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一套书籍共有六册,原已买了许久,一开始买这书的目的也早已忘却,翻阅几篇觉得没有趣味,就丢弃在书架最高的地方,蒙上些许沙尘。最近因写书的缘故,偶然间翻起几本“无用”的书籍,才知道之前是有所偏颇,所谓没有趣味,只是没有想要知晓的东西,所谓无用,也只是没发现其中妙处。
茶可按颜色分类,我最感兴趣的是书中所记的白茶,珍品品种有白豪银针、白牡丹、贡眉,比较诧异的是,这三种白茶的主产区都是在福建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喜好的原因也比较肤浅,就只因为它是白茶,有着我最喜欢的白色。白色总让我想起美玉,是种纯粹的颜色,能够与其他颜色自然相处,不唐突不冒进,似一个遗世独立的仙女,你在那儿,我欣然接纳,你不在那儿,我清净自然。白茶也因它的白,享负盛名,有句“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不免让人有一品香茶的冲动。我虽盛赞它,但也没有品尝过,有些惭愧,不过仍有几分期待,几分遐想。
茶经涵盖了茶叶、茶具、泡茶、品茶等内容,详细完备。由茶已经衍生出了一种道,这种道不亲身体会,就不能有所深刻体悟。我是个庸人,喝茶很是俗气,不过是一个杯子、一凑茶叶、一壶开水,冲泡开,凉了就一饮而尽,没有一分道理在里面。想来这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茶具、茶、技艺和一颗品茶的心,缺了什么,就好像做不到什么。喝茶是为解渴,或是品茗,要是说哪有不同之处,我想到是享受二字,品茶让人欣喜、快乐。
我在听某本书时,曾提及唐代陆羽的《茶经》。这套茶经也包含这一部茶叶专著,也是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篇幅不长,带注释和译文。往后还有两部茶经,分别是宋代赵佶[jí]的《大观茶论》和明代钱椿年的《茶谱》,不过我未详尽看,只因品茗之心还未有。
我其实最关注是关于茶道的解析,特别是中国茶道。近代学者将中国茶道总结为“和、静、怡、真”,即四谛,我喜欢“静、真”这两谛。想分析其中道理不免有些自不量力,无切身体会的话,只能拾人牙慧抄些溢美之词,也就罢了。不过四谛的概论倒可以记一记。其中,“和”是茶道的精神核心,“静”是修习茶道所需的心态,“怡”是茶事活动所获得的身心感受,“真”是茶道的出发点和终极追求。
闲来无事,翻本旧书,记三两思绪,趣味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