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弄智慧城市的研究的时候,觉得下一步的兴趣点可以放在智慧城市标准、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智慧城市规划、法规等方面,这也是目前国内智慧城市较少涉及到的。就评价标准一向,国内智慧城市评价很少涉及到智慧产业、智慧服务、智慧人文的相关指标。智慧城市不应该只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应该能切实解决城市的实际发展问题,能够满足城市战略的需要,这就需要更多超越技术层面的内容了。智慧城市从信息化建设走向城市智慧发展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信息化建设如何与城市规划实体相结合,如何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城市发展与转型升级,第二,智慧城市建设的支撑体系特别是智慧城市开发投融资模式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为此,应着重以智慧城市实体规划与投融资模式为切入点开展智慧城市开发模式研究。这个以后慢慢的弄。
在整理国内外智慧城市开发模式时,找到了一些资料:
国内方面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大多集中在纯粹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层面,同时以智慧相关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36个城市明确提出来感知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和计划。其中,建设智慧城市分成三种建设模式,包括:
第一,是物联网产业为驱动的建设模式,在这种建设模式强调产业的发展为驱动的建设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宁波,今年举办了第一个智慧城市的产业博览会,这是一种建设模式。代表性的是宁波。
第二,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建设为先导的建设模式;
第三,强调应用,在产业基础之上,我着重来看为了实现智慧城市我通过哪些方面,比方说以民生为主,还是以交通为主,还是以城市的能源管理为主等等应用的突破点的建设模式。
在实际的规划和建设当中,这三种模式也不是完全隔离开的,它们可能是组合的方面,是一个综合的方式来推进的。2011年12月22日,中国国家信息中心22日在京发布了《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2012)》。该指南提到,与过去只关注单个、局部的信息化项目相比,现在的信息化城市建设应更加注重立足于未来发展对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该指南提到的信息化城市的8个表现特征中应包括智能精致的城市管理、透明高效的政府治理与和谐包容的社会结构等内容。这就需要把智慧城市建设从信息化上升到城市的智慧型系统规划与建设。
目前中国的智能城市项目,近1/3是当地政府与IBM等外企合作,近1/3由当地电信运营商发起,少数房地产开发商也将参与建设。
国外方面,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城市民生、城市增长、城市管理密切相关。2010年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欧洲2020战略》,提出了三项重点任务,即智慧型增长、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增长。智慧型增长意味着要强化知识创造和创新,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2009年7月,日本政府IT战略本部制定了《i-Japan2015战略》,旨在到2015年实现以人为本,“安心且充满活力的数字化社会”,该战略包括电子政务、医疗和教育三大核心领域。2006年6月,新加坡启动了iN2015计划,引领包括主要经济领域、政府和社会的改造,提升数字媒体与娱乐、教育、金融服务、旅游与零售、医疗与生物科学、制造与物流以及政府等7大经济领域的发展水平。
国际上的智能城市建设注重公私部门的合作,有众多企业参与,以企业形式管理项目。松岛新城的开发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盖尔(房地产)、摩根斯坦利(房地产融资)、大宇建设、LG CNS(IT服务)、微软、GE、ISS(教育服务)等。 具体包括四类智能城市的建设模式:公私合资建设和管理模式。案例:Arabianranta项目由赫尔辛基经济和计划中心(the City of Helsinki Economcis and Planning Centre)协调和管理,其还与许多私人企业成立合资企业。该项目的合作方包括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以及当地的电信企业Sonera等。
政府带头,私人企业参与模式。案例:新加坡的One North项目由JTC Corporation负责带头建设,JTC是新加坡贸工部下属的官方机构,成立于1968年,是新加坡最大的工业地产发展商,在One North项目中,JTC主要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20%的土地,而80%的项目开发则交由私人企业进行。
政府投资管理,研究机构和非盈利组织参与。案例:Masdar城由政府机构阿布达比未来能源公司(Abu Dhabi Future Energy Company)统筹规划,主要合作对象有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Forter+partners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公司等。
电信企业投资开发,作为新技术试验模式。案例:德国的T-city是德国电信进行的大规模生活实验室计划(2007-2012),旨在研究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示范如何提高城市未来的社区和生活质量,该计划还集合了阿尔卡特集团、三星集团、德国城镇发展协会、波恩大学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