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ndroid IOS WebRTC 音视频开发总结(七四)-- WebRTC开源5周年了,Google怎么看?


    本文最早发表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微信ID:blackerteam),支持原创,详见这里

    2016年6月9日是WebRTC开源5周年的日子,Google WebRTC负责人Harald在社区里面写了一篇文章总结这几年的进展,并附上了自己5年前同样场景下写的一篇文章。为了便于大家更好理解过去5年在WebRTC上都发生了什么,我将这两篇给翻译过来了。

     

    友情提醒:整个翻译并不是逐字逐句进行的,而是在理解了作者的意思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因为如果逐字逐句可能很多意思我们都无法正确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英文资料被翻译成中文后晦涩难懂。当然如果英语够好建议直接看原文。

    招兵买马:如果您英语水平还行,也有兴趣帮我们一起来做这些有情怀的翻译,欢迎后台联系,全职、兼职、待遇和要求等都好谈。

    一、5年前的感慨

     

    今天谷歌开源了WebRTC技术,一个用于实时语音和视频通话的软件包,她即将被整合到Chrome。

    这是我们的第一波贡献,一切都是为了一个伟大的使命——在统一的标准的API下实现所有浏览器间的音视频通话。


    这个初始版本将提供我们设想的一些功能,具体详见:https://sites.google.com/site/webrtc/

    另外我们也积极与浏览器社区和W3C工作组合作,以便在未来数月内有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基于现有API来创建相关应用。

     

    我们发布的基本组件都是稳定的,接口也是跟工作组讨论之后确定下来的。当然我们后续还将继续跟W3C工作组保持沟通以便相关标准能尽快定稿。我们公司也将义无反顾地支持这些标准,最后我们真切期待您在未来几个月内的加入。

     

    作者:Google Harald.

    二、今天的总结

    今天,回首往事,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实现了我们所有的目标。”

     

    现在音视频交互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产品和服务都支持Web和Native之间的无缝交换,而他们之中绝大部分都是基于我们现在开放出的标准API——这些API的底层实现基本上都是基于WebRTC 。

     

    一套通用标准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Firefox,Opera和微软都已经在支持WebRTC技术了。这已经导致超过20多亿浏览器用户使用了WebRTC技术,仅仅Chrome上每周就有超过10亿分钟的音视频通话,以及超过500T的数据传输(通过WebRTC的数据通道)。

     

    WebRTC从一开始就秉持一种很开放的态度,向视频编解码免版税方向迈进。在WebRTC中80%音频通信采用Opus,而最近推出的VP9比VP8节省70%的带宽。

     

    由于VP9的努力发展,媒体开放联盟在视频编解码免版税道路上又多了一种选择,以及增加了更多的合作空间。

     今天,WebRTC技术在音视频领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强大,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们期望看到一个更加强大的WebRTC。

     

    接下来我们会持续改进音视频质量。

     

    我们在WebRTC中愿意采用一些通用的编解码来实现交互通讯,但有一些互操作的问题要去解决。另外作为未来编解码的VP9,他后面在压缩率方面会持续改进,以便更好支持低带宽下的通讯。

     

    今天的通信都发生在许多不同网络条件下,从EDGE到LTE。


    WebRTC面临多样化的网络条件,所以必须能够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善拥塞控制算法和优化媒体传输配置来适应各种状况,这里面也有很多机会和方法来改善和简化媒体协议以适应当今网络需求。

     

    五年前,大多数通信发生在桌面上。但现在一切都变了,WebRTC技术已经发展到要满足各种移动通信应用的需求。展望未来,还有很多机会,如VR。

     

    WebRTC这个平台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价值愈加明显,现在仅仅是开始。

     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WebRTC这个平台。


    作者:Google Harald.

  • 相关阅读:
    事件对象
    事件
    父元素高度为auto,子元素使用top:-50%没有效果的问题
    Window.open 实现导航与打开窗口,导航到一个特定链接地址,也可以打开一个新的浏览器窗体
    8.0 BOM对象
    7.4 私有变量
    006_函数填充_计算列
    004_005_数据区域读取_填充数字
    003_行_列_单元格
    002_读写文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ingyunhu/p/rtc74.html
Copyright © 2020-2023  润新知