是永久的,那么就应该使用404状态码。除非额外说明,否则这个响应是可缓存的。

    410响应的目的主要是帮助网站管理员维护网站,通知用户该资源已经不再可用,并且服务器拥有者希望所有指向这个资源的远端连接也被删除。这类事件在限时、增值服务中很普遍。同样,410响应也被用于通知客户端在当前服务器站点上,原本属于某个个人的资源已经不再可用。当然,是否需要把所有永久不可用的资源标记为'410 Gone',以及是否需要保持此标记多长时间,完全取决于服务器拥有者。

    411 Length Required

    服务器拒绝在没有定义 Content-Length 头的情况下接受请求。在添加了表明请求消息体长度的有效 Content-Length 头之后,客户端可以再次提交该请求。

    412 Precondition Failed

    服务器在验证在请求的头字段中给出先决条件时,没能满足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这个状态码允许客户端在获取资源时在请求的元信息(请求头字段数据)中设置先决条件,以此避免该请求方法被应用到其希望的内容以外的资源上。

    413 Request Entity Too Large

    服务器拒绝处理当前请求,因为该请求提交的实体数据大小超过了服务器愿意或者能够处理的范围。此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关闭连接以免客户端继续发送此请求。

    如果这个状况是临时的,服务器应当返回一个 Retry-After 的响应头,以告知客户端可以在多少时间以后重新尝试。

    414 Request-URI Too Long

    请求的URI 长度超过了服务器能够解释的长度,因此服务器拒绝对该请求提供服务。这比较少见,通常的情况包括:

    本应使用POST方法的表单提交变成了GET方法,导致查询字符串(Query String)过长。

    重定向URI “黑洞”,例如每次重定向把旧的 URI 作为新的 URI 的一部分,导致在若干次重定向后 URI 超长。

    客户端正在尝试利用某些服务器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攻击服务器。这类服务器使用固定长度的缓冲读取或操作请求的 URI,当 GET 后的参数超过某个数值后,可能会产生缓冲区溢出,导致任意代码被执行[1]。没有此类漏洞的服务器,应当返回414状态码。

    415 Unsupported Media Type

    对于当前请求的方法和所请求的资源,请求中提交的实体并不是服务器中所支持的格式,因此请求被拒绝。

    416 Requested Range Not Satisfiable

    如果请求中包含了 Range 请求头,并且 Range 中指定的任何数据范围都与当前资源的可用范围不重合,同时请求中又没有定义 If-Range 请求头,那么服务器就应当返回416状态码。

    假如 Range 使用的是字节范围,那么这种情况就是指请求指定的所有数据范围的首字节位置都超过了当前资源的长度。服务器也应当在返回416状态码的同时,包含一个 Content-Range 实体头,用以指明当前资源的长度。这个响应也被禁止使用 multipart/byteranges 作为其 Content-Type。

    417 Expectation Failed

    在请求头 Expect 中指定的预期内容无法被服务器满足,或者这个服务器是一个代理服务器,它有明显的证据证明在当前路由的下一个节点上,Expect 的内容无法被满足。

    421There are too many connections from your internet address

    从当前客户端所在的IP地址到服务器的连接数超过了服务器许可的最大范围。通常,这里的IP地址指的是从服务器上看到的客户端地址(比如用户的网关或者代理服务器地址)。在这种情况下,连接数的计算可能涉及到不止一个终端用户。

    422 Unprocessable Entity

    请求格式正确,但是由于含有语义错误,无法响应。(RFC 4918 WebDAV)

    423 Locked

    当前资源被锁定。(RFC 4918 WebDAV)

    424 Failed Dependency

    由于之前的某个请求发生的错误,导致当前请求失败,例如 PROPPATCH。(RFC 4918 WebDAV)

    425 Unordered Collection

    在WebDav Advanced Collections 草案中定义,但是未出现在《WebDAV 顺序集协议》(RFC 3658)中。

    426 Upgrade Required

    客户端应当切换到TLS/1.0。(RFC 2817)

    449 Retry With

    由微软扩展,代表请求应当在执行完适当的操作后进行重试。

     

    服务器错误(5、6字头)

    这类状态码代表了服务器在处理请求的过程中有错误或者异常状态发生,也有可能是服务器意识到以当前的软硬件资源无法完成对请求的处理。除非这是一个HEAD 请求,否则服务器应当包含一个解释当前错误状态以及这个状况是临时的还是永久的解释信息实体。浏览器应当向用户展示任何在当前响应中被包含的实体。

    这些状态码适用于任何响应方法。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遇到了一个未曾预料的状况,导致了它无法完成对请求的处理。一般来说,这个问题都会在服务器端的源代码出现错误时出现。

    501 Not Implemented

    服务器不支持当前请求所需要的某个功能。当服务器无法识别请求的方法,并且无法支持其对任何资源的请求。

    502 Bad Gateway

    作为网关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务器尝试执行请求时,从上游服务器接收到无效的响应。

