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性架构


    如果我们的开发工作真的就如搭积木一般就好了,轮廓分明,个个分开,坏了哪块积木换掉哪块就好了。但是,实际我们的工作中所面临的可能只有一块积木,而且还是一大块,要换得一起换,要修得一起修。

    事件驱动架构

    我们来换一个思维看待这个问题。

    不管是平时的系统升级也好、修复bug也好、扩容也好,其实就是一场“手术”。通过这场“手术”来解决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那么分层架构好比只是将一个人的手、脚、嘴、鼻等分的清清楚楚,但是整体还是紧密的耦合在一起。

    怎么耦合的呢?我们人是靠“血液”的流动连接起来的。这就好比在分布式系统中通过rpc框架连接起不同的节点一样。

    但是软件与人不同,有2种不同的连接方式,除了「同步」的方式之外还有「异步」的方式。因为有些时候你不需要知道其他系统的执行结果,只要确保自己将其需要的数据传递给它了即可。

    恰巧有一种架构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事件驱动架构(简称EDA,Event Driven Architecture)。

    平时常见的MQ、本地消息表等运用于数据传递的中转环节,就是事件驱动架构的思想体现。

    事件驱动架构又细分为两种典型的实现方式,与Z哥之前在《分布式系统关注点——「共识」的兄弟「事务」》中提到的Saga模式的2种实现方式类似,一种是中心化的、一种是去中心化的。

    下面Z哥来举个例子,让你看起来更容易理解一些。(例子仅为了阐述是怎么工作的,真正的实施中还需要考虑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等问题,这部分可以参考之前发表的系列文章,文末带传送门)

    传统的电商场景中,用户从购物车中点击“提交”按钮后,至少需要做这几件事:生成一笔订单、生成一笔支付记录、给订单匹配发货的快递公司。

    微内核架构

    顾名思义,微内核架构的关键是内核。所以需要先找到并明确内核是什么?然后将其它部分都视作“可拆卸”的部件。 

    好比我们一个人,大脑就是内核,其它的什么都可以换,换完之后你还是你,但是大脑换了就不是你了。

    最佳实践

    知道了这两种具有“弹性”的架构模式,你该如何判断什么情况下需要搬出来用呢?

    事件驱动架构

    它的优点是:

    1. 通过「队列」进行解耦,使得面对快速变化的需求可以即时上线,而不影响上游系统。

    2. 由于「事件」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标准化”沟通载体,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衔接各种跨平台、多语言的程序。如果再进行额外的持久化,还能便于后续的问题排查。同时也可以对「事件」进行反复的「重放」,对处理者的吞吐量进行更真实的压力测试。

    3. 更“动态”、容错性好。可以很容易,低成本地集成、再集成、再配置新的和已经存在的事件处理者,也可以很容易的移除事件处理者。轻松的做扩容和缩容。

    4. 在“上帝”模式下,对业务能有一个“可见”的掌控,更容易发现流程不合理或者被忽略的问题。同时能标准化一些技术细节,如「数据一致性」的实现方式等。

    它的缺点是:

    1. 面对不稳定的网络问题、各种异常,想要处理好这些以确保一致性,需要比同步调用花费很大的精力和成本。

    2. 无法像同步调用一般,操作成功后即代表可以看到最新的数据,需要容忍延迟或者对延迟做一些用户体验上的额外处理。

    那么,它所适用的场景就是:

    • 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场景。

    • 系统中存在大量的跨平台、多语言的异构环境。

    • 以尽可能提高程序复用度为目的的场景。

    • 业务灵活多变的场景。

    • 需要经常扩容缩容的场景。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qDM6ll7zxXDIv73pl-wA

     

  • 相关阅读:
    Abp 领域事件简单实践 <一>
    Abp session和Cookie
    Abp 聚合测试
    反向代理
    Angular 变更检测
    VS 之github
    Docker 启动SQLServer
    查出第二大的数是多少
    DDD 理解
    ActionBar的简单应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ushiqiang123/p/11054411.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