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CP/IP的4层模型


    一 、TCP/IP 四层模型

      1.网络接口层 :以太网帧协议、ARP

      2.网络层 :IP

      3.传输层 :TCP 、UDP

      4.应用层 :HTTP 、FTP

    二、每个模型的讲解

      1.IP协议层: 

       4位版本号 : IPV4 、IPV6

       8位生存时间(TTL(封装在IP层)--->time to live) :  设置数据包在路由节点跳转上限,当为0时候,有义务将该数据包丢弃

       源IP : 32位------->  4个字节

       目的IP : 32位-----> 4个字节

       2.UDP协议层 (无需连接): 

       16位 :源端口号 ------>2^16 = 65535

       16位 :目的端口号 ——>2^16 = 65535   端口号:可以在网络主机中,唯一标识一个进程

                        IP地址 :可以在网络中标识唯一主机

       http协议用到的端口(8080)

       3.TCP协议层(面向连接):

        6位 :源端口号 ------>2^16 = 65535

        16位 :目的端口号 ——>2^16 = 65535

        32位序号:

        32位确认序号

        6个标志位

        16位的窗口大小

    三、C/S和B/S模型的使用  

      1.C/S模型

       Client------>Service

      2.B/S模型

       Browser--->Service

      3.C/S模型的讲解

       (1).优点 : 缓存大量数据、协议选择灵活、速度快 

       (2).缺点 : 安全性较低、跨平台弱

      4.B/S模型的讲解

       (1).优点 :安全性高、跨平台强

       (2).缺点 :不能缓存大量数据、协议必须遵循http协议

        

        

      

  • 相关阅读:
    数组的地址和vector数组的地址
    字节跳动 测试开发工程师 面经
    最短路径树
    SPFA
    树的直径
    树的重心
    CF1401D Maximum Distributed Tree
    期望简述
    CF723E One-Way Reform
    CF1409E Two Platform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unx1109/p/9661190.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