    503 Service Unavailable

    由于临时的服务器维护或者过载,服务器当前无法处理请求。这个状况是临时的,并且将在一段时间以后恢复。如果能够预计延迟时间,那么响应中可以包含一个 Retry-After 头用以标明这个延迟时间。如果没有给出这个 Retry-After 信息,那么客户端应当以处理500响应的方式处理它。

    注意:503状态码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服务器在过载的时候必须使用它。某些服务器只不过是希望拒绝客户端的连接。

    504 Gateway Timeout

    作为网关或者代理工作的服务器尝试执行请求时,未能及时从上游服务器(URI标识出的服务器,例如HTTP、FTP、LDAP)或者辅助服务器(例如DNS)收到响应。

    注意:某些代理服务器DNS查询超时时会返回400或者500错误

    505 HTTP Version Not Supported

    服务器不支持,或者拒绝支持在请求中使用的 HTTP 版本。这暗示着服务器不能或不愿使用与客户端相同的版本。响应中应当包含一个描述了为何版本不被支持以及服务器支持哪些协议的实体。

    506 Variant Also Negotiates

    由《透明内容协商协议》(RFC 2295)扩展,代表服务器存在内部配置错误:被请求的协商变元资源被配置为在透明内容协商中使用自己,因此在一个协商处理中不是一个合适的重点。

    507 Insufficient Storage

    服务器无法存储完成请求所必须的内容。这个状况被认为是临时的。WebDAV (RFC 4918)

    509 Bandwidth Limit Exceeded

    服务器达到 带宽限制。这不是一个官方的状态码,但是仍被广泛使用。

    510 Not Extended

    获取资源所需要的策略并没有没满足。(RFC 2774)

    600 Unparseable Response Headers

    源站没有返回响应头部,只返回实体内容

    10.js常见函数

    (1).isNaN()        判断是否是非数值型  不是数值型返回true  如isNaN("hello")  返回true

    (2).escape()       对一个字符串进行编码并返回编码结果

    (3).eval()            将参数字符串作为一段javascript执行

    11.HTML标签

        noscript标签    所有浏览器都可用  用来定义在脚本未被执行时的替代内容

    12.加密算法   (待补充。。。。)

         rsa sha des base64哪个不可逆

              sha不可逆,sha是摘要算法

         摘要算法:

          是密码学算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通过对所有数据提取指纹信息以实现数据签名、数据完整性校验等功能,由于其不可逆性,有时候会被用做敏感信息的加密。数据摘要算法也被称为哈希(Hash)        算法或散列算法法都不可逆的

     13.线性表的散列存储

          也叫关键字-地址转换法   

          哈希表

          用散列法存储的线性表被称为哈希表,使用的函数被称为散列函数或者哈希函数,f(k)被称为散列地址或者哈希地址。通常情况下,散列表的存储空间是一个一维数组,而其哈希地址为数组的下标

          哈希表冲突的解决方法

          (1).开放地址法    即当一个关键字和另一个关键字发生冲突时,使用某种探测技术在Hash表中形成一个探测序列,然后沿着这个探测序列依次查找下去,当碰到一个空的单元时,则插入其中。

          (2).链地址法       采用数组和链表相结合的办法,将Hash地址相同的记录存储在一张线性表中,而每张表的表头的序号即为计算得到的Hash地址。

    14.原码反码补码问题

         正数最高为为0 负数最高位为1 不另添加符号位  符号位不参与取反

    15.编译原理 

         有限状态机

    16.计算机网络

        ISO/OSI的参考模型共有7层,由低层至高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

        应用层。各层功能分别为:

    (1)物理层

             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的特性;提供有关在传输介质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

            及物理链路故障检测指示。在这一层,数据还没有被组织,仅作为原始的位流或电气电压处理,单位是比特。

    (2)数据链路层

            负责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并进行流量控制。每一帧包括一定数量的数据

            和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与物理层相似,数据链路层要负责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在传送数据时,如

            果接收点检测到所传数据中有差错,就要通知发方重发这一帧。

    (3)网络层

             为传输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交换网络数据传送功能,使得传输层摆脱路由选择、交换方式、拥挤控制等网络传输

             细节;可以为传输层实体建立、维持和拆除一条或多条通信路径;对网络传输中发生的不可恢复的差错予以报告

             网络层将数据链路层提供的帧组成数据包,包中封装有网络层包头,其中含有逻辑地址信息——源站点和目的站点

             地址的网络地址。

    (4)传输层

             为会话层实体提供透明、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保证端到端的数据完整性;选择网络层的最适宜的服务;提供建

             立、维护和拆除传输连接功能。传输层根据通信子网的特性,最佳的利用网络资源,为两个端系统的会话层之间提

             供建立、维护和取消传输连接的功能,并以可靠和经济的方式传输数据。在这一层,信息的传送单位是报文。

    (5)会话层

             为彼此合作的表示层实体提供建立、维护和结束会话连接的功能;完成通信进程的逻辑名字与物理名字间的对应;

