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前端初识qiankun


    随着公司业务的膨胀,处理业务的系统数量也跟着膨胀,运营人员处理一单业务需要在各个系统之间来回穿梭。 为了使运营人员在一个系统里可以完成所有操作,技术人员必须给出解决方案。

    其实 iframe 在 “微前端” 这个概念被喊出来之前一直是整合系统的利器,但它有些不理想的地方具体原因戳这里 why not iframe,现阶段的前端开发必须找到一种替代方案,优雅的解决掉这些问题。

     

    为什么不用 iframe,这几乎是所有微前端方案第一个会被 challenge 的问题。但是大部分微前端方案又不约而同放弃了 iframe 方案,自然是有原因的,并不是为了 "炫技" 或者刻意追求 "特立独行"。

     

    如果不考虑体验问题,iframe 几乎是最完美的微前端解决方案了。

     

    iframe 最大的特性就是提供了浏览器原生的硬隔离方案,不论是样式隔离、js 隔离这类问题统统都能被完美解决。但他的最大问题也在于他的隔离性无法被突破,导致应用间上下文无法被共享,随之带来的开发体验、产品体验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之前这篇也提到过,这里再单独拿出来回顾一下好了。

     

    1. url 不同步。浏览器刷新 iframe url 状态丢失、后退前进按钮无法使用。
    2. UI 不同步,DOM 结构不共享。想象一下屏幕右下角 1/4 的 iframe 里来一个带遮罩层的弹框,同时我们要求这个弹框要浏览器居中显示,还要浏览器 resize 时自动居中..
    1. 全局上下文完全隔离,内存变量不共享。iframe 内外系统的通信、数据同步等需求,主应用的 cookie 要透传到根域名都不同的子应用中实现免登效果。
    2. 慢。每次子应用进入都是一次浏览器上下文重建、资源重新加载的过程。

     

    其中有的问题比较好解决(问题1),有的问题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问题4),但有的问题我们则很难解决(问题3)甚至无法解决(问题2),而这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恰恰又会给产品带来非常严重的体验问题, 最终导致我们舍弃了 iframe 方案。

     

    为了弥补 iframe 方案的不足,让前端开发更方便的把多个业务系统整合到一起,微前端被提出并实现,目前业界使用的方案基本都是基于蚂蚁金服的 qiankun [乾坤], 有天下大一统的味道.

  • 相关阅读:
    Google-Hack
    DnsLog盲注
    utf-8编码转换问题
    sql注入 无列名注入
    Python正则
    变形--缩放 scale()
    变形--扭曲 skew()
    变形--旋转 rotate()
    Css3中的变形与动画
    关于伪类元素:before和:after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gicg/p/15867197.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