             提供会话管理服务。

    (6)表示层

              适合于OSI系统内部使用的传送语法,提供格式化的表示和转换数据服务。数据的压缩,解压缩,加密和解密等

              工作都由表示层负责。

    (7)应用层

              提供OSI用户服务,即确定进程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需要以及提供网络与用户应用软件之间的接口服务。

       OSI网络体系结构各层协议:

    (1)应用层:TELNET、FTP、TFTP、SMTP、SNMP、HTTP、BOOTP、DHCP、DNS
    (2)表示层:
                             文本:ASCII,EBCDIC
                             图形:TIFF,JPEG,GIF,PICT
                             声音:MIDI,MPEG,QUICKTIME

    (3)会话层:NFS、SQL、RPC 、X-WINDOWS、ASP(APPTALK会话协议)、SCP 
    (4)传输层:TCP、UDP、SPX 
    (5)网络层:IP、IPX、ICMP、RIP、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
    (6)数据链路层:SDLC、HDLC、PPP、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帧中继
    (7)物理层: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RJ-45

    17.构造方法

    (1)构造方法的方法名必须与类名相同。 
    (2)构造方法没有返回类型,也不能定义为void,在方法名前面不声明方法类型。 
    (3)构造方法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对象的初始化工作,它能够把定义对象时的参数传给对象的域。 
    (4)构造方法不能由编程人员调用,而要系统调用。 
    (5)一个类可以定义多个构造方法,如果在定义类时没有定义构造方法,则编译系统会自动插入一个无参数的默认构  造器,这个构造器不执行任何代码。 
    (6)构造方法可以重载,以参数的个数,类型,或排列顺序区分。

    18.判断一个js对象是否是Array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Object.prototype.toString.call(arr) === '[object Array]';

     typeof(arr) 返回的是 Object

     instanceof 在跨 frame 对象构建的场景下会失效
    19.进程与线程
    进程中的线程共享进程中的全部资源,但进程中某线程的栈指针对其它线程是透明的,不能与其它线程共享
    进程作为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线程作为调度分配的基本单位基本不拥有资源,只拥有一些必不可少的资源,如:程序计数器,局部变量,少数状态参数,返回地址以及堆栈等,这些都是线程私有的,不共享

    20.区别cookie、sessionStorage、loaclStorage

    总述:

       cookie、sessionStorage、loacalStroge这三者均可以用来在浏览器端存储数据,而且都是字符串类型的键值对,区别在于前者是webstroge存储,创建的目的是存储客户端数据,而cookie早在网景公司的浏览器中就开始支持,最初的目的是伪类保持HTTP的状态。

    区别:

      (1).大小:

      cookie的大小不能超过4k;

      sessionStorage、localStorage存储虽然也受限制,但可以到达5M或更大;

      (2).与服务器交互

      cookie可以与服务器交互;

      sessionstorage、localstorage不能与服务器交互,仅将数据保存在本地;

      (3).有效时间

      cookie设置的cookie过期时间之前一直有效、即使窗口或浏览器关闭;

      sessionStorage数据在当前浏览器窗口关闭后自动删除;

      localstorage存储持久数据,浏览器关闭后数据不会丢失除非主动删除数据;

      注:这也是sessionstorage与localstorage唯一的不同;

      (4).安全性

       cookie的数据会被发送到服务器端,而另外二者不会,所以相对更安全;

      (5).作用域

        cookie需要指定作用域,不能跨域,而另外两个可以跨域调用;

       (6).网络流量

         sessionstorage与localstorage不用再服务器获取数据,所以更节省流量、速度更快。

        (7).数据操作方便性

         sessionstorage与localstorage提供了一些方法,操作更方便

                   setItem (key, value) ——  保存数据,以键值对的方式储存信息。

              getItem (key) ——  获取数据,将键值传入,即可获取到对应的value值。
              removeItem (key) ——  删除单个数据,根据键值移除对应的信息。
              clear () ——  删除所有的数据
              key (index) —— 获取某个索引的key

    豆瓣面经

    1.介绍项目  

    要点:把自己所写项目的难点 应用的技术 实现的方法表达透彻

    2.zepto的使用

    3.js获取audio

    4.浏览器端存储数据    

    上述的20

    5.数组的常用方法

    6.html居中

    7.跨域

    8.什么时候会产生跨域问题

    9.HTTP状态码

    10.浮点数比较

  • 相关阅读:
    python自动生成bean类
    CVPR2021 | SETR: 使用 Transformer 从序列到序列的角度重新思考语义分割
    经典论文系列 | 缩小Anchor-based和Anchor-free检测之间差距的方法:自适应训练样本选择
    单阶段实例分割综述
    CVPR2021提出的一些新数据集汇总
    使用 PyTorch Lightning 将深度学习管道速度提高 10 倍
    C#中使用ref和out传参的方法及区别
    读书笔记《重构 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第2版本)
    《大话设计模式》等读后感
    OOP、封装、继承、多态,真的懂了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engmengya/p/914321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